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

国家宗教事务局令

第3号


《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已于2006年12月25日经国家宗教事务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局长  叶小文      
二OO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

第一条  为了保障宗教教职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及备案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宗教教职人员,是指宗教团体按照本宗教的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认定的从事宗教教务活动的人员。
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由全国性宗教团体结合本宗教的实际分别制定,并报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是宗教教职人员的备案部门。
第四条  宗教团体应当将其认定的宗教教职人员自认定之日起20日内,报相应的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全国性宗教团体认定的宗教教职人员报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宗教团体认定的宗教教职人员报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设区的市(地、州、盟)宗教团体认定的宗教教职人员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县(市、区、旗)宗教团体认定的宗教教职人员报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五条  履行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应当填写《宗教教职人员备案表》,同时提交该宗教教职人员的户籍证明复印件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第六条  备案部门自收到宗教团体提交的材料之日起30日内,作出书面答复,逾期未答复的,视为已完成备案程序。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备案:
(一)未按照本宗教的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认定的;
(二)提供的备案材料不属实的。
第八条  宗教团体在宗教教职人员备案程序完成后,向该宗教教职人员颁发宗教教职人员证书。未取得宗教教职人员证书的,不得以宗教教职人员身份从事宗教教务活动。
第九条  宗教团体依照本宗教的有关规定解除宗教教职人员身份,应当到备案部门办理注销备案手续。
第十条  宗教教职人员在宗教教务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情节严重的,除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外,按照《宗教事务条例》第四十五条的规定,由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建议原认定该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团体取消其宗教教职人员身份,并办理注销备案手续。
第十一条  宗教教职人员放弃或者因其他原因丧失宗教教职人员身份的,原认定其宗教教职人员身份的宗教团体应当到备案部门办理注销备案手续。
第十二条  宗教教职人员出现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丧失宗教教职人员身份的,宗教团体应当在办理注销备案手续后收回其宗教教职人员证书,并以适当方式公告。
第十三条  宗教团体未按照本办法办理宗教教职人员备案手续,或者备案时弄虚作假的,由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按照《宗教事务条例》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第十四条  藏传佛教活佛传承继位的审批、天主教主教的备案,按照《宗教事务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及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在每年的3月31日前将上一年度的宗教教职人员备案情况报国家宗教事务局。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

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

问:弟子是学前班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而且让不信佛的家长不误解为对其孩子进行宗教意识灌输? 大安法师答:作为学前班的老师,出于慈悲,应对班上的孩子先进行道德人格教育,洒扫应对,孝悌仁慈,顺应孩...

明一法师:如何忏悔业障? 八 功德及回向

明一法师:如何忏悔业障? 八 功德及回向

八.功德及回向 经中云:“然诸福中,忏悔为最,除大障故,生大善故”。忏悔业障能使我们顺利完成修行的事业,减少修行路上的坎坷,最终成佛做祖。忏悔业障有这么多的好...

无信不深入,无戒不解脱

无信不深入,无戒不解脱

  你是否认为如果没有信心,事业就不能成功?你是否觉得学佛必须持戒?有信心是事业是否成功的必要条件,学佛亦然,没有信心无法深入,不持戒就不能解脱生死。   【原文】: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渡生...

梵行和梵音的意思是什么?

梵行和梵音的意思是什么?

梵行和梵音是什么意思?   梵字指的是梵天。梵天里的众生心思清净,没有情欲的念头,所以把身口意三种业都很清净的修行就叫做梵行。   本师释迦牟尼佛说的各种修行方法,都是教导众生去除所有的烦恼...

如何让自己福德绵长、健康长寿

如何让自己福德绵长、健康长寿

问: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福德绵长、健康长寿,如何才能得到? 索达吉堪布答:人一生的福报是有限的,它就像银行里的存款,如果不珍惜而肆意浪费,一旦福报享尽了,就要遭受莫大的痛苦,甚至命不久矣。俗话说:禄尽人亡...

学佛人千万不要迷信

学佛人千万不要迷信

真正的修学佛法,是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的,因为在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穿衣吃饭当中包含着佛法的内涵,所以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可知修行是不离世间觉的,是要对世间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