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预言

  阿难陀做了佛陀二十七年的侍者,他很能观机,当比丘、比丘尼以及在家信徒来参拜佛陀时,他总能安排适当的时间。尤其远道而来求见佛陀的比丘,在未见佛陀之前,他们总欢喜先和阿难陀谈谈,因为阿难陀对他们有亲切的慰藉。比丘尼最欢喜听阿难陀的教诫,当阿难陀说:「各位!好好的遵守圣戒吧!」她们总欢欢喜喜的接受。在家男女信徒,也喜欢听阿难陀说法,阿难陀总是教他们尊敬三宝,受持五戒,侍奉双亲,供养僧团。在家善男信女爱听他讲而不愿他沉默,他还是没有开悟的人,就已经具备有这些美德。他跟随佛陀在各地弘法,时光迅速,转眼间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城的普会讲堂对波斯匿王说法时,阿难陀的面色现出忧愁的样子,佛陀问他为何如此,阿难陀说出他在一夜之中,梦见七项稀奇古怪的事,才会心里有些惊慌。佛陀又问道:

  「你是梦见哪七事呢?」

  「佛陀!我第一个梦,是梦见大江河海,都被烈火焚烧起来,并且火焰直冲天上!」

  佛陀听后,面色一变,像有所感触似的解释道:

  「阿难陀!圣者本不必说梦,但你的梦确实奇怪,大海江河被火焚烧,这是象征着未来僧团中的比丘,恶逆盛,善心少,取得供养,复起斗争,这就如澄清的净水,变成了火焰一般。你的第二个梦呢?」

  「佛陀!我梦见太阳将没,娑婆世界一片黑暗,天上没有一个星星!」

  已经将近八十岁的佛陀,很感慨的解释道:

  「阿难陀!佛陀不久要涅槃了,诸大弟子也都会涅槃,这表示人天的眼睛即将消灭。你第三个梦呢?」

  「佛陀!我梦见比丘不依佛制披搭袈裟,出家僧伽堕落陷坑,在家人踏在他们的头上!」

  佛陀喟然的叹息一声,说道:

  「阿难陀!这是暗示未来比丘开演说经大会,口头宣讲,并不奉行,他们互相嫉害,不畏因果,终于堕落,白衣乘机上座,轻蔑僧宝,他们走进寺院,诽谤比丘,毁坏塔寺,你第四个梦呢?」

  「佛陀!我梦见比丘法衣不全,踯躅在荆棘之中!」

  佛陀像有些激动,说道:

  「阿难陀!这是说未来的比丘,舍弃法衣不穿,弃戒乐俗,蓄养妻子,这真是大法的不幸!你第五个梦呢?」

  「佛陀!我梦见茂密的森林中,有很多的山猪爬掘着旃檀大树的树根!」

  佛陀像忧愁的样子说道:

  「呵!这是说未来比丘只为生活打算,贩卖如来,鬻经为生。你的第六个梦呢?」

  「佛陀!我梦见大象厌弃小象,百兽之王的狮子死去,名华撒在头上,禽兽仍然恐怖远避,但不久身内生虫,还食狮子肉!」

  佛陀无可奈何的摇摇头道:

  「大象弃小象不顾,这是说未来僧团长老比丘,自私自利,不肯提拔年轻的后进!狮子虫还食狮子肉,这是说没有外道能坏佛陀正法,还是我的出家在家七众弟子,自坏我法!你的第七个梦呢?」

  「我梦见我头顶须弥山,我并不觉得重!」

  佛陀那黯然的样子稍为宽解了一些,说道:

  「阿难陀!这是说佛陀三个月后,进入涅槃,诸大比丘,诸天人民,要靠你承教启经,结集法典!」

  阿难陀的七梦,经过佛陀这么解释,这是预言着未来佛教的衰颓,和时代的变化。尤其是狮子身上虫还食狮子肉,这是讽刺着今日僧俗的弟子,这样的教言,对于我们,是一个酷烈通髓的痛事!

  我们可以猜想得出,在佛陀晚年,为了阿难陀的梦,那么感慨的解说,其心情的沉重可想而知,末法时代惭愧的我们,如何才能给佛陀欢喜,就让这些预言,不要成为事实!(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点我:

相关文章

最快乐的行持

最快乐的行持

  有一天,以舍利弗为首的六位尊者,齐聚于跋耆国的师子园中饮茶论道。今天讨论的主题是:怎样行持才算最快乐?  阿难尊者率先发言:“我认为:比丘能够多闻不忘,总持诸法义味,具足修习梵行,然后为四众弟...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50、湖中大鱼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50、湖中大鱼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具足善因善缘,做任何事都容易成就

具足善因善缘,做任何事都容易成就

  一日,佛陀带了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两位侍者一同行脚,近中午时分,一行人感到有些口渴,便在路边的大树下休息。佛陀见不远处有块瓜田,就请阿难尊者去化缘西瓜让大家解渴。  阿难尊者听从佛陀的指示来到瓜...

《百业经》:一个贱种人(62)

《百业经》:一个贱种人(62)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施珠得道

施珠得道

  佛住世,有一位擅珠的婆,偶然得一如意珠。如意珠世所罕,一般人不曾,他的家,也都法。  於是婆稀世奇珍,南天竺到天竺,遍各教高明,始法如。行天下多年,一天,他到了舍,波斯匿王。  王中,臣集,...

佛教故事:夫妇的发心

佛教故事:夫妇的发心

  一杓饭汁得心明,天上人间贵人称,  不信但看尼树子,形如芥子荫多宏。  佛陀在世的时候,僧众们的饮食都是到信众家中去托钵乞食,僧团中是不起火煮食的,这是当时印度僧团的规则。  有一天,佛陀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