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食一千天的心得感受

施食一千天的心得感受

  昨天施食刚满一千天,是有记录以来,连续做施食一千天。几年前,刚学佛时也做过一段时间,当时不太懂教理,偶然看到网上有说施食不宜中断,必须每天都做,怕自己没恒心坚持不下去,会有不好的情况,所以索性不做了。

  施食,每天做最好!但是,如果没时间或者不方便,隔一段时间做一次,都行,是很随意的。哪怕是一生中只作了一次,也有无量的功德。尤其初学者,正在尝试阶段,如果一定要求每天做一次,那么很多人有压力,甚至会想干脆一次也不做了。很是可惜!

  后来过了一段较长的时间,看了一些开示,觉得施食非常殊胜,既能积累福报又能帮助受苦的众生,而且受助众生的数量不是一般的小数目,每次施食都可以帮助到天文数字般的饿鬼众生。

  他们长期挨饿,我们只要花几分钟时间就可以让他们吃饱,甚至解脱出来。想到这点,就觉得即使自己再忙再累,也是值得的。

  但,也不敢保证自己每天都有空去做,于是就发愿以后只要能做的情况下都做施食,除非万不得已,实在做不了才中断当天,隔天有空必须继续接着做。后来看到网上有施食共修的活动,也报名参加了施食共修,这样也有归属感和积极性。

  没想到这样也消除了每天都要做的心理压力,反而做得更自然了。一般大多数时间在家的情况下,肯定每天都坚持做一次,基本是睡觉前做完回向才去睡觉。

  偶然外出一两天,也把米和小杯子带在包里,去到旅馆或者寺院住宿的时候,都在阳台做一次才睡。没阳台的地方,就做完倒在窗户外面。在外地实在不方便做的环境,也会跑到街上找个角落完成。

  施食法门真的非常易行!没有米,饼干,馒头屑、面包渣,或自己吃饭时留出的一点包子都可以,水到处都有,取一点干净的凉水,几分钟就可以做完一次施食。所以只要想做,何时何地都可以做!

  因为我只发愿能做就做而已,做不了的时候就不做,所以根本没有压力感。但一路下来,发现比想象中容易坚持,我是每天只做一次而已,一千天以来居然没中断过,也是超乎自己的预料。

  一千天绝对不是我的目标和终点,以后也会继续做下去的。只是觉得完成一个有意义的数目,比想象中的容易。以此鼓励大家不要想得太远太难,只把每天都当做是第一天,累积起来便是当初不敢想象的成绩。

  开始做施食的时候,除了怕不能坚持,也担心会受到众生的骚扰。后来想想,也没什么好怕的,我来救助他们,他们应该感恩才对,怎么会伤害我呢?即使真的来骚扰我,我想也是我的过错,或许是过去有负于他,现在来讨债的,那我就欢喜接受吧,诚心忏悔为他们做施食,正好可以了此业缘。

  施食法门,是释迦牟尼大慈大悲宣讲的帮助众生远离痛苦获得解脱的至善法门,我们修习这样的善法,怎么可能得到恶报呢?愿所有害怕施食遭受干扰的佛友,能够好好思考这一点。这也是业因果的基本道理,如果这个都不明白,那么非但施食法门不能行持,乃至一切的善法恐怕都难以很好的行持。

  我只是一心想帮助他们,也不管个人得失,只要想到能帮到那么多可怜的众生,脱离苦海,牺牲一下自己也是值得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虽然不怕做施食了,但又想,做的如不如法?众生到底有没吃到?但想想,本来我们不应该追究这些,只要依教奉行就对了。只要自己诚心为他而做,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他们又何需在意结果呢?

  说了一大堆,也没什么重点,只是一时兴起,写写这段日子以来做施食的一些感受而已。希望大家能消除疑虑,不用担心他们吃不吃到,也不用害怕他们会找麻烦,只要尽心尽力,定能帮助他们。希望大家都能发心施食,利益众生。

原标题:施食一千天的心得报告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业障究竟啥模样?

业障究竟啥模样?

勿以恶小而为之 -一、业海茫茫  我们来讲《地藏经》的第十九讲。十八讲之前全是讲的《地藏经》的上卷部分,接下来我们讲《地藏经》的中卷。中卷第一讲是业海茫茫。承接上一讲的最后讲述...

【印度】全球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菩提迦耶(组图)
走进摩诃菩提佛寺,正面入口是一排台阶和长长的参道,参道旁林立着各式各样的佛塔,上都雕刻有精致的小佛和图案。

   
【印度】全球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菩提迦耶(组图)
摩诃菩提佛寺主体是一座下方上尖的佛塔,质地为硬质砂岩,塔高52米。底层是边长15米的方形,从中部开始,层层上缩,顶部为圆柱状,上立一铜制螺旋圆顶。塔身第一层四角有四个小塔,形似主塔,呼应而立。

  
【印度】全球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菩提迦耶(组图)
塔前有一根柱子,上面贴满了金箔,柱子上方还绑着金色和白色的哈达。

  
【印度】全球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菩提迦耶(组图)
塔四面刻有佛像佛龛,雕镂十分精致庄严,细腻地雕刻出佛陀不同的手势和姿态。

   
【印度】全球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菩提迦耶(组图)
摩珂菩提寺的大殿,供奉了佛陀像,是佛陀35岁降魔成道的模样,是9-10世纪用黑石雕刻的,后来被佛教徒涂上黄金,这尊大佛像法相庄严,全身散发出令人无法逼视的光芒。
  
【印度】全球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菩提迦耶(组图)
世界各地的信徒来此膜拜的络绎不绝。

    
【印度】全球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菩提迦耶(组图)
进入摩诃菩提寺需要赤脚。

 
【印度】全球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菩提迦耶(组图)
刚刚从寺内膜拜结束的虔诚信徒。

  
【印度】全球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菩提迦耶(组图)
摩诃菩提佛寺背后即是著名菩提树,树身被石栏围了起来,枝繁叶茂,根盘交错,绿荫密布,形成了巨大的伞盖,几乎能把摩诃菩提寺后半部遮掩不见。朝拜的人们纷纷拿出金箔贴在石栏上,石栏变得金光闪闪。

      
【印度】全球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菩提迦耶(组图)
菩提树下是著名的“金刚座”,相传金刚座位于三千世界之中央,下彻金轮,极为坚固,故诸佛选此地为成道之座。如今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乃后代仿制,真迹金刚座已被埋于塔下。

   
【印度】全球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菩提迦耶(组图)
菩提树下静静坐下,吹着风,放松着身心,这一刻,心灵无比宁静。

  

全球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菩提迦耶

印度比哈尔邦伽耶城南10公里的菩提迦耶Bodhgaya,距印度东部最大城市加尔各答607公里,是佛祖释迦牟尼悟道之处,也是佛教信徒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   据传,佛祖释迦...

如何在安逸环境下生起出离心

如何在安逸环境下生起出离心

问:如何在安逸的环境下生起出离心? 梦参老和尚答:在安逸的时候,想到不安逸的时候。安逸的时候有很多不安逸,身体是安逸了,你的心啊更不安逸;心若安逸了你得断惑,起码你得成道,你心里怎么会得到安逸呀?一天...

神圣的蓝毗尼园—我的印度朝圣之旅

神圣的蓝毗尼园—我的印度朝圣之旅

尼泊尔蓝毗尼是佛陀的出生地,四大圣迹之一。我们去朝圣是在行程的第6天。早餐后,6:00从舍卫国出发去蓝毗尼。9:20到达迦毗罗卫国佛陀舍利塔遗址,上香礼拜后继续前行。11:30尼泊尔入境,一小时后到达...

助念只是辅助,临终者才是主导

助念只是辅助,临终者才是主导

问:近日市面上流行一套开封念佛团,团长程晋林讲话的DVD片。内容非常丰富,举例繁多,看了之后疑惑丛生,请师父解惑。我们认为程团长发心助念,不顾个人得失令人敬佩、赞叹。我们当然应向他学习,自不待言。但对...

念佛和教育孩子哪个优先

念佛和教育孩子哪个优先

问:念佛和辅导孩子学习,在时间安排上,有没有先后次第,还是一切交给佛菩萨,一心念佛就行? 大安法师答:学佛一定要有智慧,佛法不离世间法。佛法也不能放弃自己的选择和思维,实际上佛法更要注重我们自己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