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调心之道

寻找调心之道

原因不是其他,正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无明,以及由此带来的烦恼和痛苦。 所谓无明,就是看不清自己的内心,看不清生命的真相,看不清那些此起彼伏的念头是什么时候生起,又是什么时候占据我们的心。我们以为,所有念头都是这个“我 ”想出来的,都是为这个“我 ”服务的。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都没有能力主动选择念头,而是被念头所选择。 如果我们有能力选择,一定不愿意在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彻底失控。当我们生气时,能让自己马上心平如水吗?当我们紧张时,能让自己立刻放下包袱吗?我们没有能力选择念头,也就没有能力选择行为,没有能力选择命运,这就使得人生陷入一种身不由己的状态。对于这样一种生命状态,我们是否感到满意?我想,多数人所以参加禅修,正是不满于这样的现状,不满于这样的被选择。 禅修,就是要帮助我们改变这样一种状态。这就需要看清那些来来去去的念头,进而对它们进行管理,进行规范。发展其中的正向心理,制止其中的负面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禅修就是一门调心的技术。掌握这门技术,我们就能让那些反客为主的念头各就各位,从它们手中夺回主权。其实,禅修并非佛教所特有,而是世间和出世间的共法。两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见,这就需要以佛陀教导的法为实修指南,为检验标准。 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典籍,也有众多的修行法门。前者是理论,是见地;后者是实践,是禅修。所谓见地,就是通过学习佛法,了解心念的运作规律,了解心灵世界究竟有哪些内容,每种心理又是如何形成并发展的,以及对此进行调整的方法和次第。所以佛法自古便有“心学 ”之称,是一门帮助我们从了解内心到体证生命潜在觉性的学修体系。 ~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饮酒放纵终会堕入恶道

饮酒放纵终会堕入恶道

  你持五戒吗?五戒中为什么要设置酒戒?喝酒对佛子来说有什么伤害?酒是罪之媒,对于精进修佛的你来说,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管好自己,以前嗜酒那么现在就戒掉,以前就不喝酒那么请保持这一良好习惯...

“参禅”是什么?“不可说”怎么理解?

“参禅”是什么?“不可说”怎么理解?

  参什么?你知道吗?   不可能不清不楚就说去参吧。   参是有内容、有根据、有智慧、有需要的,否则,妄说参、胡涂地参、不清楚地参,参什么呢?   不明白者,不是浪费光阴而无意义吗?   ...

邪的一定要远离,现在假冒的越来越多

邪的一定要远离,现在假冒的越来越多

问:请问,有的寺院的法师要求居士只到他的寺院,只亲近他;并说亲近他才能往生西方。这样对吗? 大安法师答:那你说对不对呀?我们听很多话,一定要判别能力。我们居士是三宝弟子,我们护持的是三宝,你这个出家...

人生的幸福到底是什么?

人生的幸福到底是什么?

人生的幸福到底是什么?   济群法师开示:   我觉得这是一个挺有意义的问题。在过去物质贫穷的年代,我们以为不幸福是我们的物质条件太差,所以呢,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很多人幸福起来了,很多人富...

心理素质不好,顺境也会产生障碍

心理素质不好,顺境也会产生障碍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三辈往生中上辈者要舍家弃欲而做沙门,但弟子缘分不好,身不能出家,有大德说品位决定于心量的大小,心出家,大心凡夫也可以上品上生往生吗? 净界法师答:我基本上同意你的看法,佛法是论心...

念阿弥陀佛能否灭除定业

念阿弥陀佛能否灭除定业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念弥陀经念佛者,便不能灭定业乎。 佛法如钱,在人善用,汝有钱则何事不可为。汝能专修一法,何求不得,岂区区持此咒念此经,得此功德,不得其余功德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