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环境?内心改变了一切也随之改变

如何改变环境?内心改变了一切也随之改变

  由于众生业力不同的缘故,因此同样一个对境,在六道不同的众生面前则会呈现不同的形象。例如同样观待眼前的一个杯子,可能我觉得杯子非常好,但是你看这个杯子就觉得很不顺眼。

  因此,十个人对同一个杯子的感受就会有十种不同的细微差别,这就是由于众生业力不同的缘故所致。也许有信众会有这样的想法:若对六道众生而言,外境都是心之自显,那么应该感到外境都是虚幻的才对。

  当然,从自心的角度当中而言,可以如是理解,但是实际当中,我们现今对自己所生活的人间,还是觉得非常实有。例如对天人众生而言,人间应该是我们人道众生心之显现,应该虚幻的才对,但是我们的内心却觉得娑婆世界非常实在。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我们执著太强的缘故所致。因此即便我们知道,从自心的角度而言,一切外境都虚幻不实,由于业力不同才呈现不同的形象,但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却仍然觉得这个世界非常真实,它一点都不虚幻。

  也有信众问我,既然我们的心能影响外界,那么这个心对外界的影响有多大呢?例如我们想改变社会,就需要改变全社会的人,如果只改变一个局部的环境,那至少需要改变一个人。

  心是否也是同样一个道理,个体的心虽然对外界会有影响,但影响力却有限,众生的心产生改变的话,影响力会不会更大一些呢?

  要记住,从自身的角度而言,一旦改变了自己的内心,一切就都改变了。例如我们想随时随地走在金色的大地之上,是否需要将全天下都用金砖铺地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呢?我想这是不可能的。那想实现这样的目标该怎么办呢?此时把自己的鞋底换成金子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永远都不会踩到土石,也永远没有离开过金色的大地。所以我们不能改变别人的想法,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一旦自己的内心产生了改变,一切都在改变之中了。

  我们说过,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哪一位工程师设计制造的,而是清净心的显现,宫殿花园等所有显现都来自于清净的内心。同样地狱的种种酷刑也不是某一位铁匠所锻造的,而是业障沉重到一定时候,业力自然在你面前呈现地狱的形象。

  就如同我们梦到自己去往某一个地方,梦里所有的一切显现就像我们现在的状态一样,非常真实。若是这个梦持续一千年还没有醒来的话,这一千年的时间里,我们就会觉得梦境里的一切都是如此地真实。

  但是一旦当你梦醒之时,就会知道,原来一切都是虚幻的。所以,我们时时都在讲解调伏修法要调伏内心,原因也正在此上。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破五戒复又忏悔,能否超越下品中生

破五戒复又忏悔,能否超越下品中生

问:在家居士破五戒,复又忏悔,命终往生,能否超越下品中生? 大安法师答:你可千万不要抱这个侥幸的心理。在家居士你既然受了五戒,你一定要认真地去受戒,去持戒啊,这按因果的法则来看,你破五戒啊,那是要下地...

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问:因为家里人反对,所以总是要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就一直不能受五戒? 容通法师答:遇到这种问题,真的是要多想方法,用种种善巧方便。当然了,我们不提倡你总去打妄语,说我要出去工作,然后出去参加...

放生是否属于著相

放生是否属于著相

问:放生是否著相? 大安法师答:持戒,戒律的开遮持犯的建立是从事相上建立,所以尤其是大乘佛法,要以慈悲心为主。慈悲心直接表达,就是要对众生的生命要保护,这就引申到放生问题了。 一切众生都贪生怕死,看...

「从生至生」是什么含义

「从生至生」是什么含义

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有这样一段经文: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从生至生的第一个生和第二个生分别是什么意思? 大安法师答: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大势至菩萨...

如何理解念佛要念得「心佛两忘」

如何理解念佛要念得「心佛两忘」

问:《印祖文钞》里我似乎记得念佛要念得心佛不二、心佛两忘。如何理解心佛两忘的忘,还有念而不念,不念而念?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建立信愿之后,我们在念佛功夫上还是要努力,精进,要取法于上,要趋向于念佛的...

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为什么还有动物?

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为什么还有动物?

    极乐世界不是没有三恶道吗?为什么那里会有动物呢?它是阿弥陀佛的神力变化所致,不是受身、恶道之鸟。   蕅益大师是这样解释的,他说往生在极乐世界所现的这些有情,白鹤、孔雀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