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实践者

果证法师:“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实践者

  佛陀教导弟子们,要以慈悲平等的心对待一切众生。如果用世间人的心态来看罗睺罗与提婆达多,一个是佛陀至亲的儿子,一个是佛陀最大的怨敌。但是佛陀做到对他俩无有分别,真正做到了冤亲平等。

  当修行者,放下自我时,就能完全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大乘的佛法,就是要以关心一切众生的生死荣辱、忧悲苦恼、生死轮回为悲愿,这就是大乘菩提心的体现。

  所以,我们在践行菩萨道时,不单对自己的亲人、朋友、恩人或者有价值的人要慈爱关心。就是对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怨敌都要以同样平等的心态去关心爱护他们。

  当然,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在物质上平等关心到世界上每一个人。因为,再富有的人也无法拥有用不完的财富去布施。但是平等心、广大的悲心是一种修行的状态,在日常的生活中待人处事中是完全可以得到体现的。

  因此,平等心和广大的悲心要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要不分对象,不分他的身份、地位、国界和种族。这才是慈悲平等、令人崇敬的心,也是学佛必修的心,成佛应有的心。如果人人都能发这样的心,就是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实践者。那么我们的现实世界,就会变成清净庄严的乐土!

选自上果下证法师开示 2019年1月22日

原标题:​果证法师|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践行者

转自微信公众号:唐山药王寺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中国三论宗祖师记——第四代罗睺罗多菩萨

中国三论宗祖师记——第四代罗睺罗多菩萨

第四代、罗睺罗多尊者罗睺罗多,迦毗罗国人,为提婆上首弟子,《付法传》中亦说继提婆十五代后,为十六祖,作有《中论释》;真谛曾翻译,早已佚失不传。《中论疏》云:“罗睺罗法师,是龙树同时人,释八不乃作常乐我...

五台山的千古未解之谜!能看懂的人极少!

五台山的千古未解之谜!能看懂的人极少!

五台山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也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数千年来,高僧大德、善男信女、 王者将相,无不对五台圣地仰慕之至。 今天,五台山也依然是很多人心中向往的圣地,然而我们生逢末...

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平时念佛就不是很精进

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平时念佛就不是很精进

问:弟子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只要具足信愿就可以,所以平时念佛就不是很精进。请问怎样对待这种心态? 大安法师答:往生很容易,但是往生也很难,看从哪个角度来说。具足信愿就可以往生。但问题是,你是不是真的具...

把净业三福作为日常行为的指导

把净业三福作为日常行为的指导

问:法师开示的净业三福很好,但是做起来就好难,对现今佛教形势,如能人人修净业三福,佛教就兴盛了,请法师开示,如何用净业三福的道理团结大众居士同生净土? 大安法师答:首先我们要尊重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净...

「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

「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

问:请问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或者两者本质相同而只是名词上的不同? 中台禅寺答:初心是初发心,初初发菩提心,开始修行学佛就称为初心,又称为发心菩提,好像初一的新月,黑暗的部分多于光亮,此时因刚开始发...

三论宗由来

三论宗由来

在唐宋之际的中国佛教文献,在讨论佛教宗派时,并没有提及三论宗;“三论宗”一词主要是用来说明学习三论之学的旨趣,学习三论的僧侣,通常也会兼习其他书籍,如《续高僧传》说吉藏大师曾“讲三论一百余遍,法华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