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茶小贴士:如何选购普洱茶

  

普洱茶
    普洱茶的生产在云南,历史较悠久,其基本特征为色泽褐红,条索整齐紧结,口感甘滑、醇厚、活顺,喝来令人愉快舒适。普洱茶有许多保健功效,减肥降脂、暖胃护胃功效果尤为明显,如何选购到优质普洱茶需要我们学会细心鉴别。通常我们在选购时可以通过外形和品茗两方面对其进行辨别。

  外形辨别:普洱茶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种

  
普洱散茶一般分特级及一至十级普洱。从外形上讲:普洱茶外形色泽褐红,条索肥嫩,紧结。普洱散茶的级别是按嫩度为基础的,嫩度越高的级别也就越高。其嫩度可以从下面三点看出: 芽头多,毫显,嫩度高;条索紧结,重实,嫩度高;色泽光润 ,色泽光滑,润泽的嫩度好,色泽干枯的嫩度差。

  普洱紧压茶外形要求形状匀整端正;棱角整齐,不缺变少角;厚薄一致,松紧适度;模纹清晰,条索整齐紧结;色泽以黑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表面有霉花,霉点的普洱茶均为劣质。

  品茗辨别:可从汤色、香气、滋味等辨别

  普洱茶汤色明亮,红浓,呈红褐色。如汤色红浓剔透是高品质普洱茶,犹如红酒一杯;深红,红褐的汤色均为正常。黄,橙色或浅,或暗黑浑浊的为劣质。

  香气:主要看香气的纯度,区别霉味与陈香味。霉味是一种变质的味道,使人不愉快。陈香味是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多种化学成分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形成的新物质产生的一种综合香气。有的似桂圆香,红枣香,槟榔香等,总之是令人愉快的香气。普洱茶香气达到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洱茶的陈韵。所以陈香味与霉味是不同的。如有霉味,酸味,或其他异味,香味等为不正常。

  普洱茶的滋味要醇和,爽滑,甘甜。指刺激性不强,没有涩味,口感很舒服。回甘是指茶汤浓而刺激性不强,茶汤入口以后舌根有明显的回甜味。
  
  小贴士:鉴别普洱茶五个不

  (1)不要以为年代越久远越好。年代只能参考,不能尽信,普洱生茶的生产历史有数百年了,但第一批通过人工(渥堆)后发酵技术的熟茶是该厂在1973年生产的,因此,市面上超过35年的普洱熟茶大多是假冒的。

  (2)不要相信伪造的包装。杨庆先说,消费者要注意购买普洱茶时价格与茶叶的年代和包装是否合理,比如几十年的老茶现在已经很稀少了,但市场上却是要多少有多少;红印茶也是很珍贵的,但市场上批发的所谓红印却便宜得很,这怎么可能是真货呢?年代、价钱、包装不符合逻辑概念,报价不合乎市场行情的普洱茶,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以免上当受骗。

  (3)不要仅看开汤颜色的深浅。杨庆先说,普洱生茶只要在干净、通风好的空间陈放,慢慢发酵后,就算放上50年或者100年,茶的汤色依然不可能变黑或者变混浊,绝对是油光气十足,色金黄转枣红才对。因此,如果卖家以汤色颜色深说明是老茶来叫卖茶叶的话,消费者千万不要相信。

  (4)不要相信添加的味道。普洱生茶唯一的味道就是樟香味,陈年普洱老味老韵。而分辨普洱熟茶的最好方法是渥堆发酵越少的茶品及拼配蒸压时间越短的越佳。杨庆先说,如果茶叶有霉味和其他异味,就是已经霉变的茶叶或质量较差的茶叶。

  (5)不要以为树龄叶种越老越好。当下众多的消费者大多以为大叶就是野生。仔细观察叶子如果是大大的,平平的,薄薄的,一定不可能是野生种,而是在某种商业利益的需求下人工种植出来的,真正云南野生的普洱茶是没有施放肥料及农药的,所以消费者千万不要迷信茶叶的树龄和叶种。

 
 
点我:
标签: 禅茶文化

相关文章

素食推荐:香糯窝窝头

素食推荐:香糯窝窝头

香糯窝窝头...

茶为修行

茶为修行

我不善饮茶,不懂其中繁芜的讲究和过多的说道。故,与人论茶时,常常没有了发言的权利,只有竖起耳朵,细细聆听的份儿了。茶禅一味,修行一生。懂茶的人常常如是说了,于是,不由自己地对茶生出三分的敬意来。茶与人...

佛门茶礼

佛门茶礼

茶具   在中国这个千古礼仪之邦,茶的礼仪世代相传。不仅宫廷官府、平民百姓极为重视,连跳出尘世之外的佛门也不例外。佛门茶礼多表现于敬佛、佛事和敬客之时。   汉族寺院中,尤其是禅...

喝茶的最佳时间推算

喝茶的最佳时间推算

    早上适宜喝红茶:人在睡了一夜之后,身体往往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喝红茶则可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能够祛除体内寒气,让大脑供血充足。   午后适宜喝青茶或绿茶:通常情况下,人体在中午时...

24小时饮茶指南,什么时间喝什么茶

24小时饮茶指南,什么时间喝什么茶

喝茶有益健康,长期坚持喝茶、喝茶养生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而以茶养生的关键在于掌握好喝茶的最佳时间,在对的时间喝对的茶,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我们喝什么茶好,一天中什么时间喝什么茶更佳?1、早上...

香,茶之原配

香,茶之原配

明代朱权著《茶谱》中,以茶待客之礼,煮茶之前先即命童子设香案、焚香。唐寅的诗《夜坐》里有:“茶罐汤鸣春蚓窍,乳炉香炙毒龙涎”,是香茶相伴的例证。对很多人来说,有茶无香与有香无茶都是件憾事。 明代徐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