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亲授窍门,让你的福报急速增长!

  

  阿育王的故事

  佛陀灭度后,印度出了一位阿育王,他统一了印度,但同时也造了许多杀业。后来,他皈依了佛门,成为佛教的护法。

  阿育王想要供养佛陀的舍利,但人间已经没有佛舍利了。他就去问他的国师。这位国师是个有神通的阿罗汉,他告诉阿育王说:“佛陀舍利只有在龙宫和天宫有,你想要供养,就去龙宫请。”

  阿育王就带了三万兵,到海边去喊,叫龙王把舍利拿出来。喊了很久,龙王也没有出现。

  这时阿罗汉跟阿育王说:“你虽然是人间的王,但龙王是护法部的王。他的福报比你大,所以你叫他,他不出来。”

  阿育王问:“要怎么做才行呢?”阿罗汉就告诉他:“唯一的办法就是修福报,比如去斋僧、行善,这样福报就超过龙王了。”

  阿育王于是便斋僧三个月。

  三个月后,阿罗汉告诉阿育王说:“现在你可以去海边向龙王求舍利了,你只需要带着一个侍卫去,而且只要三弹指,龙王就会来见你。”

  阿育王来到海边,三弹指后,龙王出现了,化作一个年轻人的形象,向阿育王鞠躬,并问他有什么事。阿育王把想要供养舍利的想法告诉龙王。龙王听后,就把舍利分给了他。后来,阿育王为这些舍利建了八万四千塔。

  阿育王问阿罗汉:“我带领三万兵去请,龙王都不出来,为什么我三弹指,龙王就出现了?”

  阿罗汉说:“不是三弹指的缘故,而是你的福报所感召的力量。福报的力量,胜过外在的自然力。”

  提升福报

  的方法

  福报的作用很重要,不管是修行佛法,还是做世俗事情,都要有福报。而福报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世间福报,一种是出世间福报。世间福报包括做世间的事业,获得权利、健康等;出世间福报,包括得遇佛法、修行办道、开悟心性等。

  不管是哪种福报,都要我们去修。我们要去亲近善知识、念经、念咒、念佛、磕头、供僧、供灯、印经、放生、施食、修庙、侍奉父母、禅修、道场做义工等等,总之,要修一切善,断一切恶,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和心性,这些实修既可以修世间福德,又能求出世间福报。

  师父说

  《地藏经》里说:供养父母舍一得万报,供养三宝舍一得无量报。我们以圆满的三宝为对境,按照佛陀的教导去实践修行,清净自己的“身口意”,我们的生命就会跟佛连在一起。

  一旦融入佛的圆满功德海,我们就能转有漏的福报为无漏的功德,转不圆满的世智辩聪为无上的圆满智慧。这时再把所作的功德回向给家人,家人的命运就会转变:回向父母,父母的身体就会好;回向孩子,孩子的福报就会增加。

  福报包括世间福报和出世间福报,真正的修行人,虽不求却能自得世间福报;而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的人,所得的世间福报也无法和真正的修行人相比,更不用说出世间的福报了。

 

点我:

相关文章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彻悟,即是洞见自心。他曾赞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此后,佛说法...

四分律   卷二一至三十--佛陀耶舍&竺佛念

四分律 卷二一至三十--佛陀耶舍&竺佛念

《四分律》第二十一卷 初分七灭诤揵度法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居士。请诸比丘欲供设种种饮食。即其夜办具。明日往白时到。诸比丘。着衣持钵往其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饮食。时有六群比丘颊食。居...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简介--佚名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简介--佚名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简介   「佛」,是指佛教的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   「說」,是指這部「父母恩難報經」,乃釋迦牟尼佛親口宣說的。   佛是佛陀的簡稱,佛陀是梵語,譯成中國語文,乃是大覺的意思。...

五灯会元第十五卷--大川济

五灯会元第十五卷--大川济

  五灯会元卷第十五   云门宗   青原下六世   雪峰存禅师法嗣   韶州云门山光奉院文偃禅师   嘉兴人也。姓张氏。幼依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敏质生知。慧辩天纵。及长。落发禀具于毗陵坛。...

佛说随勇尊者经--施护

佛说随勇尊者经--施护

  佛说随勇尊者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与苾刍众俱   时有尊者名曰随勇。在王舍城侧尸陀林间蛇聚孤峰之上大...

你的福报够不够,进来看了就知道

你的福报够不够,进来看了就知道

  你的福报够不够,进来看了就知道  作福不嫌多,但用于解脱正道。  有一次,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天,憍萨罗国波斯匿王盛装前往礼见佛陀,请求佛陀及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