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语依表面看是说庆、殃及于子孙,依实际论其庆、殃之归于本人者,当更大于子孙者多多也。箕子之陈洪范也,末后方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用,以也。极,穷困苦荼也。五福、六极,实示前生之善恶因及现生之善恶果也。儒经说前因现果、现因后果,孔子、箕子此二语最为明显。佛经说三世因果,最为详悉。撮要说之,则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谓天所命令,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善恶之果报耳。天岂有厚于彼而薄于此之命令乎?故《感应篇》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果知此理,则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兢兢业业,恐惧修省。格除自心私欲之物,则自心本具之正知发现,由兹罔念作狂者咸得克念作圣矣。此就儒教所说因果尚有如此之大利益,况佛教人修戒定慧,断贪瞋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初则断尽世间烦惑,了生脱死,超凡入圣;次则渐渐进修,以至真穷惑尽,慧满福圆,彻证自心,成菩提道。咸皆不出因果之外。故曰: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

宋儒谓佛说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乃为骗愚夫愚妇奉彼教之根据,实无其事;且人死形既朽灭,神亦飘散,纵有剉斫舂磨,将何所施?又神已散矣,令谁受生?破斥因果,令人无所畏惧,无所希求,则善无以劝,恶无以惩。以善恶均无因果,尧桀同归于尽。无远大志向者,谁肯孳孳为善,兢兢戒恶,以求身后之虚名乎?破斥因果轮回,误认格物致知,徒以诚意正心、尽谊尽分为觉世牖民、明道致治之法,而不知以格自心私欲之物致自心本具正知,示前生现世、现生后世因果报应为敦督,何异决堤而冀水不横流、废食而冀民不饿死何可得乎?幸人各具可以为尧舜、可以作佛之心,不幸而教之不得其法,则不免为乡人为众生莫能返本还原也。

永嘉周群铮自幼至弱冠后,不知因果,已成罔念作狂之势。自民国初从乡先哲及善知识闻佛法,知因果,冀为克念作圣之徒。不禁自愍愍他,自伤伤他,以见闻确切之因果事迹,录成一帙,名曰《因果实证》。将欲排印,以期人各知因识果,超凡入圣,祈为序引。遂书此以明其大致云。(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孟夏)

印光大师:“《因果实证》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家长里短说“风水”,让迷信之说“见鬼”去吧

家长里短说“风水”,让迷信之说“见鬼”去吧

婆婆,媳妇,小姑,三个女人一台戏,道不清恩恩怨怨,诉不清是是非非。兰和丽是一对亲姑嫂。丽大婚前,想把婚宴办在嫂子家。被拒绝了。“我的两个儿子尚未娶妻生子,我的房子刚刚装修了三十几万,我是断然不同意酒...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心境之花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心境之花

心境之花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间里,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

去油脂的八种食物

去油脂的八种食物

奔跑在减肥路上的童鞋们有福了:玉米:促排泄苹果:降脂蘑菇:保持肠内水分冬瓜:防止脂肪堆积海带:清除胆固醇豆腐:不含胆固醇芹菜:降血压 .no-mobile{display: none;} @med...

红枣白菜羹

红枣白菜羹

【材 料】:红枣12粒,白菜600克,粉丝150克,素火腿50克,素高汤3杯,盐半匙【调 料】:素蚝油1匙,素鸡粉半匙,太白粉1匙,麻油少许【作 法】:1、红枣洗净用冷水浸泡20分钟,加清水1杯,入...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七旬老汉照顾百岁母亲数十年如一日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七旬老汉照顾百岁母亲数十年如一日

七旬老汉105岁老人连细妹爱跑爱跳,虽年过百岁,依然身体健朗,这与一直照顾她生活起居的儿子郑裕瑞分不开。现年73岁的郑裕瑞,三十多年来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块,无微不至地关怀着老母亲。揣摩耳聋母亲心思随...

四种马喻:从不同根器 顿悟人生

四种马喻:从不同根器 顿悟人生

四种马喻——从不同根器 顿悟人生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弟子们陆陆续续地回到精舍,一个个威仪具足,神态安详。弟子们静静地走到水池旁边,洗去沾在脚踝上的尘土,然后端端正正地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