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行住坐卧、作事和言语中修止观呢?

达空法师:如何在行住坐卧、作事和言语中修止观呢?

  在行中、住中、坐中、卧中、作事中、言语中修止观,先要观应行不应行,然后再修止、修观。要明确为何等事而修法?如果是被烦恼所驱使,或者是随杀、盗、淫、妄等不善事,或者放逸、无记而修,即不应行。

  如果是为做善事、有利益的事,为听经闻法,诵经礼佛,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等如法事而修,即应行。

  如何在行中、住中、坐中、卧中、作事中、言语中修止呢?在历以上六事缘时,应知因为此六缘之故,会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如果明白历六缘时的心念及六缘中的一切法都因心而起,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若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生,这样即为修止。

  以行为例,在行的当下,将心念专注在行上,不起行走之念、也不起所行之足和所行之路的分别妄想,在住中、坐中、卧中、作事中、言语中修止的方法,也是如此,不起一念的妄想,就是修止。

  如何在行中、住中、坐中、卧中、作事中、言语中修观呢?应知由于心动,所以有行、住、坐、卧、作事、言语六种行为,因为这些事缘的缘故,会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

  如果能够返观行、住、坐、卧、作事、言语时的自心,于其中不见相貌,知道做的人和所做的一切法皆是因缘所生,虚幻不真实,无自性,毕竟空寂,了不可得,念念与空、无我相应,就是修观。

摘自:达空法师《略说小止观正修止观》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怎样解决家庭感情的痛苦

怎样解决家庭感情的痛苦

问:请问师父,家庭、感情方面的痛苦怎么解决? 仁炟法师答: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谁都免不了,每个人都在这八苦中受煎熬。 情感非常折磨人。你看那...

怎么理解佛教里的五大菩萨精神?

怎么理解佛教里的五大菩萨精神?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生命能够得到人身,归于父母的恩德;能闻到佛法,归于师长的恩德。人来到世间要懂得,生命的来踪是父母,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今生;我们能有缘分安祥快乐每一天,是师长慈悲给予...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

  问: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呢? 答:归敬仪云:今有安坐像前,情无敬让,可谓无事受罪,枉坏身心。因为佛像就是佛的代表,是佛真身的显现,见到佛像,就等于见到真佛一样,也不可以随便...

定时定点去放生,这样如法吗

定时定点去放生,这样如法吗

问:现在很多地方上的念佛团队会定时定点去放生,但是几乎都是到农贸市场买养殖的鱼去放生,这种做法如不如法? 寂静法师答:放生要有智慧,慈悲必须加上智慧才更有力量。有些时候,我们会在野生的环境里放生一些家...

生意场上要喝酒该怎么办

生意场上要喝酒该怎么办

问:有的人知道喝酒不好,是犯了酒戒,但是在生意场,如果不喝酒,生意就谈不好,或不被对方接受和认可,这要怎么办? 济群法师答:佛教中对受戒等问题也有一些方便。比如受五戒,可以先受一条、两条戒,所谓一分受...

「十念法」到底怎么念

「十念法」到底怎么念

问: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 宏海法师答:首先讲临终念佛,如果按照经典里面讲到的,以及后来大德们发挥所说的,临终的时候,如果遇到善知识教你见佛,你一念真信切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