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属于绮语吗?如何避免“吃瓜”造业?

“吃瓜”属于绮语吗?如何避免“吃瓜”造业?

  你懂得莫造口业,广积口德这个道理吗?对于此问题,想必大部分佛弟子都会给出肯定的回答:谩骂、侮辱他人?说大话、吹牛皮?满嘴谎言毫不心虚?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前面这些很很明显的不良言语举止,我们都深知不可为之。

吃瓜属于绮语吗?

  如果说到吃瓜易造业,也许有人会像上述漫画中的主人公一样不以为然,甚至产生疑惑:我对于八卦事件的主角并没有进行言语攻击和恶评,只是跟人议论一下闲聊几句,这样也会造业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佛教十恶业之一:绮语。

  佛教将众生身、口、意所做的十种恶行称作十恶业,分别为:属于身业的杀生、偷盗、邪淫,属于口业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以及属于意业的贪欲、嗔恚、愚痴。而与别的口业相比,绮语所包含的范围是较为广泛的。

  正如《中阿含经》有云:绮语,彼非时说,不真实说,无义说,非法说,不止息说;又复称叹不止息事,违背于时而不善教,亦不善诃。其中无义说即为说无意义的话,那么显而易见,所谓吃瓜,正是属于绮语的一种。

  再者,仅从吃瓜这一行为本身来看,几个人聚在一起闲聊八卦、谈论着他人的是非过恶,除了浪费时间,本质上毫无意义可言。

  今天吃瓜这个明星离婚了,明天吃瓜那个名人闹出丑闻了,后天吃瓜某位久未谋面的老同学貌似出轨了宝贵时光流逝在这些琐碎的世俗八卦里,瓜吃完之后剩下的,便只有纷杂的思绪与不再清净的心。

如何避免吃瓜造业?

  既然知道了八卦吃瓜行为绝非普通的聊天,而是造下了绮语等业,那么身为佛弟子的我们就要在生活中多多留心、自我提醒,以避免自己一不小心就默默中了招。以下是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目净

  打开手机、电脑时提醒自己尽量少看娱乐八卦资讯,双眼自动跳过无聊没营养的讯息,让眼睛清净。

  耳净

  在别人讨论娱乐八卦时不听不围观,对于一些莫须有的传闻,要学着过滤掉,让耳根清净。

  行净

  在生活中做一个正直有节操、情趣高雅的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摆脱来自外界的不良诱导,让行为举止清净。

  心净

  对治不良习气的第一步是觉察,避免吃瓜造业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在自己对娱乐新闻吃瓜八卦之心蠢蠢欲动之时及时捕捉到这个念头,觉察它关照它,并以正知正念来指导自己的心,慢慢转变这个不好的想法,让心念清净。

  吃瓜本身毫无正向意义,还易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就造了业。因此愿各位佛门善信都能够心怀正念、体行正道,勿要再贪恋娱乐八卦,这颗味道并不美味的瓜。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寻找调心之道

寻找调心之道

寻找调心之道 原因不是其他,正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无明,以及由此带来的烦恼和痛苦。 所谓无明,就是看不清自己的内心,看不清生命的真相,看不清那些此起彼伏的念头是什么时候...

下劣凡夫罪业深重,如何容易得生安养

下劣凡夫罪业深重,如何容易得生安养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容易得生安养? 答:余门学道,须赖行人自力。念佛往生,全赖弥陀愿力。自力难,故累劫未成。他力易,故一生可致。是以一日七日,便得往生。十念一...

拘尸那迦(Kushinagara),佛陀入灭的地方

传说佛陀离开吠舍离,一路北行,来到波婆城(Pava),这里有一位铁匠要供养佛陀。虔诚的铁匠特意准备了一份采自檀香树上的蘑菇做的佳肴,但世尊吃了以后感到不适,浑身疼痛。但佛陀并没有怪罪他,反而向感谢曾经...

佛教三宝有哪几种?三宝的分类

佛教三宝有哪几种?三宝的分类

  依于经论所说,三宝通常分为理体三宝、一体三宝、化相三宝和住持三宝。 什么是理体三宝?   理体三宝是从理上来说的,其中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是佛宝,灭谛无为是法宝,声闻学...

佛教传入中国,什么时候进入鼎盛时期?

佛教传入中国,什么时候进入鼎盛时期?

唐代进入鼎盛时期可以从佛教经典的翻译角度来诠释佛教经典的汉译,历时悠久,卷帙繁复,事业庞大,是我国翻译史上最灿烂光辉的一页。从翻译年代之久远和翻译作品之庞大来说,可以说是世界文化史首屈一指的大业。《四...

一句弥陀就能成佛,为何还要讲法四十九年

一句弥陀就能成佛,为何还要讲法四十九年

问:法师,既然一句阿弥陀佛能往生成佛,世尊为何讲法四十九年? 宏海法师答:大家要知道,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四十九年,他要千机并育。他讲法的任务要顾全大局,顾全大局是什么呢?就是说有些众生,这辈子要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