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自己学佛学对了

怎么判断自己学佛学对了

1、学佛以后,心越来越慈善了

  佛教中讲善,佛讲普度众生,也是发出的一个慈悲善良的愿望,只要你的心态变得更加的慈善,看到别人遇到困难,就会伸出援助之手。有句话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在世间修行,会遇到各种事情,有人说,以前遇到事情,总是抱着一种进水不犯河水,河水不犯井水的态度。学佛以后,明白了需要忍辱,需要心地善良,当别人惹到自己,也会慈善以对,不会轻易与别人争斗。

  甚至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他渡过难关。其实就是这样,佛教中讲究善根,一个人学佛以后,他的善根就会逐渐地显露出来,只要行事正确,他的心就只会越来越慈善,就是这个道理!

2、学佛以后,更懂得珍惜身边的人了

  很多人以为,学佛要做到清心寡欲,放下万缘,就代表着远离一切,甚至是身边的亲人,如果你学佛以后,真的做到独善其身,其实是走错了路。

  佛教中讲广结善缘,结更多的缘,才能做更多的善事,而不是让自己变成一个孤家寡人。佛教中放下万缘,讲究的是心中要放下,而不是放下事情。

  在《华严经》里面讲到了一个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参拜的这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大菩萨,大修行人,他们所示现的,都是世间不同的各种身份。其中有家庭主妇,有学生,有童男、童女等等。他们都在世间努力的结善缘,珍惜身边的任何一个人,珍惜与他们的每一段缘分。

3、学佛以后,心越来越清净了

  佛陀在成道时,说了一句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所以,学佛就是要去掉自己的各种妄想执著,当你的妄想执著越来越少的时候,心就会越来越清净。

  一个思想不清净的人,在事物面前会放不下、看不开,容易被事物的表面假相所迷惑。比如以前总好争面子,觉得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不管怎样,也要留下一个好的名声,当别人冤枉自己的时候,就要拼命去辩解、澄清,这样就会让自己放不下、看不开,心中非常的烦恼。

  学佛以后,心里变清净了,觉得世间的名声,是虚无缥缈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当下,要用最简单的方式,让自己远离这些名利带来的枷锁。正如《金刚经》中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自己心里清净的时候,就心无所住,同时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就是这个道理。

  学佛以后,如果你的心更加的清净,恭喜你,你走对了路!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问:师父,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慧广法师答:先说个题外话,大家平缓一下情绪,不管修不修行,这都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记得之前在微信上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个记者采访过一个牧童,记者问,你为什...

佛说不骂人即可以成就八种大福报!

佛说不骂人即可以成就八种大福报!

【原文】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

当下自在是修行人随时随念都该做到的

当下自在是修行人随时随念都该做到的

  当下自在,是我们修行人随时随念都应该做到的。   无论是在稳定的状态下,还是生病时、工作时,每个当下都应该是自在的。   做到了这个,表示您已经明了万法唯心的道理,表示您已经懂得如何掌控...

若无敬畏之心,等待你的将是无尽的痛苦

若无敬畏之心,等待你的将是无尽的痛苦

  尊敬师长是我们从小就懂得的道理,为什么尊敬师长如此重要?如果你对尊长、对社会没有敬畏之心,纵情放逸,你将不能解脱,等待你的将是无尽的痛苦。 【原文】   夫人无敬心,不能恭顺于其尊长,不...

生意场上要喝酒该怎么办

生意场上要喝酒该怎么办

问:有的人知道喝酒不好,是犯了酒戒,但是在生意场,如果不喝酒,生意就谈不好,或不被对方接受和认可,这要怎么办? 济群法师答:佛教中对受戒等问题也有一些方便。比如受五戒,可以先受一条、两条戒,所谓一分受...

白衣上座讲经,出家人应该惭愧

白衣上座讲经,出家人应该惭愧

这里有位法师提出二个问题: 问一、末法时代白衣在上座讲经,沙门座下受教﹙妙境法师解释:这是白衣在高座上讲经,出家人在座下听他讲法。在我的看法,白衣上座有两类,有两类白衣,两类的在家人在讲经说法: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