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佛教里的五大菩萨精神?

仁焕法师:怎么理解佛教里的五大菩萨精神?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生命能够得到人身,归于父母的恩德;能闻到佛法,归于师长的恩德。人来到世间要懂得,生命的来踪是父母,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今生;我们能有缘分安祥快乐每一天,是师长慈悲给予我们的教育。

  闻佛法就是闻到智慧把握生命的道理;闻佛法就是闻到觉悟理解大千世界的道理。佛慈悲舍王位、舍江山,为的是更加爱江山、完美江山。佛的一举一动是在指导我们明白看破放下。大家如何理解佛教里面的五大菩萨精神?

怎么理解佛教里的五大菩萨精神?

  第一位是弥勒佛

  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的精神表达人来到世间要开口常笑,意思是我们要用乐观的精神来面对环境,用乐观的精神来面对生活,用乐观的精神来面对人我。顺来也乐,逆来也乐。

  这个世界有山有水,有平原有海洋,他的精神是教育我们用乐观的心去逢山过山,逢水过水;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只有承受,没有偿还。愿望大家用这样的精神来完善自我,用这样的精神来把握生命。

  第二位是地藏王菩萨

  人来到世间上,应该明白到一个人自然有优点和缺点。虽然父母很伟大,但是父母也有缺点和优点。地藏王菩萨的精神是教育我们要大孝。大家如何理解孝顺呢?孝是不看父母的过,顺是接受父母的教育。这表示我们应该发扬父母的优点,原谅父母的缺点。

  地藏王菩萨的精神来讲,于知恩上他知道自己生命的来踪是父母。真正要渡父母是怎么渡法呢?原谅父母的过就是把父母超渡了。大家听明白吗?所以地藏王菩萨有一句话: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因为地藏王菩萨能原谅一切,所以地藏王菩萨心中永远没有地狱。

  很多人说:既然这样,为什么地狱还有那么多的众生?那是众生自己业力的招感。地藏王菩萨永远不看在这方面,他心中永远没有地狱,所以地藏王菩萨叫做大孝的菩萨。

  第三位是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的精神是:普贤菩萨为了达到成人之道就拜师,接受老师的教育。自己谦虚做一个良好的学生,把所有的做人、成人的道理都学到位。普贤菩萨以尊师重道、奉事师长、依教奉行来圆满自己的学生阶段。

  第四位是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以老师的身份示现在世间,他把自己学到的学问通过实践,总结出经验,然后把学问一点不漏地传播给后代。所以文殊菩萨的精神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能把做人的基础用在家庭上,能做到孝顺是生命的福德;能把做人的基本道理和成人之道都学到位,这是生命的福报。人有了福德和福报,才能发挥良好的慈悲心。

  第五位是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是慈悲的菩萨,自利利他。我们学佛人都想念观世音菩萨,应该明白到从大孝心去完善自己,学好学问去发挥生命,这样就成为观世音菩萨了。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佛陀涅槃前道出惊天大秘密!

佛陀涅槃前道出惊天大秘密!

【原文】   尔时,阿泥楼豆安慰阿难,轻其愁心而语之言:咄哉!何为愁苦?如来涅槃时至,今日虽有,明旦则无。汝依我语,咨启如来如是四问:   佛涅槃后,六群比丘,行污他家,恶性车匿,云何共住,...

做了坏事的人为什么没有遭到报应?

做了坏事的人为什么没有遭到报应?

  现在很多人相信一世论,认为人死如灯灭,没有三世因果的观念。对于佛教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很多人会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觉得现实中未必如此。只是看到了一个暂时的现象,你去否定这个因果报应...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问:初学佛者看什么书?请教尊敬的法师,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请推荐几本可以吗? 宏海法师答:阿弥陀佛!初学佛者的的确确应该把基础打扎实一些,就是全面的,然后比较立体的、和以有一点点贯通能力的去...

如何解脱妄想的侵犯

如何解脱妄想的侵犯

问:为何念经时妄想会侵犯念经的意识?如何解脱妄想的侵犯? 中台禅寺答:人有许多的无明妄想,而在这些无明妄想未蠲除尽净之前,它是随时都有可能现前的。所以,诵经时只要心念不够专注,便会打妄想。妄想来袭时,...

尼泊尔蓝毗尼园旅游攻略 之 中华寺

尼泊尔蓝毗尼园旅游攻略 之 中华寺

中华寺简介  中华寺是由中国佛教协会出资修建的,并派出国内僧人驻持。寺院布局紧凑、装修简单,有很大的内院与侧殿。蓝毗尼的景区简介:  蓝毗尼(Lumbini)是释迦牟尼的诞生地,也是世界佛教四大圣地之...

造了什么业才会堕落成附体的大仙

造了什么业才会堕落成附体的大仙

问:"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这个附在人体的,《楞严经》说,天魔就是指欲界第六天魔王波旬说的,天魔,魔王、魔民、魔女,他们具有五通,我们修学佛法的人想出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