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福德变少了?什么叫三轮体空?

为什么福德变少了?什么叫三轮体空?

为什么福德变少了?

  福德越贪着越小,越贪财的人,就越贫穷。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佛经里的故事:

  佛陀在舍卫国讲法的时候,有一次大梵天王供养给如来一个摩尼宝珠。大家知道摩尼宝珠能够育物济贫穷,《梵网经菩萨戒》里是这么说的,它随着众生的心而显现,而满足众生各种的欲求,比阿拉丁神灯好用多了,阿拉丁神灯只能满足三个愿求,但是摩尼宝珠能满足众生无尽的需求。

  有一次佛陀拿着摩尼宝珠说,我要把它布施给舍卫国最穷的人,布施给我们这个国家最穷的人,三天之后揭晓结果,你们赶快来陈述理由。

  这三天之中来了种种的人,但佛陀笑而不答,三天之后大家问,你摩尼宝珠到底要给谁呢?世尊微笑地说:我要把宝珠布施给我们这个国家最贫穷的人,就是我们的国王波斯匿王。

  大家听了大吃一惊,不是吧?一般人会觉得奇怪,那些路边的流浪汉、无家可归的人,那些是最贫穷的,没想到国家最富有的国王竟然在世尊眼中是最贫穷的。

  大家赶快问理由,世尊就说波斯匿王他的需求比你们大的多。你看乞丐一天需求一碗饭就够了,但是波斯匿王万千的珍馐都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一个人娶一个妻子就够了,但是波斯匿王把天下的美女都收罗到宫中也不够,所以他比你们穷,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越是着相布施,我们其实所得的功德或者福德就越稀少;我们的心量越大,越是不着相能放开来,功德和福德就会相应的会扩大,这也就是《楞严经》里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的真正意义所在,就是一切的功德是安于心,而不是安于相的。

什么叫三轮体空?

  所以说贪着于这种相上的功德,这个人本身就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贫穷的人。如果能够了知这样的法义,在布施的时候就能做到三轮体空,什么叫三轮体空?能施之人、所施之物和被施舍者,这三者都不执着,就叫三轮体空。

  这样不着于心的话,就正和前面的经文:菩萨不住相布施,什么是无住相布施,布施的时候要三轮体空,在密宗的法里面,它叫三殊胜,就是布施的时候,内不着我,外不着物,外边不着于人,这叫三轮体空或者叫三殊胜。这样无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问: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大安法师答:本人鼓励受菩萨戒,我们看到上辈三品往生者,就是受菩萨戒的资格,发大乘心,但是他是凡夫了。 受菩萨戒有什么好处呢?受菩萨戒说明你发了菩提心,你跟菩萨戒有缘,菩萨戒是...

因家人相继离世而开始学习佛法踏上了回归之路

因家人相继离世而开始学习佛法踏上了回归之路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日子过得比较艰难,这个经历在我心中种下一个执念:人生在世,钱最重要。活着就是为了挣钱,有了钱就能摆脱穷困,过上好日子。大学毕业工作后,我的追求就是挣钱、买房、求...

自己和家人得了重病该怎么办

自己和家人得了重病该怎么办

问题一:自己得了重病怎么办? 问:我是个没父母没妻子没儿女、亲情用尽、已卧床19年的高位截瘫患者。背长褥疮、不懂吃不懂拉,肠穿肚烂,以药维持生命,生不如死。现靠68岁患精神病的舅舅来照顾,活在冤屈、...

我们该怎样熄灭贪嗔痴呢

我们该怎样熄灭贪嗔痴呢

问:法师,都说习气如瀑流半点儿不由人,那我们该怎样熄灭贪嗔痴呢 宏海法师答: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贪嗔痴的结合体,你如果不去对治就是只能放任贪嗔痴不断地膨胀。所以说修行刚刚上路的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反观,...

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栴延、摩诃拘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迦、难陀、阿...

如何放下对亲冤的执著

如何放下对亲冤的执著

问:如何放下对亲冤的执著,自在地修行佛法? 索达吉堪布答:人在死时,必须舍弃亲仇等此生一切,即使是大权威、大富贵之人,也会如酥油中抽毛一般,什么也带不走,他生前攀亲结仇,辛苦万般所得之一切,此时毫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