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中悟禅

  茶禅一味。禅给人一种茶的享受和味道,而茶之中也包含着无限的禅味。

  古往今来,形容茶之禅味的诗歌不胜枚举。例如日本的绍鸥禅师曾引用过一首诗,诗歌大意是:秋风萧萧,黄花谢了,红叶隐了,一片静寂,仿佛回到了原野,这晚秋的景色正同茶味相通。无独有偶,作为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千利休也引过一首诗,大意是:只要见到深山雪野里萌生的小草,你就会感到花香鸟语的春天在你眼前大放光彩。白雪皑皑的山间,一轮朗日高照,从雪薄冰融处突然发现一点小草的生机,发现一点生命的信息。

  一株最先从冬的死寂中挣扎出来的小草的强烈的生命意志,就是动人心魄的禅意。正如枯木遇风作龙吟一样,禅的定与悟的动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一种真正的生命,这即是禅的生命,是茶的三味。

  禅与茶的联系从中国古代就已开始。中国古代的茶叶经由高丽传入日本,成为日本的一种文化。而禅成为茶道,最初是在禅宗寺院中作为一种规则定下来的,即有人到寺院拜访方丈时,或有施主在寺院访问时,作为礼节端茶上来。在“百丈清规”中,百丈禅师对喝茶的规则、修炼制定了一系列细密的规定。

  五代时期,稽山有位禅师。在投子和尚门下修行时,他担任柴头,负责寺内的柴禾供应。一日砍完柴后,投子和尚为了表示赞许,倒给他一杯茶。投子和尚边斟茶边说:“森罗万象,尽在这里。”他以茶论禅,意思是说杯茶包含了森罗万象,就不是一杯简单的茶,喝得不好是要倒霉的。这位禅师当仁不让,投子和尚的话音刚落,他已将茶碗砸摔在地,反问其师:“森罗万象,到底在哪里?”禅锋甚是厉害。投子和尚平静地说了一句:“可惜了这杯茶。”意思是说,把一杯热腾腾的茶浪费了,这个举动说明他尚欠火候,还没有真正到达化境。

  珍惜一杯茶,也就是珍惜生命中的禅机。只有“杀人刀”,没有“活人剑”,只能说明他没有悟道真正的禅意。

  古时还有用茶碗来参禅行道的,即从茶碗、茶壶中参公案,例如“如何在茶碗中翻筋斗”“从茶壶中取出五重塔”等。有些修行者从中悟道,但另一些则不然。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的顽僧在参“在茶碗中翻筋斗”的公案时,真的在地上翻来覆去;在参“从茶壶中取出五重塔”的公案时,就造了一座小塔放在茶壶中去。为此,古代许多禅师主张修行者最好去练习练习茶道,亲自观摩一下茶师正传的茶道的做法和程序,边练习边体会,无意识地按照本来的程序完成一切。这之后便可以轻松地参透“茶碗中翻筋斗”和“从茶壶中取出五重塔”的公案了(即从一杯茶中悟世界)。

  总而言之,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味道,苦苦涩涩的,但它却能提神、安定精神和消除烦恼。作为茶客,在品茶的过程中参悟禅诗是最好的养生方法,像千利休所说的先要“打水取薪”“煮水沏茶”,然后“供于佛,施于人”,而且室内有花,有茶香,方能从中得到禅的意味。在这个过程中,一边品茶,一边赏花,对心里放松、血液循环稳定有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煮茶品茗之中有味觉、视觉、运动觉的充分调动,在医学与心理学上都非常有意义。

  在日本的奈良时代,中国茶道被带入了日本。鉴真和尚将茶的种子和栽培方法一并传入日本,同时喝茶的方式也一起传入。用喝茶来养生的方法,在日本称为“荣西”,是“茶祖”的意思。茶道首先是一种养生保健的方法,日本人认为茶有两大作用:一是解毒,二是延年益寿。

  现代的心理学角度研究认为,茶具有从心理上解除疲劳、嗜睡,防止身心疾病的功能;茶是追求禅的意境的一种很好的方法。禅中所提倡的茶道人际关系称为“淡淡的、淡淡的品味”,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之意,讲究清静、淡泊的关系。因此,茶道是禅的精神世界的具体体现和展现。

日行一善 功德人生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饮茶三得:得茶之韵味,得禅之诗

饮茶三得:得茶之韵味,得禅之诗

古人饮茶注重六境:择茶、选水、佳人、配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其核心都在把握一个品字,十分强调饮茶者的意境,故有三得之说:得趣、得神、得味。 三得:得趣、得神、得味 &...

问茶哪得香如许 唯有赵州禅机来

问茶哪得香如许 唯有赵州禅机来

 河北省向有燕赵大地之称,它所在地域是古老而悠久的。从五千年仰韶文化时期,先商祖先在这里繁衍,这里就成了历史的文明之区。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给后人留下了多少怀古凭吊的遗产;农耕工织,为人类的进步写下了...

有茶禅心凉,无禅茶不香

有茶禅心凉,无禅茶不香

圆悟克勤(1063一1135)是宋代的高僧。宋高宗曾召他入宫,应对佛法。高宗很赞赏他的修为,赐他法号“圆悟”,后人便称他为圆悟克勤。宋徽宗政和年间,圆悟克勤禅师应请住持夹山灵泉禅院。法眼宗传人道原编撰...

禅宗茶道:茶在品茶神出释门 禅

禅宗茶道:茶在品茶神出释门 禅

茶可延缓衰老     喝茶是份享受,心情烦躁时,身心疲乏时给自己泡一杯清茶,慢慢地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身体和枝叶,在忙碌生活中学会享受生活,便有了放空心灵的...

品茶禅坐:茶禅境界二与开悟相通

品茶禅坐:茶禅境界二与开悟相通

茶如果只像开水一样,仅是解渴;如果只像咖啡一样,仅是提神,断不能由单纯的物质成为文化的载体。在禅林公案中,茶与佛教的开悟顿悟相通达,终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