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齐:怎样调试佛教与经济世俗性的平衡?

怎样调试佛教与经济世俗性的平衡?

周齐

斋田是寺院的一个基本生资来源,不过,并非佛教寺院经济的唯一内容和形式。曾几何时,佛教寺院还被允许从事一些商业经营。尤其是"长生库"的经营,使佛教寺院经济的经济经营的程度加深。所谓"长生库"即是以信众布施的钱财为基金,而设置的一种信贷业务。也叫寺库、质库、解典库、解库,及无尽藏等。

事实上,寺院经济其实很大程度一如世俗经济,都是利益目的下的经营,因而利益之争是常事。如唐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即曾于雍州"与僧寺争碾硙"。所谓"碾硓",即磨房,唐律中颇多涉及碾硓的律条,可见碾皑也是一个利润高的营生。在宋元以降的佛教寺院中,碾硓跟长生库一样,是寺院经济的重要内容。不过这些还属于正常状态下的经济活动。在一些非常时期,鬻牒,即卖度牒,也是佛教经济的一个非正常的经营内容,而且往往恰是应朝廷募集资金的要求,且多有发生。而这项交易的结果,一般是佛教或某派因此获得拿了钱财一方政治力量的扶持。

当然,佛教寺院经济中最基础的经济活动和经济来源,是佛事活动。佛事活动是展示其宗教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同时也是有可能败坏其宗教形象的一个直接方面。佛事活动之大者,是为国祝厘;通常的即是为百姓的宗教需求服务的经忏之类。但是,宗教性却往往会在这类最频繁发生的佛事活动中被消解,问题即由于经忏佛事往往流于寺僧挣钱牟利的营生。历来朝廷若有佛教政策出台,必要有很重的篇幅来约束佛事活动。明太祖朱元璋甚至亲自过问佛事活动的价目表。经营经忏的寺僧,一直都是既为社会所需,又为社会所鄙的一个部分。显然,问题不出在经忏,而是一般的从事这类佛事活动的寺僧忽视或没能力在宗教神圣性的问题上有较多的考虑,而确实是拿经忏作为营生。

由此见,佛教经济的发展,有为满足自身生存发展之基本需求而从事的因由,更有与世俗一般经济一样的目的,因而有与世俗社会政治经济等扭结在一起的同构的部分。虽然这类通过接受施田以及经营长生库等维持寺院经济和佛教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仍然不外是在布施-功德的逻辑关系绕索上延伸。但是佛教经济经营行之即久,神圣的宗教外衣往往裹不住经济的世俗实质的膨胀,从而将宗教神圣性与世俗性间的张力加大,矛盾加深,从而引出诸多困扰,或者陷入困境。

虽然自北魏至五代都有来自朝廷的剧烈的减佛行动,且多由经济问题引起,但作正面的义理解释却并不多。在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经济义利是个吊诡的问题,一方面现实社会无处不有义利问题,一方面又冠冕堂皇地重复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的教条。佛教知识分子似乎也多不谈经济义利,也或许,这在佛教而言并不是矛盾的问题。不过,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教派起伏整合的过程中,对于修行形式和实质之类的问题讨论很多,比如落实在所谓权实等方面。菩萨道及方便行似乎也颇为受到推重。对于佛法与经济问题议论得明确直接的是确立中国第一宗派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智颉。其在解释《法华经》的几种著作中,一再在所谓"自行之权实",的义理意义上明确解释"一切世间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的经义。即如"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治生产业中亦可得道。历史地看,开权显实的菩萨道,亦权亦实的方便行,似乎很得追捧,在隋唐间兴起的佛教宗派大多都有相关解释。在这个角度看,佛教经济即佛教的治生产业,亦可看作和解释为追求觉悟之道的一路修行方式。显然,问题关键不在佛教产业发展与否,而在于佛教在治生产业这一路上所开之权与佛法之实是相即、还是相背。

如是观之,一方面,就佛教自身观之,中国佛教历史上的佛教经济理念和佛教经济的实际运行,的确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很多变化。但是可接受的变化和调试,其实没有在根源性上发生本质变化。佛教经济模式,不外是在其基础教义上不断解决发展过程中自身悖论的不断调试整合。而调试的尺度,则把握在其宗教神圣性与经济世俗性的平衡性,以及义理解释的合理性方面。

另一方面看,经济就是经济,所遵循的只可能是经济的运行方式和规则。之所以称作佛教经济,即如同其他各种类型的经济等,只是因为有其各自的特点而已。佛教经济的特点就在于其是宗教经济,是具有宗教特质的经济。因而,体现了佛教宗教性特质的经济,就是佛教经济。不然,就难免会受到质疑。中国历史上的佛教经济事例也说明,淡化了宗教性的过于世俗和过于膨胀的佛教经济,或者打着宗教幌子变质为世俗经营的所谓佛教经济,往往就是致使佛门遭到指责乃至打击的根本因由。

由以上所检索之佛教的经济理念和中国历史上的佛教经济,大致可见,佛教和相关佛教经济的发展虽然与社会及环境息息相关,但作为一种宗教,其生存和发展的状况,关键还在于其本质的宗教性的延续和发扬的如何。社会接受和认同的,仍然是其体现其宗教根本性质和普遍意义的方面。因而,其宗教神圣性和世俗性的平衡,应是佛教经济运行和佛教经济之合理性的重要平衡尺度。佛教与经济,即佛教宗教性与经济世俗性不断调试平衡度的动态平衡关系。

更新于:21天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做人的佛法:不见他人过

做人的佛法:不见他人过

不见他人过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六祖坛经》什么人永远都不会犯错?答,死人!...

英研究发现煮茶抗癌效果更明显

英研究发现煮茶抗癌效果更明显

近日,英国科学家发现,用壶煮出的茶水更有利于健康。与简单的用沸水泡茶相比,煮茶的方法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抗癌化学物质。阿伯丁郡洛维特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茶叶在壶中煮沸5分钟,抗氧化剂的浓度达到最高峰。...

佛教故事:邪淫恶报感应录:口孽淫孽 断送前程

佛教故事:邪淫恶报感应录:口孽淫孽 断送前程

口孽淫孽,断送前程有一位书生是浙江杭州的秀才,跟随蒋一亭先生学习申商和韩非子的刑名学,小有才气而放诞不羁。道光二十六年(西元一八四六年),蒋先生就任于上海咸云崖的观察幕。那位书生秋天考试后,在道署中...

端午节有什么方法转运 改变财运方式

端午节有什么方法转运 改变财运方式

相信所有人都不喜欢运气差,当一个人运气差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失败,还有可能会遇上一些不好的事情,端午节是一年中比较重要的日子,那么端午节有什么方法转运吗?端午节有什么方法转运1、端午节是阳气旺...

索达吉堪布:什么才是人生的大事呢

索达吉堪布:什么才是人生的大事呢

索达吉堪布:什么才是人生的大事呢 问:人生一世,应该做一番大事业。您觉得什么是人生的大事呢?索达吉堪布答:人只是将目光对准外境,将外界形形色色研究、观察得很仔细,却把自己给忘了。与自我时刻不离、关系...

余姚市民家养鳄龟欲放生 森林公安:动物放生需谨慎

余姚市民家养鳄龟欲放生 森林公安:动物放生需谨慎

宁波余姚市民褚先生有一只养了十来年的宠物。因为这只宠物越来越大,养在家里也愈发不方便,褚先生便动了想要放生的念头。不过,褚先生养的这只宠物想要放生还有点困难。这只龟是诸先生养了快十年的宠物。大约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