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身边的菩萨化身?

如何分辨身边的菩萨化身?

  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其实,菩萨并没有既定的的形象,他可以是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那些批评我们、纠正我们错误的人;伤害我们、磨练我们心性的人;侮辱我们、训练我们忍辱的人;欺骗我们、增进我们智慧的人;蔑视我们、撼动我们执著的人

  在许多经典中,都记载着佛菩萨们以种种身份度化众生的事迹,如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化身,地藏菩萨百千万亿分身等等。而在这海量的菩萨潮中,我们却似乎并未遇到菩萨前来救度,是菩萨怠于度众,还是我们相遇不识?本期讲堂,就让我们一起找寻身边的菩萨。

身边的菩萨

  每当说起佛菩萨,脑海中生起的都是金光灿灿、沉稳宁静的形象,若果真如此,遇上了自然能够轻易分辨,就好像地藏菩萨当年就被佛陀的庄严宝相所吸引,从而发下大愿。

  但佛菩萨并非一直都以妙相示人,更多的时候他们就像普通人一样潜伏在你我身边,佛陀也多在经书中留有提示。

  孩童

  佛教认为众生都具有相同的佛性,只因后天的烦恼熏染而有差别,而孩童又因其涉世未深、天然率真的性情与佛性最为相近。

  因此在佛经中,许多菩萨、善知识也常以童子形象出现,如文殊师利童子、《楞严经》中二十五圆通大士之一的香严童子,又如《华严经》中善财童子所参访的自在主童子、不动童女等等。

  在生活中,孩童也常因其天真纯净的言行,具备着极强的感染力与摄受力,予人欢喜清凉。如丰子恺笔下这幅蚂蚁搬家,当看到小朋友为了保护蚂蚁不被踩踏而费力地搬运椅子后,自然会生起慈心,留意脚下。

  医生

  佛教一直对医学十分重视,而佛陀也素有医王的美誉,他教导菩萨们把医学作为必修的功课之一。正如善财童子在参学过程中遇到的医师所说,对于刚开始修行的人来说,最大的阻碍就是患有疾病,如果身有疾病,心就不容易安定,进而对修行多有阻碍。

  因此,能够随病所宜,对症开药,治愈病苦、缓解我们对疾病忧虑的医生,自然也是菩萨。

  冤家

  菩萨能慈悲示人,也能金刚怒目,因此在恒顺众生之余,也会以冤家、恶人等形式出现。就像佛陀的弟子们一直认为佛陀的堂弟提婆达多一心谋害佛陀,因而对他堕入地狱受苦并不感到同情。

  直到提婆达多的亲弟弟阿难心生顾恋,前往地狱探问才发现提婆达多并不以此为苦,反倒以此为乐我处阿鼻地狱,犹如比丘入三禅乐。

  佛陀因而为提婆达多正名:过去每一尊佛都有自己对应的提婆达多,他久远劫前为我宣说妙法,随后一直示现冤家来磨砺我的修行。他因此遭受无量生死大苦却不以为患,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是恶人呢?佛陀最后坦言我以值遇提婆达多故,速得成佛。

  生活中当遇到冤家时,我们又是否能如佛一样落实平时所学?是否能不起嗔恨?又是否能生起慈悲?

  恶人

  不止冤家,我们眼见耳闻的恶人也有可能是菩萨的化身,故不应当下作出判断,生起憎恶、愤恨之心,犯下口业过失。就如《华严经》中记载善财童子在参访甘露火王前,听说甘露火王对犯罪者施以种种酷刑后,不免心生怀疑:

  我参访的目的是为了询问菩萨如何修行,如今他舍善根法、作大恶业、逼害众生,又有什么好向他学习的呢?在诸天的劝说下,他来到甘露火王面前道出了自己的疑惑。

  甘露火王告诉善财童子那些眼见耳闻的酷刑类似于现代的VR,并不真实,无非是菩萨的方便法门。因为他国内的众生多做恶行,用常规方法无法度化,所以用菩萨的悲心愿力化现作恶之人与受苦之人来令他们心生惶惧、恐怖,对恶业心生厌离,转而生起菩提心。

  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其实,菩萨并没有既定的的形象,他可以是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那些批评我们、纠正我们错误的人;伤害我们、磨练我们心性的人;侮辱我们、训练我们忍辱的人;欺骗我们、增进我们智慧的人;蔑视我们、撼动我们执著的人

  能否在遇到的当下准确辨明是否是菩萨方便示现,关键不在于具体的皮相,而是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智慧与定力,去抛开成见、去审慎思维、去落实所学的佛法。

  最后,愿大家常存慈心,常怀悲愿,都能找到自己身边的菩萨,也都能成为别人的菩萨。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何谓「卑劣慢」

何谓「卑劣慢」

问:关于慢心,末学不甚明了。什么是卑劣慢?与其他慢心的区别为何? 中台禅寺答:只要对他人心存比较,进而有高傲、自满或轻视他人之感,皆是慢心的表现。每个人都有慢心,只是在行为上有强弱或粗细的差别。慢是贪...

鹿野苑历史与现在

鹿野苑历史与现在

鹿野苑的历史:“比丘们啊!我忽然心生一念:当我离家求道之时,那五位伙伴曾经陪伴过我,对我很照顾,不如我先对这五人说法吧!于是比丘们啊!我以超越凡人之智,得知五人正住在波罗奈城鹿野苑的仙人林中,于是比丘...

丈夫喜欢打麻将怎么办

丈夫喜欢打麻将怎么办

问:丈夫特别喜欢麻将,可我却是最讨厌的,所以经常吵架。瞋恨心很重,这样会火烧功德林吗? 大安法师答:佛弟子确实要善护念心。我们念阿弥陀佛的人,一定要跟阿弥陀佛的心同趋向。虽然我们烦恼很重,没有阿弥陀佛...

世间事业和修行能否两全其美

世间事业和修行能否两全其美

问:世间事业兴盛和修行成功能否两全其美? 索达吉堪布答:真正的修行人应一心向佛,厌弃世法。否则,要想成功简直是白日做梦。 《修行入门》中也描述过宗喀巴大师亲见文殊菩萨,文殊菩萨赠送的一段至理名言:如果...

动物死亡时是否也要经历四大分离之苦

动物死亡时是否也要经历四大分离之苦

问:昆虫之类的小动物在死亡时是否也要经历四大分离之苦?是否也尽可能在数小时之内不要触碰它们? 大安法师答:像昆虫、猫、狗之类所有的动物,同样也是地、水、火、风四大构成的,临命终时,当然也会经历四大分离...

时代的束缚是否是个人无法解脱的根源

时代的束缚是否是个人无法解脱的根源

问:个人和时代是怎样的关系?这其中存在矛盾吗?时代的束缚是否是个人无法解脱的根源? 希阿荣博堪布答:我想这个问题用佛教名词来说,主要就是个业与共业的关系,以及人是否能摆脱业的束缚。 并不存在独立、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