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方法能证明前世来生确实存在?

现在很多人天天念佛,能天天念佛是好事,但是光念佛还不够,要知道念佛的道理,佛陀究竟伟大在哪里?佛陀的智慧卓越在哪里?拿最常见的普度众生这四个字来说,真正学佛的人他会去提问和思考,众生和我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去帮助他们?这个提问和思考的过程就是实践因明学的过程。佛教讲轮回,人的转世是找不到头的,灵魂是不死的,转世是数字无法统计的,我们每一世都有父母,自己的父母也是数字所无法统计的,每个人都是做过我们的父母亲,只是我们没开天眼看不到,所有有情都是我们的父母亲。不能太相信我们的感官,我们看不到的不一定不存在,学习了因明学,通过比量的方法推断,就能稳固地得出前后世存在的结论。

如果能看到这一世自己的母亲怀孕生产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苦,那就能看到众生对自己的恩情。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连自己这一世父母的恩德都看不到,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愿意静下心来观察和思考这个问题。你看,现在的父母天天忙活都是为了孩子,甚至为了孙子。如果孩子生病了,很多父母亲真是宁愿拿自己的性命去换孩子的生命。只有知道父母的恩德,就会有知恩报恩的心,就会知道众生都曾是我们的父母亲,我们才能生起报恩的意愿。既然众生都是我的父母亲,我是众生的孩子,现在即使我没有能力帮忙,但不能伤害他们。即使他们不了解道理,虽然和我有矛盾,我一定要了解这个原因,一定不能伤害他们这个过程是靠学习因明学所产生的智慧。

正是因为知恩、报恩的思想,支持了佛弟子去普度众生的大愿。有了这层认识,会因为别人与自己信的宗教不同,而觉得别人是异类甚至是仇人吗?不会!有了这层认识,对方是不是佛教徒这个身份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诚心实意地希望对方能得快乐,没有恐惧,远离焦虑。无论是高僧大德还是佛弟子,都应该像马路上的灯一样,在黑暗中放出光明、温暖苍生。否则释迦牟尼佛讲得再好,佛法精神落实不到实处,我们弟子们天天念经有什么用呢?学习佛法要以因明学作理论基础,才不会落入迷信,而是智信,才能使更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尝到佛法甘露的美味。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道证法师:佛好比教育频道的电波遍布,只要有缘肯接收的众生,就可以收到

道证法师:佛好比教育频道的电波遍布,只要有缘肯接收的众生,就可以收到

道证法师:佛好比教育频道的电波遍布,只要有缘肯接收的众生,就可以收到 佛法界 四种圣人,第一是“佛”。佛是简称,全名应该是“佛陀”。佛陀是印度话Buddha的音译,意思是“觉悟者”。 中国文字原来...

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五、竭诚供佛 四愿成就

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五、竭诚供佛 四愿成就

二十五、竭诚供佛 四愿成就诗曰:供佛虔祈四子生,商农学果俱圆成;财官富乐全能获,志愿出家度有情。信佛和学佛,最重要的是,依照佛教的信、愿、行三资粮去行持。一、要有具足坚固的信心。信佛所说的教法,真实...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一代宗师的毕生经验:和颜爱语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一代宗师的毕生经验:和颜爱语

一代宗师的毕生经验:和颜爱语"无"字药丸很早以前,我到出云一个叫平田的地方讲话。讲话结束后一位老者问道:"佛教的经典浩繁,像我们这些忙忙碌碌的在家人,哪辈子能读得完啊。难道没有像基督教圣经那样能随手...

禅茶一味:茶与人生路

禅茶一味:茶与人生路

慢慢品茶,回味人生,一片小小的茶叶就像人生的沉浮一样。人的生命是一次旅行,犹如一片茶叶,在风雨中同行,根植于土地,亦将回归土地,与天地同眠。在我看来,茶叶的辉煌在于被沸水冲泡反复翻转散发的茶叶清香,...

父母为你点亮的那盏灯

父母为你点亮的那盏灯

总有一些故事让人心动,总有一些文章让人泪流。请看下面一则短文:我小时刻是人人公认的异常调皮的男孩,念完高中今后爸妈就把我送去当兵了,腊月二十,部队安排我休投亲假,在火车站下车的时刻经一点多了。归心似...

佛教故事:罗汉菜:国王礼小沙弥

佛教故事:罗汉菜:国王礼小沙弥

国王礼小沙弥阿恕伽王是崇敬三宝的,每见僧众即顶礼。有一次途遇一小沙弥,年才十七岁,王引到没有人看见的地方,即向沙弥顶礼,并向沙弥说:「你不要对人说,我礼拜你呢」!当时小沙弥知道王虽然崇敬三宝,然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