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是死了的意思吗?往生和死亡的区别

常暘法师:往生是死了的意思吗?往生和死亡的区别

往生和死去有什么区别,往生不就是死吗?

  往生跟死去两个名词,是站在不同的人生观来讲这个话。我们站在断灭见的角度来讲,认为人死了就没有了,死去了就等于是没有了;站在佛教的人生观来讲,生命是无始无终的。所以,往生它是一个中性的词,就是你往哪里生,死了以后你必须往一个地方去。也就是说我们对来世是可以做选择的。

  以佛法来讲,来世可以去天道,去人间、去地狱、饿鬼、畜生。当然也可以进入到二乘法界,就是寂静涅盘,也可以像菩萨一样发菩提心乘愿再来,也可以成佛。这就是佛法当中讲到的十法界的生命。它的心性不同,然后带着外表也千差万别。所以思想上有境界的高低,在色身上有美丑高矮胖瘦。不同的形体,有畜生的形体,有恶鬼的形体,有地狱的形体,有天人的形体等等。我们经过亲近佛法,明白了生命的真相是无始无终,特别是对轮回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佛法把虚空当中的生命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情生命,一种就是无情生命。有情生命它要生老病死,无情生命要成住坏空。其实经过这个规律,我们就掌握到了它生生不息,只是在转换形态,转换能量。用另外一个名词就是讲到辗转相续。辗转就是外表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相续你必须面对下一刻。

  比如说:一棵树的种子,种下去以后,发芽、开花、结果,最后这个树老了死去,变成了地水火风,然后它又回来滋养种子。如此的往复,就叫成住坏空。世间所有的生命都离不开这个规律。有情生命像人也好、畜生也好,它都有生老病死。死了以后,它的神识又去投胎,因为它神识当中的数据不同,执着不同,它未来去向的生命体就有差异,然后往复地生老病死。

  这就是佛教讲到的轮回。世间万物的真相,都离不开这样的规律,我们要用慧眼去观察。如果你观察到一样东西是违背成住坏空的规律,那你就可以否定轮回的存在。如果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缘灭的话,那你再有什么理由去否定轮回呢?

  轮回就是世间万物的真相,我们必须去面对它。当我们去面对它的时候,就会打开你生命的长度。生命的长度一打开,你就充满了无限的希望,无限的可能。

  人只是我们无尽的生命当中的一小段,但是人很可贵,因为这个物种的配比非常的微妙。有眼耳鼻身意,包括末那识、阿赖耶识,由八识具足形成一个人。人最可贵的就是第六意识,它有了境分别的功能。它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它可以选择生命的升华,可以选择生命的堕落。

  所以佛陀观察到人这个生命体,他是充满无限希望的。你来世要升天或者超凡入圣,你修行也可以得到,你也可以选择堕三恶道。所以人是有情生命当中很特殊的一个物种,他一生的造作,当他死了以后,他要不断地去轮回,让业报受完以后,才有机会再得到人身。在得到人身以后,才能听经闻法,才能皈依三宝,才能持戒修行,才可能超凡入圣。

  除了人,其他的物种很渺茫。天人,他对于超凡入圣来讲,也没有人间这么殊胜。三恶道的话,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得到这个人身一定要善用,不要一天一天过去,其实死亡就在呼吸之间。不要认为自己生命还有很久,那是一种错觉。特别是我们活到五六十岁的人,回头想一想,一生刹那间,五六十年就过去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每一个当下,亲近三宝,持戒修行,最后可以把我们生生世世的这个大事业经营好,那真的是一劳永逸。这个大事业经营好了,哪怕你没有名,没有利,没有任何的财富,其实都是无所谓的。但反过来讲,你拥有了功成名就,但是你不知道激活你的法身慧命,你到死亡的时候也是空空如也,那你有什么呢?除了修行的资粮,其他的在死亡面前都是用不上。那我我们一生为了这个用不上的东西去操劳,没有意义。

  我们修行的当下就可以得到快乐,所以修行是为了离苦得乐,为了让我们过得幸福。世间人其实他原本也追求幸福,但是因为他在追求名利的过程当中迷失了自己。拿到了一个副产品,丢失了正产品,真的是很可惜!

  修行的人,你所得到的解脱就在当下,不需要到来世。你当下都不能解脱,来世何来解脱?所以要注重当下,你当下过得不好,总把你的希望寄托在未来,那是不可能的。你今生都过不好,你想让你来生更好那也是不可能的。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是我闻报德寺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开光”与“加持”是一个意思吗?

“开光”与“加持”是一个意思吗?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有人说:某某物品是开过光的,已经得到了无量加持。那么在佛教中到底何为开光?其与加持是一个意思吗?   开光是佛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核心内涵为迎请安住,即将法界智慧圣...

怎样度过身心的剧烈痛苦

怎样度过身心的剧烈痛苦

问:怎样度过身心的剧烈痛苦? 索达吉堪布答:在痛苦时,不要说好痛苦,好难受之类自我暗示、自我折磨的话语,好好地忍下来,安静一会儿,然后开始细细地观察自心。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用上,看看痛苦到底有什么成...

念经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

念经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

问:念经是快点好,还是慢一点好啊? 惟贤老和尚答:念经要不快不慢,要合适。念快了来不及喘气,念慢了速度又不够,同修行一样,跑快了易摔倒,走慢了又没有进展。不要在表面上求快,最重要就是心诚,心要诚恳,要...

失去自我立场与观点这样可取吗

失去自我立场与观点这样可取吗

问:我是一位忠实的佛教信仰者,自认为能想开、放下。看看:上敬下和,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但有时为和谐,往往失去自我立场与观点,请问这种行为可取吗? 大安法师答:为了和谐,常常失去自我失...

尼泊尔蓝毗尼园旅游攻略

尼泊尔蓝毗尼园旅游攻略

蓝毗尼园入口介绍:蓝毗尼园入口是典型的尼泊尔风格,标志性的尼泊尔眼,欢迎四面八方佛教徒。景区简介:  蓝毗尼(Lumbini)是释迦牟尼的诞生地,也是世界佛教四大圣地之一,被称为“佛祖的故乡”,位于尼...

佛经经典名句356句

佛经经典名句356句

佛经经典名句356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