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梵志恒河求法

在佛陀时代,印度有许多外道信仰。有五百位梵志﹝外道行者﹞相信到恒河沐浴可以消灾、超越苦难,当时这种传说很盛行,所以这五百位梵志即相约结伴前往恒河。

供佛因缘,树神得报

印度的沙漠广阔,他们方向稍一偏差,竟然迷路了,带来的粮食已渐吃完,他们仍然找不到出路。正当饥饿惶恐之时,忽然看到远处好像有一片树林,仔细再看,树林之中有一棵树似乎很有瑞气;他们觉得那里有生机,于是走近树林,希望能找到生存的机会。五百位梵志拖着疲累已极的身体来到那棵大树下,结果,除了大树之外毫无人迹,绝望之余,五百人便放声痛哭!

当五百人痛哭时,树神现身了,问他们:「你们为什么痛哭呢?」其中一人就告以原委,并哭诉说:「我们已经饥饿不堪,既无法回家,又无法到达目的地。」树神甚是同情,便伸出手来,许多美味的奶酪像水龙头的水一样,从他的手一直流出来,五百位梵志赶紧接下奶酪饮用,顿时疲倦消除、体力恢复。

五百位梵志感恩地说:「非常感谢您,您到底有什么神力,为何一举手就有这么多丰盛的食物涌出,可供给这许多人食用?」

树神说:「几年前我在王舍城遇见须达长者,他经常发心供养佛陀。有一天清晨,他在王舍城买了许多奶酪,但他提不动,即拜托我帮他提奶酪去供养佛陀及僧众,我想那是好事,即乐于帮忙提送。到佛陀的住处时,正好是佛陀午时用斋的时刻,长者又令我我为佛陀奉上奶酪供佛及僧众,我都欢喜恭敬地做了。回家后我仍然满心欢喜,但是生命无常,没想到那天晚上,我得了急病,于半夜往生了。」

「我对佛法根本没有概念,帮长者提食物供佛及僧众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承此因缘即往生到这里,而且有此『手出奶酪』的福报。但是,我很懊恼,虽然双手能涌出奶酪,但我对佛法仍然很迷惘,你们若有机缘见佛求法,希望听闻后能回来为我说法,这就是回报我最好的方法。」

欢喜见佛,闻法开解

这五百位梵志听了,才知道原来还有更好的佛法,于是,他们改变方向,不到恒河而转向王舍城,他们第一个目标是要找到须达长者,希望须达长者能引荐他们去见佛陀。

浩淼恒河的日出时分,彷佛洋溢清圣梵呗。

当他们距离舍卫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时,这五百位梵志又疲倦不堪了。他们遇到妙音长者一行人,妙音长者看到他们拖着疲累的身体,问道:「你们从那里来?要往那里去?」五百梵志告诉他来意,妙音长者听说他们远来,是为了要见佛陀,就很欢喜地说:「我们也陪你们一道去,我知道你们很疲累,我可以提供交通工具和饮食,你们稍作休息再前进!」之后,这队伍浩浩荡荡地往舍卫国去。

抵达目的地,正要入城时,遇到一位庄严耆德的长者,长者看到这么多人来,即上前慈祥地问道:「你们要去那里呀?」梵志回答:「我们要拜访须达长者!」长者说:「我就是,你们找我有何贵事?」梵志说:「希望您能带我们去见佛陀。」须达长者是在家护法居士,他听到这么多人想拜见佛陀,非常欢喜,于是立刻引他们去见佛陀。

佛陀慈悲地为众人说法,须达长者想:「这么多人一心想拜见佛陀,不知有何特殊因缘?」于是须达长者问道:「佛陀,这五百梵志过去有什么因缘得佛为其说法?」

佛陀回答:「当然有因缘啊!过去迦叶佛时,有修道者千人,迦叶佛会告诉他们──未来于娑婆世界,有位释迦佛广演妙法。这千位修道者非常欢喜,发愿将来要在释迦佛座下受法。」佛陀又说:「我当时于会中受到迦叶佛的授记,而他们发愿要闻法开解,于是才有现在的盛况呀!」

开口动念勿轻忽

这一段故事虽然很简单,但是,由此可知,我们举手投足、开口动舌无不具足因缘:当时带头发愿的是妙音长者;而举手之劳帮忙提奶酪去供养佛陀的年轻人成为树神,得手出奶酪的福报。

若想修福,即应多做好事;看到别人在做好事,应发心去帮忙。千万不可因善小而不为,也不要因恶小而为之,不要以为「心里动个坏念头有什么关系?」要知道,开口动念无不是业力因缘,请大家重视因缘啊!

本文摘自:《慈济道侣》210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小故事:一与二

佛教小故事:一与二

  在中国佛教史上,道教的道士和佛教的出家法师,时常辩论、斗法。  有一个道士向法印禅师说道:“你们佛教怎么样也比不上我们的道教,因佛教最高的境界是“一心”,是“一乘”,是“一真法界”,“一佛一如来...

放生仪轨:佛家所说“放生”的本意是什么?

放生仪轨:佛家所说“放生”的本意是什么?

佛家所说放生的本意是什么?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所谓「吃它半斤,还它八两」;如果...

要飘落的花瓣,连一天也不能等待

要飘落的花瓣,连一天也不能等待

宋朝新罗的高僧元晓,年轻的时候曾跟随大安禅师修行。大安禅师是和布袋和尚、济公一样的人物,穿着破烂,每天在街上击钢钵向人乞讨食物,并且祝福那些布施的人能“大安”,久了,大家都叫他“大安禅师”,却没有一...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47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47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47】药师禅:俗世喧嚣,红尘扰攘,我们在其中摸爬滚打,难免会让灵魂蒙尘。蒙尘的灵魂,就像一面蒙尘的镜子,让你看不清自己,迷失在纷纭杂乱的世界里,丢失了纯净的本心。所以,要学会为...

达真堪布:反省是最好的修行

达真堪布:反省是最好的修行

达真堪布:反省是最好的修行 大家要明白,不让你自私自利,不让你求这个求那个,这是令你最终得到解脱和圆满的方法。不是佛菩萨和上师在要求你、强迫你什么,也不是不要你解脱成佛,只让众生解脱成佛。大家要明...

顺治皇帝出家偈

顺治皇帝出家偈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最难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来时胡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