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佛教里的五大菩萨精神?

仁焕法师:怎么理解佛教里的五大菩萨精神?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生命能够得到人身,归于父母的恩德;能闻到佛法,归于师长的恩德。人来到世间要懂得,生命的来踪是父母,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今生;我们能有缘分安祥快乐每一天,是师长慈悲给予我们的教育。

  闻佛法就是闻到智慧把握生命的道理;闻佛法就是闻到觉悟理解大千世界的道理。佛慈悲舍王位、舍江山,为的是更加爱江山、完美江山。佛的一举一动是在指导我们明白看破放下。大家如何理解佛教里面的五大菩萨精神?

怎么理解佛教里的五大菩萨精神?

  第一位是弥勒佛

  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的精神表达人来到世间要开口常笑,意思是我们要用乐观的精神来面对环境,用乐观的精神来面对生活,用乐观的精神来面对人我。顺来也乐,逆来也乐。

  这个世界有山有水,有平原有海洋,他的精神是教育我们用乐观的心去逢山过山,逢水过水;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只有承受,没有偿还。愿望大家用这样的精神来完善自我,用这样的精神来把握生命。

  第二位是地藏王菩萨

  人来到世间上,应该明白到一个人自然有优点和缺点。虽然父母很伟大,但是父母也有缺点和优点。地藏王菩萨的精神是教育我们要大孝。大家如何理解孝顺呢?孝是不看父母的过,顺是接受父母的教育。这表示我们应该发扬父母的优点,原谅父母的缺点。

  地藏王菩萨的精神来讲,于知恩上他知道自己生命的来踪是父母。真正要渡父母是怎么渡法呢?原谅父母的过就是把父母超渡了。大家听明白吗?所以地藏王菩萨有一句话: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因为地藏王菩萨能原谅一切,所以地藏王菩萨心中永远没有地狱。

  很多人说:既然这样,为什么地狱还有那么多的众生?那是众生自己业力的招感。地藏王菩萨永远不看在这方面,他心中永远没有地狱,所以地藏王菩萨叫做大孝的菩萨。

  第三位是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的精神是:普贤菩萨为了达到成人之道就拜师,接受老师的教育。自己谦虚做一个良好的学生,把所有的做人、成人的道理都学到位。普贤菩萨以尊师重道、奉事师长、依教奉行来圆满自己的学生阶段。

  第四位是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以老师的身份示现在世间,他把自己学到的学问通过实践,总结出经验,然后把学问一点不漏地传播给后代。所以文殊菩萨的精神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能把做人的基础用在家庭上,能做到孝顺是生命的福德;能把做人的基本道理和成人之道都学到位,这是生命的福报。人有了福德和福报,才能发挥良好的慈悲心。

  第五位是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是慈悲的菩萨,自利利他。我们学佛人都想念观世音菩萨,应该明白到从大孝心去完善自己,学好学问去发挥生命,这样就成为观世音菩萨了。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念佛人往生净土都是一样的吗?

念佛人往生净土都是一样的吗?

善信问:   阿弥陀佛!顶礼师父!念佛人往生净土,都是一样的吗? 觉火法师答:   阿弥陀佛!身份都是一生补处位,可是念佛修持深浅不同,也就有品级差别。   其中西方极乐世界有个边地,也叫懈...

印光法师对六个诘难疑问的解答

印光法师对六个诘难疑问的解答

众生在迷,如生而盲者,迷本有家。若欲归还,须待人领,方可不致撞墙磕壁,堕坑落堑。彼得人领,当须全体依从领者所说,不得稍生违抗。彼若违抗,不但不能到家,或恐丧失身命。佛所说之净土法门,即三界内一切众生...

我祈请佛力加持,可为何总碰到不如意事

我祈请佛力加持,可为何总碰到不如意事

问:我每天都念佛回向给我妻子,祈请佛力加持工作顺利。可每次机构改革时,她总碰到不如意的事。请法师从佛法和世法的角度加以开示。 大安法师答:首先,我们要知道念佛的目的是什么。念佛是要深刻地观照到这个娑...

藏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

藏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

(2019年7月24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修订) 第一条 为了维护藏传佛教教职人员合法权益,规范藏传佛教教务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中国佛教...

震撼心灵的棒喝!人类贪图淫欲的恐怖恶果

震撼心灵的棒喝!人类贪图淫欲的恐怖恶果

【原文】   夫淫欲者,譬如盛火,烧于山泽,蔓延滋甚,所伤弥广。人坐淫欲,更相贼害,日月滋长,致堕三途,无有出期。夫乐家者,贪于合会恩爱荣乐因缘,生老病死离别县官之恼,转相哭恋,伤坏心肝,绝...

无信不深入,无戒不解脱

无信不深入,无戒不解脱

  你是否认为如果没有信心,事业就不能成功?你是否觉得学佛必须持戒?有信心是事业是否成功的必要条件,学佛亦然,没有信心无法深入,不持戒就不能解脱生死。   【原文】: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