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行住坐卧、作事和言语中修止观呢?

达空法师:如何在行住坐卧、作事和言语中修止观呢?

  在行中、住中、坐中、卧中、作事中、言语中修止观,先要观应行不应行,然后再修止、修观。要明确为何等事而修法?如果是被烦恼所驱使,或者是随杀、盗、淫、妄等不善事,或者放逸、无记而修,即不应行。

  如果是为做善事、有利益的事,为听经闻法,诵经礼佛,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等如法事而修,即应行。

  如何在行中、住中、坐中、卧中、作事中、言语中修止呢?在历以上六事缘时,应知因为此六缘之故,会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如果明白历六缘时的心念及六缘中的一切法都因心而起,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若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生,这样即为修止。

  以行为例,在行的当下,将心念专注在行上,不起行走之念、也不起所行之足和所行之路的分别妄想,在住中、坐中、卧中、作事中、言语中修止的方法,也是如此,不起一念的妄想,就是修止。

  如何在行中、住中、坐中、卧中、作事中、言语中修观呢?应知由于心动,所以有行、住、坐、卧、作事、言语六种行为,因为这些事缘的缘故,会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

  如果能够返观行、住、坐、卧、作事、言语时的自心,于其中不见相貌,知道做的人和所做的一切法皆是因缘所生,虚幻不真实,无自性,毕竟空寂,了不可得,念念与空、无我相应,就是修观。

摘自:达空法师《略说小止观正修止观》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佛教徒是不是话越少越好

佛教徒是不是话越少越好

问:作为佛教徒,是不是话越少越好? 索达吉堪布答:无著菩萨曾说:多言可生不善业,纵然未生虚度日,除非定利自他语,精进禁语极重要。确实如此,话太多了很容易产生不善业,有可能说出诽谤的语言、竞争的语言、贪...

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

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

问:请法师给弟子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每个人的心里都不一样,那每个人的净土也不同吗?净土也是可有可无的吗?自性弥陀意思是自性本心就是佛吗?那所有的有情岂不都是佛了? 宏海法师...

什么是八相成道?八相成道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八相成道?八相成道是什么意思?

  八相成道是指佛陀一生中的八个阶段。成道是八相中最重要的内容,又是佛陀一代时教的起点,所以称之为八相成道,亦称八相示现。佛陀在过去世早已由古佛授记成佛,为了度化众生,化身示现八种相状,应时...

如何看待净土宗行人是「自了汉」

如何看待净土宗行人是「自了汉」

问:有人说我们净土宗行人是自了汉,您怎么看待? 道安法师答:有的人说我们净土宗是自了汉,自顾自,求生西方了。不对的。我经常说这个譬喻,世间上的老师,他若不认识字,能做老师吗?可以不可以?不可以。 所以...

没有受菩萨戒就不可以看《梵网经》吗

没有受菩萨戒就不可以看《梵网经》吗

问:有同修说戒律不是随便学的,犯盗法戒、犯盗法罪,没有受菩萨戒就不可以看《梵网经》,不让学是怕拿戒去挑别人的过错,所以不让随便学戒。没受菩萨戒是不能学的,那位同修说他受的是六重二十八轻的都不能全学。请...

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问:请问法师,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这个观点完全是一种妄念的产物。怎么能说吃素体力就跟不上呢?吃素是最好的营养啊,蔬菜是阳光的食物,能够使我们体力充沛啊! 有些奥运会马拉松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