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佛法与修学佛法,哪个更重要?

如觉法师:听闻佛法与修学佛法,哪个更重要?

  佛教信仰中,对于初入佛门的大多强调要多听闻经教义理,这本没有错,因为闻法是成就佛法智慧的重要方法。但是,又有许多人认为修行解脱道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听闻佛法的过程是帮我们了解和熟悉佛法的修学路径,思维佛法是帮我们决择法义,修学是帮我们实践与证悟佛法的解脱功德。二者具为互为依存的作用,只闻不思,则难入佛法堂奥,只修不闻,则易堕入盲修瞎炼的困境

  今天,在信息非常发达的环境下,有些人却将佛教的闻思当作世俗的阅读,经常把佛教典藉当作一部普通的作品来读,少于恭敬尊重和思维、实践。读完后最终也就只能记住一些名词,增长一些知识,时间久了就渐渐忘记了。佛教修学中除了听闻,还要思考觉察,依佛教导之法理在生活中修学实践,在闻思中增长智慧,在断除烦中获证解脱,在关爱众生中成就福报。

  因此,不能把听闻佛学知识当作学佛的全部,如果一个人只听闻而不思考与实践佛法,就如同在银行为人数钱,看似过手了很多钱,却没有一分是自己的。佛曾在《华严经》中开示:但以多闻,不能入如来法。如为人设美馔,自饿不能食;画与人药,自疾不能疾;数他宝,自无半文分;亦如生于王宫,而受冻馁;聋者奏琶乐,悦他而不自闻;盲人缋象,示他而不自见;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这里告诉我们,只闻不修,如为他人煮食,自己却饿着肚子;如画药给人治病,自无功效;又如生在王宫却享受不到王宫的待遇,而无食少衣。所以,在学佛的过程中,要经常将学习到的戒、定、慧知识用在生活实践中,正所谓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法海甘露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供佛的礼仪及禁忌

供佛的礼仪及禁忌

礼仪:  ·上香:设置佛堂后,可随各人修持作早晚课诵,或早晚上香(早上可上供水),日日不辍,持之以恒。供花供果不一定要天天更换,凡遇到佛菩萨的纪念日或逢初一、十五...

家属能为亡者助念,是否对临终者更有利

家属能为亡者助念,是否对临终者更有利

问:很多家属请助念团去助念,多数情况是自己不念,忙里忙外张罗着处理后事,最多偶尔念一会儿,这样是否有点颠倒了?如果家属能至诚恳切地为亲人助念,是否对临终者更为有利? 大安法师答:确实,家属应该是跟着念...

从禅、净兴衰思考中国佛教之未来

从禅、净兴衰思考中国佛教之未来

一、禅宗与净土宗之起蔽禅宗与净土宗是中国佛教分别从“禅”和“念佛”两个思想所开展出的独特修行法门。在《阿念经》中,“禅”,是指四禅八定,称为静虑;静虑在修行解脱上,是智慧的基础,指藉由禅定而开发智慧。...

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

佛法传入中国,有明确史料记载(如《后汉书·西域.天竺国传》)的是汉明帝时期(他的父亲更有名,是刘秀)。公元64年,汉明帝“汉明感梦,初传其道”。遂派使者前往西域访求佛法。公元67年,会同两位印度高僧迦...

佛说无量寿经译文

佛说无量寿经译文

佛说无量寿经译文 原文:佛说无量寿经原文  (一)法会圣众  我亲自听见佛是这样说的。  那时候,释迦牟尼佛住在的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与他住在一起的有...

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

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

(2019年7月24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修订) 第一条 为了规范汉传佛教教务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的相关要求和《中国佛教协会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