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禅一味:茶亦无常藏蕴菩萨六度

  茶是菩萨的心肠、罗汉的自在,茶是僧家的唯一嗜好,因为,茶即是禅。茶亦无常,藏蕴菩萨六度。

  茶亦无常

  冬日的阳台上暖暖的,最适合冲泡乌龙茶。烫壶、温杯才结束,扑鼻的香气已悠长起来。

  记得初出家时,刚喜欢上喝茶。时逢七月十五,夜晚趁师父不注意,约了一起剃度的师弟拿了茶具爬到楼顶,附庸风雅地欲对月浅酌。远处是庐山,月下绵延的山脊清晰可见。因为小庙在半山腰,四周村镇的灯光无法涉及。不受现代化侵扰的月光,让人的心陡然凝固起来,梦境一般地让人无法言语。山下传来的狗叫声,似乎也被清冷的月光凝固、包围了。

  素来喜欢打坐的师弟坐了半天,说:“真美!月圆的时候再来此处喝上几壶。”

  “难呵!”我说,“这样的月圆,这样的你我对坐,恐怕太难找了!”

  师弟不置可否。

  值八月十五时,我已一人独居于乡下另一小庙。月亮升起的时候,我置茶巾于院内地上,仅展一壶一杯于茶巾上,旁边只有一株金桂花树以窸窸窣窣的落花声,作为这无常之夜的背景。茶沏好了,端详着这杯映着月亮的酽茶,似乎小庙的历史也在杯中静静流淌。

  九月十五再见师弟时,他来到我的寺院小住,但他竟然已近精神错乱。据说他出家前就有遗传性精神病史。晚上喝茶时仍然是我一人。师弟白天都害怕,晚上更早早关门睡了。我仍然重复上个月圆之夜的情形,只是桂花几乎快落尽了。虽然,桂花树还在!

  十月十五时,师弟已竟还俗。

  师弟这么快就履践了我不经意的预言。

  阳台上渐渐有些凉了,眼前的这泡茶也快没滋味了。于是起身涤洗茶具。刚才墨绿的舒展的叶片,现在已经变成褚褐色、皱巴巴的残渣了。那入喉醇厚的圆润也早变成了些许苦涩。

  香茗六度

  它不预计开花,更不奢谈结果,它从来不打这些闲岔。那一场风花雪月的精彩,是别人的世界。它的故事主题只是默默地成长、默默地伸展自己。只要自己还在枝头上挺立,就不会放逸,即使初夜、中夜、后夜,也不倦怠。当生发愿当生成就!成就自己亦如惊鸿一瞥。是为勇猛精进。

  它知道自己不是白云深处的红枫叶,于绝尘之地惹人停车驻足。它绝不违背转世时的愿力:从生长、采摘、晾青、晒青、炒青、揉捻、烘焙、文火慢烤、热水浸泡……终身以绿色为不变的轨律。是为严谨持戒。

  树叶有千百种,它偏要作供人品尝的香茗,而从不像其它的叶子,完成了成长的过程,便趣入寂灭;也不艳羡它们在生命的尽头,作最后的风中的炫然而舞。它的愿力注定自己等不到成熟的时候,生命中最美的时光,却慷然允许别人折断自己。是为默默忍辱。

  从探出头的那一瞬起,它几乎保持着同一个姿势至生命结束,绝不抵牾大自然的馈赠和侵扰。散乱心与它无缘,所以与蜂蝶对话的主角,它一生也不会扮演。它从不昏沉,唯一的变化是长大;或者除此以外,就是风的慈悲,它随风颤动,是感恩,不是掉举。是为终身禅定。

  “将此身心奉尘刹”,它是最好的注脚。当被滑入壶中,滚烫的热流冲沏着自己的身体时,它一边旋转着欢歌,一边将毕生的精华,倾其所有。这时候它不再矜持,毫无保留地释放自己,只为了恭请别人尽情地索取自己。是为广行布施。

  它不必召集,我们自然围在热炉边;它从不作有声的演讲,只一味默默地由他人来演绎。品茗者似若有所悟,恰是它在无意中成就了别人。让别人的智慧闪现,是大智慧!

  紫砂陶壶中的这一款乌龙茶是铁观音,名字太好了!那这满满充溢着的,就是菩萨的六度了。这一杯六度,让人遐想不已……

  六度的香茗,六度的菩萨!

日行一善 功德人生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凡朴-人生是一壶禅茶

凡朴-人生是一壶禅茶

后来才知道,茶在众生的心里,有不同的味道。那一壶用静水煮沸的新茶,在茶客的唇齿间回绕,品后有人似觉苦若生命,也有人淡如清风。 茶,源于自然,汲日月精华,沐春秋洗礼,从而有了如此山魂水魄的灵性。茶可以洗...

禅茶养生:菊花茶对眼睛有什么好

禅茶养生:菊花茶对眼睛有什么好

  菊花茶是夏季养生最佳的花草茶之一。夏日饮用菊花茶不仅可以祛火消暑,同时亦可有效保护眼睛,尤其是长时间对着电脑的上班族尤其适合饮用。那么,喝菊花茶具体对眼睛有什么好处呢?以下为您说明...

茶言茶语:茶道中的佛典与曼妙禅

茶言茶语:茶道中的佛典与曼妙禅

     石蕴玉而山晖,水含驻而川媚。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在茶道中佛典和禅语的引用,往往可启悟人的慧性,帮助人们对茶道内涵的理解,并从...

禅茶茶艺:以茶艺昭示佛理

禅茶茶艺:以茶艺昭示佛理

掸茶茶艺以茶艺来昭示佛理   茶在佛教文化中可谓无处不在,秉承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创造并沿袭独特韵味的禅茶茶艺。禅茶属于宗教茶艺,禅茶中有掸机,掸茶的每道程序都源自佛典,启迪佛性,昭...

禅茶文化:梵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