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意别人的评价而影响情绪,该怎么办?

常暘法师:因在意别人的评价而影响情绪,该怎么办

问题:

  我很在意别人的评论,弄得情绪波动很大,怎么改变?

常暘法师:

  你这个问题是典型的不知道什么是对是错?也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去哪里?完全活在自我的一个世界。也就是一个糊涂人,自然各种烦恼就很多。

  佛法教导我们要用智慧和慈悲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改变我们负面的思维模式,放下我执,扩大心胸。只有如此才能令我们的心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光明。你太关注别人的看法,都是活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的舞台中,捕风捉影,猜测妄想。给自己创造了一个他人的眼光支撑的牢笼,其实这种烦恼都是自找的。因为你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点,你在他心中的感受包括定位都是不一样的。

  你要知道每个人都是别人生命的过客,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主人。不管他人怎么看,自己都应该好好的向前走。如果别人提出来的声音,你首先反观一下自己,有没有他所讲的这些问题,如果有就改进。

  我们要感恩对方提出你的问题,让你不断地完善,你的生命才能越走越好,你活着才有价值。不能过一天算一天,又发现不了自己问题,或者发现了问题也不愿意去改进自己,那这样的生命有什么意义呢?糊里糊涂的浑浑噩噩地过着一天,整天吃喝玩乐,造作了那么多恶业,到头来还得自己受苦。

  你这个心这么敏感,很在意或者会注意一些细节,甚至别人是正面的,你也可能转化成负面的信息来解读,长此以往,心事重重,觉得身边都充满了恶意和隔阂,其实真相不一定是如此的。有些人是恶意的,有些人是善意的,你连善恶都分不清楚,难道不糊涂吗?

  既然自己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就要去改变,要有这样的毅力,要坚持去革除我们不好的东西。而且在每一件事情发生中,我们都要学习去看到光明的一面,对每一个人去看他们的优点,这就是纠正思维习惯的一个过程。换句话说,重建好的习惯的一个过程。你解读任何事情都是正面的了,慢慢地会越来越增长自信。

  其实凡夫的评论没有太大的价值,我们要相信比我们功能高的人的话。他们的评论却是一字值千金。我们听信谁的话真的非常重要,你听信了一些没有觉悟的人的话,你就会越来越糊涂,但是如果你相信了有智慧的人的话,那你就越活越清醒。

  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很多信息,大多数信息是没有价值的,但有一些信息是对我们有价值的。当今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数都被人骗过,所以一味地拒绝,把自己的心门关闭,不愿意去接受一些信息的到来,这样只会让自己的能量越来越负面。

  其实不管这个时代怎么样,我们相信总比不相信多一个机会。很多事情来临没有关系,我们带着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当我们接收到这个信息以后,回到家里如理思维,如理抉择。在每件事情当中,你只要让自己的身口意如理如法。我们经过不断地这样训练,就会让我们越来越有判断力。

  这个判断力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判断错误你所做出去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如果你判断正确,你才可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去让这些人事朝着更好地方向去发展。我们凡夫都是活在一个假相当中,根本没有认识真相的能力,这是最可悲的!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是我闻报德寺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还寿生、打吉祥还债等是否如法

还寿生、打吉祥还债等是否如法

问:寺庙里面所做的佛事,如超度、还寿生、打吉祥还债等是否如法?我们是否可以做? 大安法师答:什么叫佛事?佛事是能够让众生来觉悟圆成我们自性本具的佛性、就路还家、了生脱死的事。这才是做佛事的本质内涵。...

放生是否属于著相

放生是否属于著相

问:放生是否著相? 大安法师答:持戒,戒律的开遮持犯的建立是从事相上建立,所以尤其是大乘佛法,要以慈悲心为主。慈悲心直接表达,就是要对众生的生命要保护,这就引申到放生问题了。 一切众生都贪生怕死,看...

如何理解地藏王菩萨的「碎地狱」

如何理解地藏王菩萨的「碎地狱」

问:《地藏经》云: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升天。受胜妙乐。请问师父,是菩萨以神通力打碎地...

佛教的合掌可以在什么场合使用?

佛教的合掌可以在什么场合使用?

  合十,也称为合掌,是佛门中最常用的礼节之一,不仅是威仪、礼仪的体现,又是调心、修行的方法。   动作看似简单,但却可令身心快速恢复平和与安定,有统一圆满、全心全意的内涵,给人一种谦和的印...

大慈大悲聚大爱——全国佛教界持续助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大慈大悲聚大爱——全国佛教界持续助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诸佛之心念,为众生拔苦与乐乃是佛教义不容辞的使命。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之际,全国佛教界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重要指...

「自净其意」是什么含义

「自净其意」是什么含义

问:能否开示自净其意的意义。 中台禅寺答:自净其意出自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过去七佛对佛弟子的共通教诫,也可以说是佛法修行的总纲,意思是说:透过持守戒律,广修善法,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