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金钱、佛法如何结合起来?又能修行?

善士问:

  家庭、金钱与佛法修行,三者如何结合起来,达到家庭和睦,财富够用,今生又能修行?

达照法师答:

  这个想法倒是很多人都想要的。事实上修学佛法也不止是家庭、金钱了,就是你的整个生命、你的整个世界都是在往好改,前提是你要先懂得佛法的核心,佛法的内容精神。你真的(对佛法的)精神懂了,你说我们生活在这世上,首先在你的生命中你没有创造坏的东西,你只有创造好的东西,当然就是给你的家庭、给你亲人,给你什么都是带来好,不可能带来破坏东西。

  如果我们搞错掉了,特别是像把佛当成神一样,当成摇钱树一样,求佛去保佑一下;或者认为修行解脱好像就是要众叛亲离,家破人亡,这样在观念上错误,修行上就不一定能受用的了。

  这里面始终是有一个,就是我们原来的习惯、惯性要为家庭怎么样怎么样的,要去做很多事情的,然后你现在要把时间抽出来了,要用功了,这样子可能在这个阶段,刚才说学佛的黑暗期一样,可能会带来很多负面的感觉。

  但实际上,前几天有个居士也跟我讲,他说一个朋友跟他讲,他说基督教教徒都是很富有的,佛教的教徒都是很穷的因为佛教讲布施,讲无我,讲这个世界是苦,讲要求解脱,所以都比较穷;伊斯兰教的教徒都比较凶,中东国家他们要打仗,战争很多;基督徒,美国啊这些西方发达的国家比较多,他们比较富他问是不是这样?而且他说,他观察好像也真是这样,没有什么错。

  然后我想想,我说,也不是这样子啊,富和穷跟宗教信仰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你是一个会赚钱的人,你是信佛,你是天天在用功,钱也会赚得很多;如果你是个不会赚钱的人,没有赚钱的头脑和本事的人,你就是去信基督,我估计你也赚不到钱。这个原因很简单,就是钱和富有跟你内在的这个因果它有直接关系。

  西方的国家,有这么一点道理可能有种现象也是存在的,因为基督徒或者西方的国家它是属于攻击性的宗教,攻击性的文化,他们看到什么就直接先占有,这个观念是很强的;看到不习惯的,不好的,他就想破坏,他是属于攻击性的,像西医一样,你有病了,就做手术把你剪剪掉,不给你讲讲其他的东西。但东方的文化是讲包容,包容的文化是讲全局的。

  那么从短的时间来说,攻击性的文化可能确实利益会大一点,比如说我们一般人在这里,有个东西放在这里,那个会抢的人可能就先抢到手。我们大家都是谦让的人,可能你最后就什么都没有,这很简单的道理,就是他们是喜欢抢的。

  但是如果从整体的角度来说,最后可能还是谦让的人最富有。所以我说东方的、佛教文化的它思路非常广,是把个体跟集体、跟宇宙万物、天地万物的整个规律放在一起去考量,你的这个事情是对的还是错的,是富有的还是贫穷。而西方国家他富有,可能就是拿钱财的数据去当富有的。

  比如简单一点说,信基督,大家是全部信基督了,他可以生到天上去,生到天上去那也是富有的地方,但是从整体的生命来说,他天堂的富有享受完了以后,可能结果就三恶道了。

  但是我们佛法的这个投资链是拉得很长的,投资链拉得太长了,你要从这个恶的心要改过来,善心,善心还要到解脱,解脱了以后还要度众生,还要成就菩提,这个链拉得这么远。

  他是从整个生命的宇宙万物的整体,甚至无限的时间、无限的空间来考量,所以目前看你好像做出只是一点点的效果,但从整体来说有一个原则就是,佛教讲,做的是没有副作用的!

  就你的整个生命,你做的这件事情虽然现在我没有钱,不一定能赚到很多钱,但是我这个家庭或者我的心态,我以后感召的人事可能是越来越好,越来越好,你的幸福感啊你的各方面可能会越来越多,从这个角度去考量,我估计,比家庭、比金钱,比就是这个具体的、简单的一个数字来说,它总体来说还是好一点。

  所以真正懂佛法,应该是心灵健康,身体也健康;身体和心灵健康了以后,你的行为也健康;然后你的社会关系各方面都好了,这个富有比其他都重要,所以我觉得在真正懂佛法的人来说这三者是可以结合起来。

  一开始如果不结合,我们要看到是不是长线跟短线的关系,一开始是要做一点牺牲的。现在人有很多这样啊,你应酬,每天要喝酒,要吃得自己回家不舒服,身体吃坏掉,但他觉得如果不应酬我钱赚不到啊,是吧?目前看好像是这样子,短期看你确实是能够有利润、有好处,但是长期看,你如果活到八十岁,你能赚多少钱?结果你五十岁就走掉,后面那三十年账你跟谁算?没人算!所以健康的生活可能更重要一点。

  我们身边可能也有一些人,他从一开始就学得很好也有的,就是做人本来就做得很好,起码有一点,我觉得我们一开始学佛不要大动干戈,除非你真的是大善根,一跳出去就解脱了,那另当别论。就说在你原有的基础上,在你能接受的这个层面上,先不要大动干戈,然后你一点点给自己往好的地方改进,这样你就觉得学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果你大动干戈,跳过火了,就掉到水里了,那就比较麻烦。

转自微信公众号:安福利生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什么是往生?往生时会出现的景象及临终准备

什么是往生?往生时会出现的景象及临终准备

  往生时会出现什么景象?为确保往生,命终前需要在心理上,事务上做哪些准备? 什么是往生?   首先我们要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看什么是往生。狭义上来说,如果你把自己的行门已经锁定净土,自己的...

在家人可以讲经说法吗

在家人可以讲经说法吗

问:请问师父,在家人可以讲经说法吗? 大安法师答:在家人不是说不能讲法,以交流的形式跟大家谈一谈也是可以的。 佛陀在世的时候,作为居士的给孤独长者,虽然都已证到初果,但他在讲法之前也要先向比丘顶礼,也...

圣凯法师:忏悔业障与转变业缘

圣凯法师:忏悔业障与转变业缘

忏悔业障与转变业缘  圣凯 戒是善良的利己又利他的品行,重视有善良的动机以及美好的成果。持善戒、持不善戒,犯戒、破戒,戒之杂染、戒之净化,皆须以“思”心所法之...

把自己的家庭顾好,不就可以了吗

把自己的家庭顾好,不就可以了吗

问:人活着,只要把自己的家庭照顾好,不就可以了吗? 证严法师答:生活在天地宇宙间,不能只局限在个人生活圈,只为自己的家庭、事业打拚,对其他事物一无所知;只要敞开心胸、开阔眼界,心灵的享受与领会,非金钱...

正宗佛珠浴佛仪轨

正宗佛珠浴佛仪轨

一、恭迎佛像  (一)净坛:法会开始前,太子像供奉在客堂或其它殿堂(太子像,指释迦牟尼佛诞生像);在大雄宝殿,以香花灯水果品等,严净坛场,用一个水盆,装一定量的各色花瓣、香汤,...

皈依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皈依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问:皈依佛教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大安法师答:皈依了佛教,就意味着确定了精神归宿与人生价值目标。禀受三皈依时,吾人就庄重承诺:自皈依佛,就不再皈依天魔外道;自皈依法,就不再皈依外道典籍;自皈依僧,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