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故事 梦窗禅师的慈悲大度

  大德故事|梦窗禅师的慈悲大度  


  梦窗禅师是日本的高僧,一次他坐船渡河,船刚刚驶离河岸不远,就见岸上有位武士急匆匆地赶来,隔着水大喊:“等一等!”

  武士面貌凶恶,船上的人都不愿意掉头载他,纷纷劝说船家继续行船,只有梦窗禅师坚持回到岸边载武士上船。船家十分尊敬出家人,便听从了梦窗禅师的意见。

  也许是觉得船返来得太慢,也许是正为什么事烦恼,武士的情绪十分焦躁,他一步踏上渡船,气冲冲地把梦窗禅师推搡到一边,还拿起鞭子打了梦窗禅师的头,然后便占了本属于梦窗国师的位子。

  船上的人都为梦窗国师鸣不平,但慑于武士的凶狠,谁也不敢多说什么。梦窗禅师的头被武士打破了,鲜红的血流到脸上。

  不久,船靠岸了。梦窗禅师若无其事地走下船,用河水清洗头上的伤口。他既没有表现出愤恨,也没有表现出畏惧。反倒是武士见梦窗禅师如此镇定,顿时感到不好意思,非常诚恳地向梦窗禅师道了歉。

  梦窗禅师不仅接受了他的道歉,还安慰他说:“没关系,人出门在外难免心情不好。”  

  

  用宽容和大度对待他人的攻击比愤愤不平地实施报复更有助于化解双方的矛盾。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并不是懦弱的表现,能原谅别人,放下怨恨,那令人不快的过往也会随之结束。

  相反,如果执著于报复,那些让人痛苦的事就会如影随形。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点我:

相关文章

放生得子:45.种多子因倪玉树《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得子:45.种多子因倪玉树《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善报 第四章放生得子】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原文】  45.种多子因倪玉树  杭...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7、人药王子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7、人药王子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百喻经新白话版4

百喻经新白话版4

  49.小儿争分别毛喻  譬如昔日有二个小儿,到河里游戏,在水底捡到一把毛。  一小儿说:“这是仙须。”  一小儿说:“这是熊毛。”  当时河边有一仙人,二小儿争论不休,就到仙人那里,决断疑惑。...

不肯承担

不肯承担

  利踪禅师有一次在深夜里,站在僧堂前大叫道:“有贼!有贼!”  叫声惊动了堂内的大众,这时,刚好有一位学僧从堂内跑出来,利踪禅师就一把抓住他道:  “纠察师父!我抓住贼了。”  学僧推拒道:“禅...

骂僧转投贱种,复仇未遂成圣

骂僧转投贱种,复仇未遂成圣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七岁神童五次投胎五个家庭,终出家悟道

七岁神童五次投胎五个家庭,终出家悟道

  古时候有一位证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保任。山脚下的村落里,有一位七岁神童,由于他宿世的善根,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人世的无常与短暂,一心想探究生命来自何处?归向哪里?于是辞别母亲,出外寻师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