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亲授窍门,让你的福报急速增长!

  

  阿育王的故事

  佛陀灭度后,印度出了一位阿育王,他统一了印度,但同时也造了许多杀业。后来,他皈依了佛门,成为佛教的护法。

  阿育王想要供养佛陀的舍利,但人间已经没有佛舍利了。他就去问他的国师。这位国师是个有神通的阿罗汉,他告诉阿育王说:“佛陀舍利只有在龙宫和天宫有,你想要供养,就去龙宫请。”

  阿育王就带了三万兵,到海边去喊,叫龙王把舍利拿出来。喊了很久,龙王也没有出现。

  这时阿罗汉跟阿育王说:“你虽然是人间的王,但龙王是护法部的王。他的福报比你大,所以你叫他,他不出来。”

  阿育王问:“要怎么做才行呢?”阿罗汉就告诉他:“唯一的办法就是修福报,比如去斋僧、行善,这样福报就超过龙王了。”

  阿育王于是便斋僧三个月。

  三个月后,阿罗汉告诉阿育王说:“现在你可以去海边向龙王求舍利了,你只需要带着一个侍卫去,而且只要三弹指,龙王就会来见你。”

  阿育王来到海边,三弹指后,龙王出现了,化作一个年轻人的形象,向阿育王鞠躬,并问他有什么事。阿育王把想要供养舍利的想法告诉龙王。龙王听后,就把舍利分给了他。后来,阿育王为这些舍利建了八万四千塔。

  阿育王问阿罗汉:“我带领三万兵去请,龙王都不出来,为什么我三弹指,龙王就出现了?”

  阿罗汉说:“不是三弹指的缘故,而是你的福报所感召的力量。福报的力量,胜过外在的自然力。”

  提升福报

  的方法

  福报的作用很重要,不管是修行佛法,还是做世俗事情,都要有福报。而福报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世间福报,一种是出世间福报。世间福报包括做世间的事业,获得权利、健康等;出世间福报,包括得遇佛法、修行办道、开悟心性等。

  不管是哪种福报,都要我们去修。我们要去亲近善知识、念经、念咒、念佛、磕头、供僧、供灯、印经、放生、施食、修庙、侍奉父母、禅修、道场做义工等等,总之,要修一切善,断一切恶,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和心性,这些实修既可以修世间福德,又能求出世间福报。

  师父说

  《地藏经》里说:供养父母舍一得万报,供养三宝舍一得无量报。我们以圆满的三宝为对境,按照佛陀的教导去实践修行,清净自己的“身口意”,我们的生命就会跟佛连在一起。

  一旦融入佛的圆满功德海,我们就能转有漏的福报为无漏的功德,转不圆满的世智辩聪为无上的圆满智慧。这时再把所作的功德回向给家人,家人的命运就会转变:回向父母,父母的身体就会好;回向孩子,孩子的福报就会增加。

  福报包括世间福报和出世间福报,真正的修行人,虽不求却能自得世间福报;而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的人,所得的世间福报也无法和真正的修行人相比,更不用说出世间的福报了。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6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6

  民国程氏(贞女寅贞)  程氏,是山西忻县王建平居士的妻子。四岁失去父亲,八岁失去母亲,就给王家作为童养媳。王家贫穷,程氏稍有长大,事奉公婆,抚养兄女,孝慈都尽到了,清贫穷苦的状况,难以笔述。民...

佛教故事:一切众生都修持佛法

佛教故事:一切众生都修持佛法

  一切众生都应该勤奋的修持佛法、布施功德,广泛种下善良的因缘啊!  舍卫城中有一家缙绅望族,某一年他们家产下一个婴儿,长得非常可爱,特别的是,他一出生手掌中就各握着一枚金币。  他的父母看了,认...

海涛法师:前世今生 客商的微笑

海涛法师:前世今生 客商的微笑

  佛陀过去生曾因积存足够的福德而投生在天界,成为天界的帝王。  他看到以前的朋友承受着妇人的身形,投生成富商的妻子,贪恋财宝和美色,根本没想过世事无常的真理,而且她还坐在市场做买卖,想要博取世上...

妄语如秽器

妄语如秽器

  罗睺罗是佛教的第一个沙弥,出家时只有十五、六岁,因此对于佛陀所说的法,还不能完全领受。不过他性情温和、品性端正,唯一的缺点是喜欢说妄语作弄人,譬如佛陀明明不在,当有国王大臣信者来拜访的时候,罗睺罗...

穿山甲的母爱

穿山甲的母爱

穿山甲的母爱穿山甲被捕获以后,出于恐惧或是自卫的本能,总是把躯体紧紧蜷缩着,卷成一圈。一般购买程序是这样的:买主选定以后,卖方黑人便用力把穿山甲拉直,开膛破肚,取出内脏丢弃,将身躯清理干净,再用铁夹夹...

《百喻经卷下》:92、小儿得欢喜丸喻

《百喻经卷下》:92、小儿得欢喜丸喻

  【译文】  从前有一个乳母,抱着小儿赶路,途中疲困得很,休息一下就睡着了。这时有人拿欢喜丸给小儿吃。小儿伸手接住,贪着它的美味,不管身上的饰品物件。这人乘机把小孩所挂的项圈、璎珞、衣物都解下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