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吗?

常暘法师:人真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吗?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江山是外在的相,本性是我们内在的性。我们要知道这种习性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是我们的正报,但是外在的环境,你拥有的事业家庭等等,它是依报,依报是随着正报转。其实外在变化无常,但是内在的心性就像水流一样的,它是有相互作用,有一种惯性的力量,恒常相续。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但不是简简单单可以做到的。能不能转变业力跟命运,要看自己的决心、信心,还有行动力,更需要长时间不懈的坚持,这就是定力。

  对于命运这个话题,有人全然不信,认为人生是由偶然组成的;有一种人,陷入那种宿命论,认为命运是已经注定的,那就无法改变。这两种思想都是错解。甚至有不少修行的人也容易进入到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念几部经,念一点佛号或者打打坐,命运就能轻易的改变。其实这种修行人也落入了慢心与迷信的陷阱。

  真正的改命是要切切实实在自己的心、念头上下功夫,改过、断恶、修善,还有破迷、开悟。因为这种业果的力量真实不虚,不是凭想象、感觉或者是一些表面的形式能去改变的。我们最深层的叫知见。

  知见会决定我们的念头,念头就会决定我们行为的造作,你的造作就会决定你的业力,存入你的阿赖耶识里面。业力推动着我们的命运。我们的生命密码就是在第八识的阿赖耶识当中。它存储了我们过去的种子,包括现在的造作,甚至你未来即将要做的一些想法,它都含藏在里面。

  所以我们今生感召生活的艰辛,它不是一朝一夕或者立竿见影就可以改变的。思想可以顿悟,刹那间可以翻转,但是事相要渐修。就像一个人不好的习气,他喜欢抽烟,也是一天一天给它加持上去的,但是要把它改掉,那就看你的心力。有些人心力很强,他一念之间就可以改掉,但是有些人可能三番五次还是做不到。那你看上去这个区别在哪呢?其实就是他内在的功德力。

  在心性当中它是含藏有数据的,你有功德,就是一念之间,但有些人业障比较重,功德力缺乏,他就是想改都特别难。所以站在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经常要帮助他人,布施、供养,要多去做一些利益社会,利益他人的事情,去积功累德,借助于外在这个行为来修自己的功德。

  我们要怀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去生活,对因果业力要深信不疑。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要害怕,不要绝望,因为吃了苦就可以了苦,行善一定可以积福。先从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上做起,你的命运就可以改变。

  就像我们闻到佛法,以佛陀为我们的终极目标。从当下皈依三宝开始,第一步断恶修善,慢慢地破迷开悟,最后转凡成圣。

  不管多大年纪,从现在开始明白,从当下开始就不迟。你的生命只要找到了走向升华的方向,你就可喜可贺,也就大吉大利。但是你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你努力也是白费的。所以找到了方向,你就越走越光明,这对生命就很吉祥啊!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是我闻报德寺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到初禅这种境界时会没有脉搏 这是真的吗?

到初禅这种境界时会没有脉搏 这是真的吗?

【原文】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楞严经》   【注释】   这三胜流是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就是初胜的一种位子。一切苦...

净土宗的来源与影响

净土宗的来源与影响

在净土宗十三位祖师中,初祖东晋慧远(334-416)依据的是《般舟三昧经》,侧重于禅观念佛,无论是依据的经典还是念佛的方式,实际上都与后世的净土宗不同;从北魏昙鸾(476-542)开始提倡口称念佛,经...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问:为什么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大安法师答:其实不是这么回事,你不念佛照样有妄念。你通过念佛,还知道自己有妄念,这是一个进步。那有人不理解,他以为我不念佛还很清净,一念佛就这么多妄念,我就不念佛了。那你...

在家居士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道路?

在家居士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道路?

  对于一位在家居士来说,家庭、公司和社会都是最好的实修对境。我们首先要闻思佛法,把殊胜的教言铭刻于心,同时还要在生活中实修实用,让这些教言深入骨髓,成为习惯,最终变成自己的天性。如果不实修...

经常面对灾难事件而又没办法帮助他们,该怎么办

经常面对灾难事件而又没办法帮助他们,该怎么办

问:我是一名120的护士,经常面对各种突发灾难事件而死亡的人,感觉自己太弱小,因职业关系,大部分时候没有对亡人念佛或往生咒,每次自己心里很难受,总有想出家的念头,离开这种工作环境,我该怎么办? 大安法...

因果不虚!不喜男女事且极少行欲者死后将生此处

因果不虚!不喜男女事且极少行欲者死后将生此处

【原文】   一切时静,有应触来,未能违戾。命终之后,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三灾不及。如是一类,名兜率天。   《楞严经》   【注释】   这个率字,一般人读帅,应该读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