雪漠:朗然真心,与你常在

朗然真心,与你常在

唯一不变的,是你的真心,是你内心世界里那个知道你冷了、老了、生起烦恼了的‘旁观者\’。它是明镜般清醒、金刚般无可动摇的存在。它不会改变,更不会损毁。它像是明朗的天空,寂静的大海。只有它,才能真正与你常在。

我们知道,变化是这个世界的真相,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不断改变的,包括看起来永恒的日月星辰。一些人意识到这一点,觉得人生来就是受苦的,因为他拥有的一切都不会永恒,他的爱情,他苦心经营的一切,他的好名声,他的车子,他的楼房,他的父母妻儿,甚至包括他的生命。他很想知道,到底有没有一个不会改变的东西?

有,但也没有。说有,因为佛家认为有一种状态是恒常的,这种状态叫做“金刚”,它能摧碎万物,又无法被万物摧碎;说没有,因为金刚并不是具体的实物,即使你寻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找不到一个叫做金刚的东西。金刚,就是坏不了的真心,它是无始无终,不生不灭的。

佛家智慧认为,虽然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是幻化不实的、无常的,但能觉察无常规律的那种智慧,它不是空的,它就是众生本具的真心,本元心。变是不变的真理,世上一切都在发生变化,都在无时无刻地变化着,但“变”这个真理不变,你证得的那个真理的觉性也不变。啥是觉性?觉性就是我们对真理的认知。这个真理本身,就是大自然本有的一种规律,是无常。

能够认知无常真理的那个真心,一直陪伴着所有的生灵,无论生命个体经历多少次生死轮回,经历多少个从诞生到坏灭的过程,如何从这个身份转换为另一个身份,它都没有离开过我们。即使我们不明白它,它也仍然在那里。你看不见它,但它确实存在。它没有开始,也无所谓终结;它不会被妄念的灰尘染污,也无所谓干不干净;它不会增加,也无所谓减少。它是深藏于你内心深处的灵性,是你超越生活,甚至超越生死,实现解脱的基点。当你认知了它,也就自然接受了世界的无常。你会发现,变化虽然是苦,但也是你能够自在生活的原因。因为,所有看似真实的东西,包括你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身体触摸到的、脑海中的所有想法等等一切,都是万物因缘聚合之后,示现出的许多现象,不能说它们从来都没有存在过,但它们是归于空性,虚幻无常的,旧因缘一旦消散,它们就会立刻改变。

举个简单的例子,梦中的野兽存在吗?在现实中,它们是不存在的;但是在梦里,它又确实存在过,你还被它吓得六神无主、四处逃逸呢;在你的记忆里,它也的确存在过,梦醒之后你仍然知道自己梦见了可怕的东西。但是,随着梦境和记忆的消失,它也就消失了。换句话说,旧因缘一旦离散,梦中的野兽就会立刻消失。

其实,所谓的现实世界,也是这样,跟梦境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它们都是因缘聚合之物,随着旧因缘的消散而消失,随着新因缘的聚合而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比如,你在十字路口向左转时,见到一个背着书包的女学生,你跟她擦肩而过,那么,她曾经在你的世界里存在过,但是马上就变成了记忆,你也许很快就会忘记她。一旦你忘记了她,在你的世界里,她也就永远消失了。了其实质,她的存在仅仅是一种梦幻般的东西。再比如,你谈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但对方有一天却不爱你了,若干年后你终于释怀了,这时你发现,过去的甜蜜就像一场梦,连你爱过的女孩,也像是梦里的人物,她的想法变了,对你的态度也变了,她再也不是你爱过的那个女孩了,当然,你自己也早就变了。又比如,你看见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孩,对她很有好感,于是你凝视着她,等待着一个与她相识的机会,你甚至幻想着许多美妙的故事会发生在你俩的身上,就像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所说的,“整个宇宙都在等待信号的发出”,但是她却突然往地下吐了口痰,你顿时倒了胃口,所有的幻想都破灭了,对她的好感也像烈日下的露珠一样,马上就蒸发的一干二净。可见,世上一切都在不断变化着,就像一个又一个梦,又像哗哗流动的水。改变,从来没有停止过。

唯一不变的,是你的真心,是你内心世界里那个知道你冷了、老了、生起烦恼了的“旁观者”。它是明镜般清醒、金刚般无可动摇的存在。它不会改变,更不会损毁。它像是明朗的天空,寂静的大海。只有它,才能真正与你常在。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它的存在,就像我们看不见自己头顶上的白头发一样。如果这时有人告诉你:“你头顶上长了根白头发。”你就会低头照镜子,尝试从镜子里找到它,这时你才有可能会看见它。那个告诉你长了白发的人(老师)、镜子(方法)和恰当的姿势(实践)就是让你认知真心的因缘。当所有因缘凑到一起、发生作用的时候,你就会开悟,发现自己本有的真心。所以说,认知真心也是一个因缘和合的现象,不明白真心的人,只能通过一些方法,尽量为明心见性创造助缘,但机缘不到的话,强求也只能增加烦恼。

比如,在看到这本书或者认识我之前,也许你并不了解佛家智慧,也不知道自己有究竟解脱的可能。但是有一天,你的朋友推荐你看这本书,我在书里描述了一种绝对的自由与快乐,你相信我,而且心中生起一种巨大的向往,你在这种向往当中,如法地实践了我所说的话,那么,或许有一天,你就会亲身体验到我说的那种觉受。

所以说,虽然真心不生不灭,生生世世与我们同在,但是否能够发现它,何时发现它,如何发现它,却必须随缘。“随缘行”也是佛家修行方法之一,它讲究的是不强求,任运自然,随顺因缘,不生喜恶,不随现象的生灭而改变心的状态。它既是借事修炼心灵的妙法,也是智慧在生活中发挥了作用。

更新于:21天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太守子托梦母亲诉怨情

太守子托梦母亲诉怨情

太守子托梦母亲诉怨情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诸葛护担任元真太守的官职,因病在任所去世,当时他的家眷没有跟在一起,还在故乡扬都,只有一个十九岁的长子元崇,陪着灵柩归乡。可是诸葛护的学生何法增,为了觊觎他的...

做人的佛法:佛在身边

做人的佛法:佛在身边

佛在身边做人的佛法佛在身边序很久以前,有个年轻人和母亲相依为命。因为生活贫穷,年轻人迷上了求仙拜佛。母亲见儿子整天神神道道、不务正业,便苦口婆心地规劝他,但终究管不住长大成人的孩子。年轻人甚至把母亲...

定光佛,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真人转世的真实故事

定光佛,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真人转世的真实故事

定光佛,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真人转世的真实故事 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所记载,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是以出家人的身分,就是此地所讲的沙门;丰干和尚,出现在国清寺的;还有善导大师,这三位我们都知道是...

做人的佛法:一切如来,亦皆随喜

做人的佛法:一切如来,亦皆随喜

一切如来,亦皆随喜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四十二章经》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儿草种吧!好难看呐!小和尚说。等...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陈老师的善报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陈老师的善报

陈老师的善报有一次笔者参加十大建设的参观旅行,在游览车上认识了一位坐在邻座的陈姓小学老师,在互相长谈之后,发现这位女老师的家庭极为特殊,她先生是一位农学博士,也是一所国立专科学校的校长,她的三个孩子...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恩怨相偿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恩怨相偿

恩怨相偿又闻巴公彦弼言:征乌什时,一日攻城急,一人方奋力酣战,忽有飞矢自旁来,不及见也。一人在侧见之,急举刀代格,反自贯颅死。此人感而哀奠之,夜梦死者曰:尔我前世为同官,凡任劳任怨之事,吾皆卸尔;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