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佛一举一动都是要利益于人令人都得到度脱

你看《地藏经》上说:或者山,或者树林,或者川流,或者原野,这都是如来的法身所变现的。或者我们现在就坐在释迦牟尼佛的法身上,不过我们不知道。例如这旧金山,是佛早就现出来的,来利益众生,以便人在这个地方生活着。虽然经上只说佛现出山、树林、川流、原野,但是你不要以为平地,就不是佛的法身了。平地也是,我们现在或者就坐在佛的法身上边呢!为什么我们看不见佛的法身呢?因为我们像一只蚂蚁,蚂蚁在人身上,是看不见人的全体的。而我们也像是这么一只小小的虫子在佛的法身上,所以不知道法身在什么地方。其实我们本来就在法身上边,但是不知道而已。

或者释迦牟尼佛现一条河,或者现一个水池,或者现一个泉流,或者现一口井。总而言之,佛现这些做什么呢?是要对人有利益,利及于人的。或者佛现出一座山,你到这座山上去走一走,得到山上的一点灵气,啊!发了菩提心了。或者到树林里边吸一吸新鲜空气,这新鲜空气就是佛法身的空气呀!虚空里头的空气都是佛的气,所以你吸到这佛的气,一定会开悟的。你不要执着说是佛灭度后五百年,就没有人开悟了。过五千年,都一样有人开悟的,只怕你不真的去修行;你若真的去修行,我保证你一定会开悟。

佛或者现一条河,你在河里头冲个凉,洗个澡,觉得很舒服,由此之后,就开悟了。河是释迦牟尼佛变现出来的,水池也是一样。或者现口井,你喝这口井里的水,一天一天就增加你的道心,所以这都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总而言之,佛一举一动都是要利益于人的,令人都得到度脱。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解夏经

解夏经

解夏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与五百苾刍众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除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善解脱。唯一苾刍现居学位。...

星云大师:黄金毒蝎

星云大师:黄金毒蝎

有个村庄里,两户人家比邻而居。东边这一家的主人王善有一天外出办事,返家途中遇到了一位衣衫褴褛的和尚,跛着脚沿路托钵乞食,步履维艰,于是他上前就说:「师父,请您到寒舍来住,接受我的供养吧!」岁月匆匆,...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二十八回 拜鞞瑟胝罗居士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二十八回 拜鞞瑟胝罗居士

第二十八回 拜鞞瑟胝罗居士善财在婆须密多那里,获得无边善巧方便智,能于一切事物中,随其乐欲而现身,令离贪欲想。更热爱人间、热爱世间,为人间作福田,为世间一切众生广作福田。其心坚固,又南行来到善度城。...

达真堪布:常怀感恩心是相续要成熟的表续现吗?

达真堪布:常怀感恩心是相续要成熟的表续现吗?

达真堪布:常怀感恩心是相续要成熟的表续现吗? 问:常怀感恩心和慈悲心,是相续要成熟的表现吗?答:那差不多,要“常怀”,时时刻刻,一切时一切处当中,都保持感恩心,保持慈悲心,那相续肯定是成熟了。 .n...

福州开元寺修药师法门仪轨

福州开元寺修药师法门仪轨

  一、开始:  南无常住十方佛  (一拜一起)  南无常住十方法  (一拜一起)  南无常住十方僧  (一拜一起)  二、供养:  三宝弟子****(报自己姓名,并于药师佛前上香)  此一瓣香,敬...

一句“阿弥陀佛”得成就

一句“阿弥陀佛”得成就

民初,谛闲法师有一位徒弟,这徒弟四十多岁才出家。他的年龄跟法师差不多,他们是从小一起玩的朋友。谛闲法师家庭环境比较好一点,所以念过书。他的舅父做生意把他带出去,所以算是见过世面。他那个同学生活非常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