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七(三)

王言。如是。世尊。此是现得沙门报也。

复次。大王。若王界内寄居客人食王廪赐。见王于十五日月满时。沐发澡浴。于高殿上与诸婇女五欲自娱。彼作是念。咄哉。彼行之报乃如是耶。谁能知此乃是行报者。彼于后时。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行平等法。云何。大王。大王若遥见此人来。宁复起念言。是我客民食我廪赐耶。

王言。不也。若我见其远来。当起迎礼敬。问讯请坐。

云何。大王。此非沙门现得果报耶。

王言。如是。现得沙门报也。

复次。大王。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入我法者。乃至三明。灭诸闇冥。生大智明。所谓漏尽智证。所以者何。斯由精勤。专念不忘。乐独闲静。不放逸故。云何。大王。此非沙门现在果报也。

王报言。如是。世尊。实是沙门现在果报。

尔时。阿阇世王即从坐起。头面礼佛足。白佛言。唯愿世尊受我悔过。我为狂愚痴冥无识。我父摩竭瓶沙王以法治化。无有偏枉。而我迷惑五欲。实害父王。唯愿世尊加哀慈愍。受我悔过。

佛告王曰。汝愚冥无识。但自悔过。汝迷于五欲乃害父王。今于贤圣法中能悔过者。即自饶益。吾愍汝故。受汝悔过。

尔时。阿阇世王礼世尊足已。还一面坐。佛为说法。示教利喜。王闻佛教已。即白佛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自今已后。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唯愿世尊及诸大众明受我请。

尔时。世尊默然许可。时。王见佛默然受请已。即起礼佛。绕三匝而还。

其去未久。佛告诸比丘言。此阿阇世王过罪损减。已拔重咎。若阿阇世王不杀父者。即当于此坐上得法眼净。而阿阇世王今自悔过。罪咎损减。已拔重咎。

时。阿阇世王至于中路。告寿命童子言。善哉。善哉。汝今于我多所饶益。汝先称说如来指授开发。然后将我诣世尊所。得蒙开悟。深识汝恩。终不遗忘。

时。王还宫办诸肴膳种种饮食。明日时到。唯圣知时。

尔时。世尊着衣持钵。与众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往诣王宫。就座而坐。时。王手自斟酌。供佛及僧。食讫去钵。行澡水毕。礼世尊足。白言。我今再三悔过。我为狂愚痴冥无识。我父摩竭瓶沙王以法治化。无有偏抂。而我迷于五欲。实害父王。唯愿世尊加哀慈愍。受我悔过。

佛告王曰。汝愚冥无识。迷于五欲。乃害父王。今于贤圣法中能悔过者。即自饶益。吾今愍汝。受汝悔过。

时。王礼佛足已。取一小座于佛前坐。佛为说法。示教利喜。王闻佛教已。又白佛言。我今再三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愿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自今已后。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

尔时。世尊为阿阇世王说法。示教利喜已。从坐起而去。

尔时。阿阇世王及寿命童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八)佛说长阿含第三分布吒婆楼经第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清旦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世尊念言。今日乞食。于时为早。今我宁可往至布吒婆楼梵志林中观看。须时至当乞食。尔时。世尊即诣梵志林中。时布吒婆楼梵志遥见佛来。即起迎言。善来。沙门瞿昙。久不来此。今以何缘而能屈顾。可前就座。

尔时。世尊即就其座。告布吒婆楼曰。汝等集此。何所作为。为何讲说。

梵志白佛言。世尊。昨日多有梵志.沙门.婆罗门。集此婆罗门堂。说如是事。相违逆论。瞿昙。或有梵志作是说言。人无因无缘而想生。无因无缘而想灭。想有去来。来则想生。去则想灭。瞿昙。或有梵志作是说。由命有想生。由命有想灭。彼想有去来。来则想生。去则想灭。瞿昙。或有梵志作是说。如先所言。无有是处。有大鬼神。有大威力。彼持想去。彼持想来。彼持想去则想灭。彼持想来则想生。我因是故生念。念沙门瞿昙先知此义。必能善知想知灭定。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茶之六度

茶之六度

 茶 之 六 度             明海法师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如,是为禅定;...

净土法门法语: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世间第一等的福报是什么?

1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这是真正的福报!2有机缘天天听经、念佛,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3真正修道人,生活朴实节俭、随缘自在,诸佛护念,所以要知道,能放下的人,真正有福!4一天到晚背好多包袱,那人可怜,没...

素食造就好性格

素食造就好性格

一般我们以性格暴躁、凶恶、好斗作为性格中的负能量,以温和、平易近人、好相处为性格中的正能量。食物对性格的影响不用多说,看一下食肉动物的凶猛和食草动物的温顺便知。社会学家发现:非洲马赛族人,粗暴...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21、杀子求子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21、杀子求子

21、杀子求子天下父母心古代的人都希望多福多寿、多子孙。子孙多即宗祠广阔,而且绵长,这是做父母的人最大心愿。而且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谁不盼望自己的儿子出人头地呢?可是每一个愿望都须先付出代价辛辛苦苦...

不同境界

不同境界

一日,苏东坡与佛印禅师聊天,两人均盘腿而坐。苏东坡突然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禅师曰:“你现在就像一尊佛。”苏东坡笑曰:“我看你现在的样子就像一堆牛屎。”佛印禅师笑而不答。苏东坡得意而...

慧广法师:忏悔的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 中印忏悔法的异同

慧广法师:忏悔的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 中印忏悔法的异同

第三章 中印忏悔法的异同第一节 忏悔的次序从前章的叙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印度)佛教所建立的忏悔法有三种:作法忏、取相忏、无生忏。而这三种忏法中,又以无生忏为究竟。那么,如果我们有了过错,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