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难关有哪些?九个

修行的难关有哪些?九个

  人生不易,在生活中我们总要历经很多的重重难关,而佛陀曾经也向弟子们开示过修行的难关。本篇文章就为大家略述一二,看看自己能闯过几关。

第一关:贫穷时也能布施

  第一关是说当我们处于贫穷时,是否还能生起慈悲心去布施众生?很多人出于对财富的执著,一听到布施,便以为是向自己要钱,从而心生不满:我都这么穷了,还让我布施!或是等我有钱以后,一定布施!

  但须知佛教讲因果业报,贫穷的因,根植在过去生的贪吝中,而贫穷的果则在当下显现。如果我们无视因果,继续吝惜布施,那么当下的果,也便成了未来贫穷的因。

  其实佛教的布施并非只有财富一种选项,只要我们在他人需要帮助时,愿意用言语、行为尽一份心力去帮助他人化解烦恼,都属于布施。

第二关:富贵后仍能学道

  第二关是说当我们富贵后,是否还能生起学佛的念头?或许有人会说自己远达不到富贵,但这一关还可以引申为当我们处于某个舒适区时,是选择安逸享乐,还是选择舍离欲乐、通过修行让自己变得更好?

  福报虽好,但如果终日享福而不知惜福、培福、积福,那么福报总有耗尽的一天,就像天道的众生在福报享尽后,将面临天人五衰,此时再去学佛为时已晚。而我们还有选择的余地与时间。

第三关:此生能与佛相遇

  第三关说的是此生有缘与佛相遇是很难的。就像悉达多太子出生后,前来为他占卜的阿私陀仙人痛哭流涕,因为他看到了太子将来必定成佛,但自己年事已高,恐怕将来无法听佛说法、随佛修行。

  如今距佛陀涅槃已两千余年,距弥勒佛下生也为时尚早,但佛陀留下的经典中依旧留存着他的法身慧命,而附佛外道、迷信玄谈也依旧在阻碍我们亲近正法。因此如果我们今生能够有缘接触佛法,诵读佛经、依教奉行都需仰赖宿世的福报与智慧,是非常难得的。

第四关:诵持经典、不忘初心

  第四关说的是我们是否有智慧能够诵持佛经、依教奉行?对于佛陀时代的人来说,因为经典都是口口相传,尚无成文的典籍,因此不光是诵持、听闻佛经也非常不易。

  如今虽然我们能够通过网络轻易地获取经书,但诵持佛经依旧不易。因为诵持既有用嘴诵读,也有用身心去行持。

  如果我们不理解学佛诵经的目的,总是在诵经这一形式上打转,也不去身体力行的运用佛经中的智慧化解烦恼,面对烦恼依旧束手无措,看与不看又有什么区别呢?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一个年过三十的中年男人的自白、忏悔!

一个年过三十的中年男人的自白、忏悔!

一个年过三十的中年男人的自白、忏悔!中年男人往往都有故事,如果你希望这个帖子有什么传奇故事,那可以离开了。不过,这个帖子里的话,都是lz真实的体验和经历。基本上都...

一名厨师的忏悔:我宁死,也绝不再杀生!

一名厨师的忏悔:我宁死,也绝不再杀生!

我是一个厨师,从业二十余年来杀生无数,如今学佛,深感不安,畏惧生命的流逝和无常,深知自己已造下了无量罪业。末学感慨,把自己这一段充满着血腥味的人生经历忏告有缘人,...

为什么念诵了很多经咒,还是管理不好自己?

为什么念诵了很多经咒,还是管理不好自己?

为什么很多人念诵了很多经咒,还是管理不好自己?   所以这就是佛教讲的,要管理好自己,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心。诵经也好,持咒也好,或者念佛也好,这都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让你心静下来。但是在你静...

「敦伦尽分」与「百不管」该如何融会贯通

「敦伦尽分」与「百不管」该如何融会贯通

问:师父您好,印祖三十二字修行纲领中有敦伦尽分,闲邪存诚的要求,在清朝时又有百不管老婆婆成功往生的公案,请问怎样将二者的行持融会贯通? 大安法师答: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这两句话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从世...

邪师骗子都是利用我们贪婪的欲望

邪师骗子都是利用我们贪婪的欲望

问:法师吉祥,我最近遇到一位活佛,他能知道每个人的心念,未来会发生的事也能看准。他教了我很多佛法,但是有一次教了我违反戒律的事情,我觉得很奇怪,怎样分辨他是不是真的善知识呢? 宽见法师答:末法时代,邪...

莫让自己每天都在虚度光阴!

莫让自己每天都在虚度光阴!

  你的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吗?你可以无悔地说你善待了时间吗?人们总是认为:我明天还有时间!但世事无常,计划总是在变。所以,每晚入睡前,是否也应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又空过了一天?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