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治初心粗乱有三种修止法和两种修观法

达空法师:对治初心粗乱有三种修止法和两种修观法

  五种修止观中,第一是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有三种修止法和二种修观法。智者大师说:今明修止观有二意:一者修止,自有三种:一者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鼻端、脐间等处,令心不散。故经云:系心不放逸,亦如猿著锁。二者制心止。

  所谓随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驰散。故经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止心。此二种皆是事相,不须分别。三者体真止。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如经中说云: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

修止有三种方法

  第一是系缘守境止

  通过把心集中在鼻端、脐间、涌泉等处,或专念佛号、专持一咒、观想佛相好等方法,让心不散乱、放逸。

  第二是制心止

  返观自心,妄念起时,直接加以制止,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使心不驰散。

  第三是体真止

  知随心所念的一切诸法,都是因缘而生,无有自性,则心不生取舍,妄念自止,缘歇心空,能所双亡,便能体入真空之境,去体会生命真正的本源。

修观有二种方法

  第一是对治观

  智者大师说:一者对治观。如不净观,对治贪欲;慈心观,对治嗔恚;界分别观,对治著我;数息观,对治多寻思等,此不分别也。

  修不净观对治贪欲,如四念处,九想观,五停心中不净观,十六特胜等,都属于对治贪欲的不净观门;修慈心观对治嗔恚,其中生缘慈悲观对治违理嗔,法缘慈悲观对治顺理嗔,无缘慈悲观对治诤论嗔。

  修界分别观对治著我,微细观察十八界等诸法,由地、水、火、风、空、根、识七大假合而成,五阴本空,四大非我,觅我了不可得,以对治我执障;修数息观对治散乱多寻思,即数自己之鼻息,从一至十,数入不数出,数出不数入,心缘于息,绵绵密密,记数分明。

  第二是正观

  智者大师说:观诸法无相,并是因缘所生,因缘无性,即是实相。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能观之心自然不起。前后之文,多谈此理,请自详之。如经偈中说: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

  中道正观离空假两边,观一切诸法空无自性时不执着空相,观一切诸法皆是因缘所生、假名安立时不执着假相。

摘自:达空法师《略说小止观正修止观》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十句佛经经典名句翻译

十句佛经经典名句翻译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第一句语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罗密...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莲池赞】  莲池海会,弥陀如来,观音...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问: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大安法师答:大家都知道净业三福,净业三福的第二福小乘的戒福,这个[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就是净土宗对持戒的看法。你一定要至心地皈依佛、法、僧三宝,要去受戒,具足众...

大乘和小乘空性的区别是什么?

大乘和小乘空性的区别是什么?

小乘空,是指藏教的见一切法实有的析空,分析人是有四大假合而成,乃至分析五蕴、十二入、十八界色心二法,皆由极微、极刹那而成,四大离散,心念飘零,我相终无所得;通教体空,虽为大乘初门,了知人我,皆乃如幻造...

念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有我们一朵莲花吗

念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有我们一朵莲花吗

问:我听说念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就有一朵莲花,但不念阿弥陀佛了,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就凋谢了,是这样吗?《妙法莲华经》的化城,与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是一样的吗? 大安法师答:是的,念佛的时候,极乐世...

重罪轻报,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重罪轻报,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问:师父慈悲,弟子有个生活上的困扰,希望师父能慈悲开示,让我知道要怎么做才如法?我是一名交易员,每当发心做义工,第二天的交易必定是输钱的,输的数目可还不小,这不是一次、两次的情景,而是做义工必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