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治初心粗乱有三种修止法和两种修观法

达空法师:对治初心粗乱有三种修止法和两种修观法

  五种修止观中,第一是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有三种修止法和二种修观法。智者大师说:今明修止观有二意:一者修止,自有三种:一者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鼻端、脐间等处,令心不散。故经云:系心不放逸,亦如猿著锁。二者制心止。

  所谓随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驰散。故经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止心。此二种皆是事相,不须分别。三者体真止。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如经中说云: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

修止有三种方法

  第一是系缘守境止

  通过把心集中在鼻端、脐间、涌泉等处,或专念佛号、专持一咒、观想佛相好等方法,让心不散乱、放逸。

  第二是制心止

  返观自心,妄念起时,直接加以制止,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使心不驰散。

  第三是体真止

  知随心所念的一切诸法,都是因缘而生,无有自性,则心不生取舍,妄念自止,缘歇心空,能所双亡,便能体入真空之境,去体会生命真正的本源。

修观有二种方法

  第一是对治观

  智者大师说:一者对治观。如不净观,对治贪欲;慈心观,对治嗔恚;界分别观,对治著我;数息观,对治多寻思等,此不分别也。

  修不净观对治贪欲,如四念处,九想观,五停心中不净观,十六特胜等,都属于对治贪欲的不净观门;修慈心观对治嗔恚,其中生缘慈悲观对治违理嗔,法缘慈悲观对治顺理嗔,无缘慈悲观对治诤论嗔。

  修界分别观对治著我,微细观察十八界等诸法,由地、水、火、风、空、根、识七大假合而成,五阴本空,四大非我,觅我了不可得,以对治我执障;修数息观对治散乱多寻思,即数自己之鼻息,从一至十,数入不数出,数出不数入,心缘于息,绵绵密密,记数分明。

  第二是正观

  智者大师说:观诸法无相,并是因缘所生,因缘无性,即是实相。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能观之心自然不起。前后之文,多谈此理,请自详之。如经偈中说: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

  中道正观离空假两边,观一切诸法空无自性时不执着空相,观一切诸法皆是因缘所生、假名安立时不执着假相。

摘自:达空法师《略说小止观正修止观》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多大?干净才是家里的好风水

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多大?干净才是家里的好风水

  时光匆匆,俶尔远逝。转眼之间又是新的一年。每逢年尾接年头,中国人都讲究辞旧迎新。所以一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件事大扫除。   为得就是将过去一年的烦恼、忧心、污秽通通清理干净,以一...

劫在佛教中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小劫中劫大劫?

劫在佛教中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小劫中劫大劫?

  劫是佛教中的时间观念,分为小劫,中劫和大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中劫为一大劫,即八十小劫为一大劫。   (1)小劫:   依地球上的人寿计算,从人类八万岁的长寿,每一百年减少一岁,减至人...

解脱成佛,应修什么善

解脱成佛,应修什么善

问:想要解脱成佛,应修什么样的善? 达真堪布答:善有有漏的和无漏的,我们要修的是无漏的善,这才是解脱的因,成佛的因。我们偶尔也会做一些好事、善事,但这都是有漏的。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行持慈善事业的人,虽然...

如何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如何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网友:师父您好!我是一名高三学生,有时候心情会很低落,看事情也变得很消极,并且心魔往往会战胜乐观;我应该怎么让心胸宽广呢?还有,我会遇到一些素质较低的人,比如排队,如果有人插队我都会让着他们,但是内...

生活中不能随便用阿弥陀佛的名号吗

生活中不能随便用阿弥陀佛的名号吗

问: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用阿弥陀佛名号吗? 大安法师答:存一种恭敬的态度是我们学佛人应该有的正确的心态。但是对事情一定要善巧,我们接电话,拿起话筒叫一句阿弥陀佛,称一句阿弥陀佛,这正是我们恭敬心的表达。...

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

佛法传入中国,有明确史料记载(如《后汉书·西域.天竺国传》)的是汉明帝时期(他的父亲更有名,是刘秀)。公元64年,汉明帝“汉明感梦,初传其道”。遂派使者前往西域访求佛法。公元67年,会同两位印度高僧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