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是怎么修的?有神通的人是不是佛法修得很好?

常暘法师:神通是怎么修的?有神通的人是不是佛法修得很好?

有神通了是不是佛法就修得很好?

  神通有很多种,在佛法修持上可以因禅定而产生神通,可以因悲心而产生神通,可以因信心而生出神通,也可以因专修而得到某些神通。然而,神通并不限于佛法修持者才会拥有,所以并不一定代表修持的境界。

  在六道众生中有一些就拥有大神通力,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有任何的修持。在饿鬼道中,其中一些能忆知自己的过去生;某些畜生道的众生,有身形变化的能力;生于天界的众生比起生于人间的我们也具有很大的力量,但这些众生却未必有任何的修持,而且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是困于六道中的凡夫。

  生于人间的众生,有些天生就具有旁生没有的能力,也有人靠修持外道的咒术、禅定或邪术而得到某些力量。在东南亚各文化的外道中有很多方法可以令人修出一些小神通,但这些根本并不能算是真正的修持,更不是佛法上的法门。另外,一个普通人在死亡后的中阴阶段,也自然会拥有某种程度的神通,例如可以忆念过去生,及穿墙过壁等等。

  由此可见的神通并非修行人的专利,即使普通的众生,包括某些畜生道的众生,一样可以有某种程度的神通。通过外道的法门,任何人也一样可以得到某些小神通。然而,在佛法上来说,这些神通并没有任何真正的意义。神通的作用是很有限的,顶多只能为今生带来一些利益,但对未来生及成就佛道来说,是没有什么实际帮助的。

  在现今末法年代,有很多人标榜神通,又把神通硬与佛法扯上关系。其实他们所教的却并非真正的佛法,所以大家必须谨慎地去辨别与抉择。对正信佛弟子来讲,有没有神通是不重要的,没有任何非凡的外在能力,不代表自己的修持就不好;拥有这些能力的人也不一定就有修持的境界。

  佛法称为内道,作为修持正法的人,修持的成功与否,是取决于出离心、悲心、善心及菩提心的生起与否,与是否拥有神通并无直接的关系。如果修行的目标是追求神通,基本上就是与某一些外道思想无异,故此就不能说是在修持佛法。

  对正信的佛弟子来讲,了脱生死,超越六道轮回才是正产品,其实神通只是副产品,有也可以,没有也无所谓。

  往往很多有神通的人反而嗔恨心很重,主宰欲也很强,其实这都是与修行解脱道背道而驰的。因为贪、嗔、痴、慢、疑、邪见越重,那这个众生是越迷惑。有些有小神通的人,他就有慢心,有主宰欲,那是非常坚固的,他要修解脱,就比一般人不知道难多少倍,甚至他就很容易进入到外道的种性,以后要修行就很难。所以,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步错路。

  正信的佛弟子不要去追求神通,你要问自己有没有出离心?烦恼是不是越来越少?对名利是不是越来越淡薄?菩提心有发起否?与周边的众生是不是越来越和谐?对外在的事物是不是越来越能接纳?越来越能理解?这些都是正产品的标志。唯有你的心胸越来越宽广,你的修行越来越高,烦恼越来越少,利他的心越来越重,这些是真正正产品的标记。

  修行路上可能会出现神通的风景,但千万不要停留在这个风景,因为前面会更美。我们不要因为路途的风景,而忘了我们的目的地。我们求解脱,了脱生死是我们第一个目标,究竟成佛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这是我们内心一条很明确的路线。首先,修解脱道;第二步,修菩提道;最后,圆满成佛!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是我闻报德寺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来自灵魂最深处的忏悔

来自灵魂最深处的忏悔

我在江南长大,从小受艺术的熏陶,模样也水灵,很讨人喜欢,爸爸的朋友在我年纪尚小的时候说:“这丫头长大后准是个美人!”可是,我后来的人生却并不顺利,诸多坎坷。这一切...

拘尸那迦(Kushinagara),佛陀入灭的地方

传说佛陀离开吠舍离,一路北行,来到波婆城(Pava),这里有一位铁匠要供养佛陀。虔诚的铁匠特意准备了一份采自檀香树上的蘑菇做的佳肴,但世尊吃了以后感到不适,浑身疼痛。但佛陀并没有怪罪他,反而向感谢曾经...

皈依后还能喝酒吃肉吗

皈依后还能喝酒吃肉吗

问:皈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皈依了以后,还能不能够喝酒、吃肉?因为这个原因,不敢皈依了。 开愿法师答:这也是初学者,或者是刚刚接触佛法,还没有想学的人的一个很大的顾虑。因为他不明了,尤其现在的知识分子,...

每天会看到电视能否受八关斋戒

每天会看到电视能否受八关斋戒

问:想在家持八关斋戒,但因小孩子每天都要看电视听歌,我自己不看,可耳朵难免听得到,这是否犯不观看歌舞伎乐这条戒?另外床是双人床,但较矮,是否又不合不坐卧高广大床这一戒?因这个担忧,我一直不敢在家自授八...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问:请开示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大安法师答:这是天衣义怀禅师所说。义怀禅师于宗门开悟后,常修净土,并以念佛法门劝人修持。一日,问诸学人:若言舍秽土取净土,厌此土欣彼土,则是取舍之情,众生妄想...

中国佛教的三大优良传统

中国佛教的三大优良传统

佛教在中国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三大优良传统,这就是农禅并重,注重学术研究的传统,国际友好交流的传统。继承和发扬这三大优良传统,是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方面。“农禅并重”,指的是佛教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