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

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

  由于我们自心的无知,我们将自己陷入到一种挣扎的困境中,而禅的风骨则让我们明白,所谓的束缚,都是我们强加给内心的。

  在生活中过分地强调自我,就等同于将自己投入了牢笼,而这个自我牢笼是世间最难突破的东西。静下心来去想,我们从生到死,似乎大部分时间都活在了自我的牢笼中,但其实,我们有很多次机会,可以从这个牢笼中跳出来。

  爱,本来是人类的天性中最美好的情感。可一旦我们决定把所爱的对象占为己有时,爱便成了束缚。爱若没了自由,它就如同失去空气的花朵,终会凋零。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当是活在当下,活在自由中的。唯有这样,他们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才契合禅的精神。比如王尔德,他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可他太执着于结果了,因此他的作品就缺少一种禅的精神。

  许多人之所以活得不自由,是因为他们经常陷入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中。可是以禅的智慧来看,世间万事都有一个由此向彼、由黑向白的转变过程。

  以禅的风骨来说,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是要从自己的生命经验出发,而并非源自于书本知识或者他人的传授。禅让我们追求那种真正对生命具有启发性的东西,因此,任何刻板和教条,都不是禅的本意和真实面貌。

  真正的自由就是,打破自我牢笼,从自我束缚之中解脱出来,认识到他人与自己都具有同样的价值。这时候,固执的自我是不存在的、是被否定的,当自我走向无限时,自由就在我们左右。

  禅宗六祖慧能在年轻时曾被人讥笑为穷乡僻壤来的岭南人,怎么具备觉悟智慧的能力,慧能当即反驳说:人有南北的区分,可觉悟智慧的能力,却不会因为地域的差别而有所不同。那时慧能被认为是粗俗之人,可他却能出口不凡。这是不是也提醒我们,千万不要轻视身边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人呢?

  有个求道之人,他总是不断地向外求索,后来他发现,不论是修行,还是治学,这感受都好比是饮水一般,是冷是热,只有自己才能清楚。只有把目光转向自己的内心,重视自己的内心,这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

  中国唐代的慧能禅师见两个和尚在争论,一个说:旗子飘动,是风吹来的缘故。另一个说:风没有动,是旗子在动。慧能禅师却说:旗子没有动,风也没有动,而是你们两人的心在动。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极少察觉到这个道理: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与我们有什么相干,如果专注地在做手头的事情,又怎么会关心是风动还是旗动呢?可见,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他们可能不懂禅理,但他们却能活在专注之中。

  我们的生命,需要的是一种自觉的状态。每个人总有灰心失望的时候,当我们觉察到这种状态,并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个短暂的存在,那么我们就能够很容易地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别指望着有谁能够拯救我们,自己的生活,为什么要靠着别人来操纵?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问: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大安法师答:这里面,修行要理上要明白,事相上要不能废弃。你说自性是佛,但那也要通过拜外面的佛,把我们的自性佛给彰显出来,不能废弃拜佛。拜佛是净业行人必修的一个科目,天天...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问: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大安法师答:本人鼓励受菩萨戒,我们看到上辈三品往生者,就是受菩萨戒的资格,发大乘心,但是他是凡夫了。 受菩萨戒有什么好处呢?受菩萨戒说明你发了菩提心,你跟菩萨戒有缘,菩萨戒是...

不在父母身边该如何关心他们

不在父母身边该如何关心他们

问:有一个关于养儿防老的问题。在年轻一代,这已经成了一个比较大的困扰。年轻一代虽然也很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有很多人,他们注定在青年到中年这个阶段,没有办法陪在父母身边去尽孝因此很害怕父母会有一些失...

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现状及其意义

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现状及其意义

目前佛教慈善机构很多,办的成功的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却少之又少,众所周知的有:台湾证严法师的佛教慈济功德会、厦门南普陀的慈善基金会、苏州寒山寺的慈善超市等。这几家慈善机构都是由出家人主办的,且办得有声有色...

为什么要广修供养?供养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要广修供养?供养有什么好处?

  佛陀告诉我们:从自利的角度而言,供养可以対治我们的悭贪心。要知道,悭贪是一切痛苦产生的根源,《八大人觉经》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我们要想摆脱痛苦,当以布施来対治悭贪心,进而放...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

问: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法门无量誓愿学和一门深入如何理解及处理好其关系? 大安法师答:信、愿、行三资粮是如鼎之三足,都非常重要,尤其是信、愿。怎么强化信愿呢?这个信是很难的,佛不断地说净土法门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