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自己学佛学对了

怎么判断自己学佛学对了

1、学佛以后,心越来越慈善了

  佛教中讲善,佛讲普度众生,也是发出的一个慈悲善良的愿望,只要你的心态变得更加的慈善,看到别人遇到困难,就会伸出援助之手。有句话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在世间修行,会遇到各种事情,有人说,以前遇到事情,总是抱着一种进水不犯河水,河水不犯井水的态度。学佛以后,明白了需要忍辱,需要心地善良,当别人惹到自己,也会慈善以对,不会轻易与别人争斗。

  甚至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他渡过难关。其实就是这样,佛教中讲究善根,一个人学佛以后,他的善根就会逐渐地显露出来,只要行事正确,他的心就只会越来越慈善,就是这个道理!

2、学佛以后,更懂得珍惜身边的人了

  很多人以为,学佛要做到清心寡欲,放下万缘,就代表着远离一切,甚至是身边的亲人,如果你学佛以后,真的做到独善其身,其实是走错了路。

  佛教中讲广结善缘,结更多的缘,才能做更多的善事,而不是让自己变成一个孤家寡人。佛教中放下万缘,讲究的是心中要放下,而不是放下事情。

  在《华严经》里面讲到了一个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参拜的这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大菩萨,大修行人,他们所示现的,都是世间不同的各种身份。其中有家庭主妇,有学生,有童男、童女等等。他们都在世间努力的结善缘,珍惜身边的任何一个人,珍惜与他们的每一段缘分。

3、学佛以后,心越来越清净了

  佛陀在成道时,说了一句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所以,学佛就是要去掉自己的各种妄想执著,当你的妄想执著越来越少的时候,心就会越来越清净。

  一个思想不清净的人,在事物面前会放不下、看不开,容易被事物的表面假相所迷惑。比如以前总好争面子,觉得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不管怎样,也要留下一个好的名声,当别人冤枉自己的时候,就要拼命去辩解、澄清,这样就会让自己放不下、看不开,心中非常的烦恼。

  学佛以后,心里变清净了,觉得世间的名声,是虚无缥缈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当下,要用最简单的方式,让自己远离这些名利带来的枷锁。正如《金刚经》中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自己心里清净的时候,就心无所住,同时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就是这个道理。

  学佛以后,如果你的心更加的清净,恭喜你,你走对了路!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同事总是跟我过不去,该怎么办

同事总是跟我过不去,该怎么办

问:同事总是无缘无故跟我过不去,我很苦恼,应该怎么办? 达真堪布答:无论面对何种情况,我们都应该认识到:其一,一切都是因业力所现、因业力所感,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都是自己往昔所造的业,现在业力现前...

误解已久!它才是佛陀苦行6年的真正原因

误解已久!它才是佛陀苦行6年的真正原因

【原文】   善男子!汝今善听。以何缘故,菩萨苦行六年?善男子!非是菩萨宿业余报受此苦也,欲令众生于一切恶业报中能生患心归向菩萨。   《大宝积经》   【注释】   菩萨即指佛,我们都知道...

刚皈依受五戒的人应该怎么修行?

刚皈依受五戒的人应该怎么修行?

刚皈依,受了五戒,应当怎么修行呢?   应当持五戒,依着《观无量寿佛经》里的敬业三福,老实念佛,求福求慧求生净土。   五戒怎样持下去呢?要经常发愿,常随佛学,不犯五戒,要每天念经,念佛,念...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问:初学佛者看什么书?请教尊敬的法师,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请推荐几本可以吗? 宏海法师答:阿弥陀佛!初学佛者的的确确应该把基础打扎实一些,就是全面的,然后比较立体的、和以有一点点贯通能力的去...

禅宗公案:不许为师

禅宗公案:不许为师

兜率从悦禅师,参访密行的清素禅师,非常礼敬,有一次因食荔枝,经过清素禅师的窗口就很恭敬的说道:“长老!这是家乡江西来的水果,请你吃几个!”清素很欢喜的接过荔枝,感慨的说道:“自从先师圆寂后,不得此食已...

如何在生活中升起无常感

如何在生活中升起无常感

问:如何在每一天的修行生活中升起无常感? 索达吉堪布答:根华仁波切教给我们一个窍诀:把一天的生活当作一生来观修。也就是,早上观想自己刚得人身,是孩童时代;中午观想自己为壮年人;下午观想为老年人;晚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