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和佛菩萨相应?

为什么不能和佛菩萨相应?

  如果没有学佛,我们无法从佛菩萨无处不在的加持里受益,也没人告诉我们如何观察自己的内心。为了处理闲杂琐事,我们的大脑会左思右想,而大部分是向外看的,往内沉淀下来观察自己,人们却从未学过,这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只有在佛教里才有。

  一个老师能培养出成千上万学生,并把他懂的知识全部灌输到学生身上,这种能力就叫加持力。我们需要把佛身上最伟大的慈悲、智慧之能量,融入我们的心田。就像点灯一样,一盏灯可以点燃千万盏灯,佛陀也能照亮所有众生的内心世界,这是他给我们最大的加持力,但是你必须要愿意去靠近他。

  一个学生,只有愿意听老师讲课,才能把老师身上的精华学到自己身上来,如果都不愿意靠近老师,怎么把精华学到呢?太阳照射万物,给予万物生命能量,但是不愿意被太阳照射的人,却可以让自己永远晒不到太阳。

  佛慈悲所有的众生,佛想救度所有的众生,但如果有些众生不愿意被救度,总是躲在黑暗的角落里,佛光也无法温暖到他。佛度有缘人,有缘才相应。如果不能相应,有几个原因。

  第一:自身的业障太重,完全被无明覆蔽了。

  第二:福报太浅。福报不够的人很难修行,就算接触了佛法,少少念诵了几遍经文,也不能长久。这样的人,别说与佛法相应,就连生活中的顺遂如意都很难见到。

  第三:信心不足。对佛菩萨的信心一时有,一时无,稍稍一点点不顺,他就心中疑惑顿生,但凡没有善知识引导,就立即变节,转而去做世俗贪求的事情。

  第四:修行不够,缘分不深。过去很长时间都没有与佛菩萨结下深厚因缘,也没有种下过很好的修行因缘。

  因为无缘不相聚,无缘不相见。我们皈依佛门、学习佛法、念诵佛菩萨名号、供养三宝、瞻仰礼拜佛像等,就是在消业培福种因。我们在自己的心地上,慢慢地累积这种殊胜的缘分,越积越厚,这样,我们不仅能得到诸佛菩萨的巨大加持,还种下了将来值遇佛出世,解脱成就的殊胜因缘!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临终听到佛号生瞋恨心,是阿弥陀佛没有摄受吗

临终听到佛号生瞋恨心,是阿弥陀佛没有摄受吗

问:黄念祖的《念佛三昧文》中提到一个和尚念佛念得密不透风却自杀了,还有某法师提到一个天天念佛的人,到临终时却听到佛号生瞋恨心,是阿弥陀佛没有临终摄受吗?这些例子让人很困惑。 大安法师答:这没有什么困惑...

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

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

巍巍壮观的摩诃菩提寺最早应为公元前三世纪大兴佛法的阿育王所建。公元前一世纪的著名巴尔户特佛塔(Bharphut stupa)的石头栏柱上,就刻有此寺庙浮雕的外形,从浮雕的图案可以看出有金刚宝座及菩提树...

人有虚荣心是好还是坏呢

人有虚荣心是好还是坏呢

问:师父,人有虚荣心是好还是坏呢? 慧广法师答:先肯定的告诉你,所有为自己考虑的心态都对自己的修行没有好处的,这里也包括虚荣心。曾有一对夫妇,家有三块饼。两人各吃了一块,剩下一块,两人约定:若是谁先说...

为何念佛人要到临终时,才能见佛来迎呢

为何念佛人要到临终时,才能见佛来迎呢

问:佛是无处不在的,那为什么念佛人要到临终往生之时,才能见到佛来接引呢? 大安法师答:佛无所不在,是指他的法身。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当然佛有法身、报身、应化身,这是属于神妙莫测的程度了。 你只要深信切...

平时做好事的功德需要回向吗

平时做好事的功德需要回向吗

问:每星期所做的大大小小好事,比如说环保、捐款、做义工,不作回向会成为来生的功德财吗? 大安法师答:平时所做的一些好事,还是要回向。你不回向自然感得人天福报。但人天福报不究竟,是有漏的,解决不了轮回问...

学戒研教为何感受不到法喜

学戒研教为何感受不到法喜

问:弟子平时学戒、研教时,常感觉脑袋、眼睛很累,妄想很多,经常思维其中的法义,在日常生活及念佛中也不断冒出所看的教义。请法师慈悲,开示弟子的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大安法师答:学戒、研教应该感到法喜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