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

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

  由于我们自心的无知,我们将自己陷入到一种挣扎的困境中,而禅的风骨则让我们明白,所谓的束缚,都是我们强加给内心的。

  在生活中过分地强调自我,就等同于将自己投入了牢笼,而这个自我牢笼是世间最难突破的东西。静下心来去想,我们从生到死,似乎大部分时间都活在了自我的牢笼中,但其实,我们有很多次机会,可以从这个牢笼中跳出来。

  爱,本来是人类的天性中最美好的情感。可一旦我们决定把所爱的对象占为己有时,爱便成了束缚。爱若没了自由,它就如同失去空气的花朵,终会凋零。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当是活在当下,活在自由中的。唯有这样,他们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才契合禅的精神。比如王尔德,他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可他太执着于结果了,因此他的作品就缺少一种禅的精神。

  许多人之所以活得不自由,是因为他们经常陷入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中。可是以禅的智慧来看,世间万事都有一个由此向彼、由黑向白的转变过程。

  以禅的风骨来说,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是要从自己的生命经验出发,而并非源自于书本知识或者他人的传授。禅让我们追求那种真正对生命具有启发性的东西,因此,任何刻板和教条,都不是禅的本意和真实面貌。

  真正的自由就是,打破自我牢笼,从自我束缚之中解脱出来,认识到他人与自己都具有同样的价值。这时候,固执的自我是不存在的、是被否定的,当自我走向无限时,自由就在我们左右。

  禅宗六祖慧能在年轻时曾被人讥笑为穷乡僻壤来的岭南人,怎么具备觉悟智慧的能力,慧能当即反驳说:人有南北的区分,可觉悟智慧的能力,却不会因为地域的差别而有所不同。那时慧能被认为是粗俗之人,可他却能出口不凡。这是不是也提醒我们,千万不要轻视身边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人呢?

  有个求道之人,他总是不断地向外求索,后来他发现,不论是修行,还是治学,这感受都好比是饮水一般,是冷是热,只有自己才能清楚。只有把目光转向自己的内心,重视自己的内心,这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

  中国唐代的慧能禅师见两个和尚在争论,一个说:旗子飘动,是风吹来的缘故。另一个说:风没有动,是旗子在动。慧能禅师却说:旗子没有动,风也没有动,而是你们两人的心在动。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极少察觉到这个道理: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与我们有什么相干,如果专注地在做手头的事情,又怎么会关心是风动还是旗动呢?可见,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他们可能不懂禅理,但他们却能活在专注之中。

  我们的生命,需要的是一种自觉的状态。每个人总有灰心失望的时候,当我们觉察到这种状态,并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个短暂的存在,那么我们就能够很容易地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别指望着有谁能够拯救我们,自己的生活,为什么要靠着别人来操纵?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怎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怎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1、网友:法师,怎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学诚法师:凡夫的情绪极易起伏,即所谓心随境转,而圣者则能境随心转,其中差别就在于自己内心的力量是否强大。内心的力量,就是一个人的慈悲、智慧、志愿,通过培养...

佛教界响应中央号召  积极防控应对疫情

佛教界响应中央号召  积极防控应对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27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问:如何出爱欲海,断生死流? 大安法师答:我们要发一种心,今生得人身,闻到佛法,走上了一条解脱道路,就得要有壮士断腕的那种勇猛,一定要截断无量劫以来生死轮回的湍流、急流,要给它截断。这生死轮回之流是我...

如何在行住坐卧、作事和言语中修止观呢?

如何在行住坐卧、作事和言语中修止观呢?

  在行中、住中、坐中、卧中、作事中、言语中修止观,先要观应行不应行,然后再修止、修观。要明确为何等事而修法?如果是被烦恼所驱使,或者是随杀、盗、淫、妄等不善事,或者放逸、无记而修,即不应行...

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

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

问:应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迷惑?如何搞好团结? 大安法师答:学佛人的人我是非实际上很多佛教的寺院、机构都程度不同的存在。这也是末法众生的一个特点: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这是非来自什么?实际上就...

如何改掉不孝顶撞父母的恶习

如何改掉不孝顶撞父母的恶习

问:请问师父:如何才能打开心量,改掉不孝顺、顶撞父母的恶习?我的心真的很苦! 永真法师答:第一、忆父母恩,父母生我养我,推干就湿,寄予无限的希望,过去、现在都在为儿女付出,尤其是儿女的幼年时代,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