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大慈悲为救野鸡不惜割舍自己耳朵

  编者按:智舜禅师为了救一只野鸡,甘愿舍弃自己的双耳,这是何等的慈悲。星云大师用这个小故事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孟子说:“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智舜禅师的德行,证实了这句话。这也是禅师视四大假合的色身如同臭皮囊一样,故此能够无有痛苦、身心自在。

  扬善止恶,慈悲救度。(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智舜禅师,唐代人,一向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在山上林下打坐,忽见一个猎人,打中一只野鸡,野鸡受伤逃到禅师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只虎口逃生的小生命。不一会儿,猎人跑来向禅师索讨野鸡:“请将我射中的野鸡还给我!”

  禅师带着耐性,无限慈悲地开导着猎人:“它也是一条生命,放过它吧!”

  “你要知道,那只野鸡可以当我的一盘菜哩!”

  猎人一直和禅师纠缠,禅师无法,立刻拿起戒刀,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贪婪的猎人,并且说道:“这两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鸡,你可以拿去做一盘菜了。”

  猎人大惊,终于觉悟到打猎杀生乃最残忍之事。

  为了救护生灵,不惜割舍自己的身体,这种“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德性,正是禅师慈悲的具体表现。禅者,不是逃避社会,远离人群,禅者积极舍己救人的力行,从智舜禅师的割耳救雉,可见一斑矣。

  【原文】《缁门崇行录》割耳救雉

  隋智舜,赵州人,北游亭山,庵其中。有猎者逐雉,雉入舜房,舜苦劝勉,不听,因割耳与之,猎人惊悟,投弓放鹰,数村舍其猎业。每见贫馁,流泪盈面,解衣减食,无所不至。

  赞曰:轲氏云:“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于舜老验之。

  责任编辑:林恩

 

点我:

相关文章

菩萨璎珞本业经--竺佛念

菩萨璎珞本业经--竺佛念

菩萨璎珞本业经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 集众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重游于洴沙王国道场树下成正觉处。复坐如故。昔始得佛光影甚明。今复放四十二光。光光皆有百万阿僧祇功德光为璎珞。严...

佛教故事:舍利弗曾为蛇身

佛教故事:舍利弗曾为蛇身

  有一次,某位施主送了一些很好的食物到僧团,那时有些年轻的比丘出门托钵去了,而几位长老比丘已托钵回来。施主就把食物平分供养僧众,长老尊者当然都有一份,不在精舍的年轻比丘也各留一份。但是,佛陀有规...

华严金师子章--未知

华严金师子章--未知

华严金师子章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金师子章云间类解   法非喻不显。喻非法不生。是故至人。见一真之性匪殊也。故用金师子以况之。见群生之器匪齐也。故用诸法章以导之。富哉。非吾祖贤首垂一乘之文。廓十方之奥...

《百业经》:(10)豆蔻花──以花供塔生降花雨

《百业经》:(10)豆蔻花──以花供塔生降花雨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巨富施主,娶妻后过着幸福的生活,但美中不足的是一直膝下无子。他们祈祷诸天,后来众缘会合,一位最后有者入了施主妻子的胎中,妻子...

民间流传的一则三世因果的故事

民间流传的一则三世因果的故事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家《三世因果经》因果经前面的四句话,就是因果循环报应的总纲。既指出了人的命运是自己造就的,又指出了怎样做一个有益於社会的人,既指出了因...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二回拜瞿婆女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二回拜瞿婆女

  于迦比罗城法界讲堂  参瞿波女现一万宫神  乃过去香牙园佛种智  得三味海门证法云地  善财前往迦毗罗城,路过“普现法界光明讲堂”,里面涌出一群手执各种器杖的怪神,顶盔贯甲,掉眉楞眼,凶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