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和小乘空性的区别是什么?

小乘空,是指藏教的见一切法实有的析空,分析人是有四大假合而成,乃至分析五蕴、十二入、十八界色心二法,皆由极微、极刹那而成,四大离散,心念飘零,我相终无所得;通教体空,虽为大乘初门,了知人我,皆乃如幻造作,如空中花、水中月,非我非人,当体了不可得,比析空稍利一层,然归趣无别,其目的皆是为了破一切我执颠倒,是偏空意(通教钝根,只识偏空,通教利根,通第一义空)。 而大乘唯有空而不空的第一义空。其空者,依不空之妙有而建立,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其目的是为显示真如实相之意,破除一切人法二执。空不可得,假不可得,中道亦不可得,虽空假中不可得,而三谛宛然,是为空意,是即破即立义,破者,破除一切虚妄执着,立者,显示一切究竟实际也。

由此故知,小乘之空仍有空相可得,非究竟空,大乘之空,空有不二,只为离虚妄之念以显实故。由此可知,大小乘空者,虽同名为空,而立义迥别也。

(天台说空,不单名小乘空,乃名三藏教,析空观是也。因其行人根钝慧浅,不了空中具一切法之中道实相,故虽有发菩提心之菩萨,但仍以证得偏空佛性为究竟解脱,故智浅而志劣,但证阿罗汉为三藏教中“佛”也。因未圆满度尽众生,故慈悲力弱,假名为佛;因未破根本无明,故有教而无人,止于化城。然通[利根]、别、圆三教之菩萨,非但知空,又知不空,故可从空出假,广学一切法,发无上志意,以中道实相为究竟,以二死永亡为极致,以圆证三德为圆满,究竟永登涅槃山顶。如《法华》所云:“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具三十二相,乃是真实灭。)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鹿野苑的来历-佛教公案

鹿野苑的来历-佛教公案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讲了一个公案。他过去世与提婆达多都示现为鹿王。各自带领着一群鹿。这两群鹿都在鹿野苑里生活。有一个国王,非常喜欢吃鹿肉,就带领军队把鹿野苑包围了起来,准备大肆捕杀鹿群。就在大敌当前之时...

父母不在身边,应如何尽孝

父母不在身边,应如何尽孝

问:剩男剩女的今天,很多父母用孝道绑架婚恋,导致逼婚现象非常严重。另外,父母在,不远游。如今的时代下为了生活和父母都是聚少离多,不在父母身边又该如何尽孝呢?这也是多数网友比较困扰的一个问题。那么,孝道...

皈依和受戒是一回事吗

皈依和受戒是一回事吗

皈依的对象是什么 皈依就是皈依三宝,也就是佛法僧。皈依三宝之后,就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任何人发心学佛都可以皈依。 如果不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当然也能学佛,但皈依后,在心态、生活、习惯各方面,都有善知...

忏悔是什么意思?佛教忏悔的解释

忏悔是什么意思?佛教忏悔的解释

  忏除以前的罪行,我知道以前的行为错了、要改变: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   断除不如理作意、不如理行为的相续心所:悔者,悔其后过...

一生最好是观拜一尊佛像,是这样吗

一生最好是观拜一尊佛像,是这样吗

问:有人讲一生最好是观拜一尊佛像,不要多了,多了怕临终心乱,是不是这样呢? 大安法师答:这个问题原则上来说,一生观想、礼拜一尊佛像还是可以的,多了确实是心会散乱,本身我们凡夫的心就是比较散乱,如果观...

喝了水果酵素算犯酒戒吗

喝了水果酵素算犯酒戒吗

问:现在流行一种水果酵素,是用水果发酵而成的液体,据说喝了之后能够有减肥、养颜、排毒等效果。很多人都在喝,有些人喝了会脸红,还有人反映喝了之后有一股酒精的味道。请问,这种酵素能喝吗?喝了算犯饮酒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