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公平的就是因果

星云大师语录:

人有一个身体,可以做好事,做坏事。拳头,我打你一拳,你把我送到公安局,是恶;你帮我捶背,那就是好事。钱有净财,也有不义之财。人有三个东西很重要:身体可以做好事做坏事;嘴巴,可以说好坏说坏话;心,可以有好的念头,有坏的念头。


过去古人说,不要造恶业哦;善的业可以上天堂,恶的业可以堕地狱,人可能有上过天堂,有下过地狱,都是根据我们的念头来。所谓三好之家,指身、口、意。身做好事,口说好话,心存好念,就是三好。前面有两条路,一条善的路,一条恶的路,我们走到十字路,该选择哪条,这“三好 ”,会帮我们决定该走哪条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有人怀疑善恶因果的关系,有的人做好事没有好报,做坏事富贵荣华,这在我看来是因果,这个做坏事的人,他的银行有存款,有富贵的因缘,你不能不让他拿;如果你做好事,为什么不能有好报,那是因为你银行里有负债啊,做好人就可以不还债吗?经济有经济因果,道德有道德因果,健康有健康因果。要健康就要做运动,要注意营养和卫生,不是说我拜佛吃素就可以长命百岁了,这是错误因果;要想发财,就要勤劳,好好经营事业。有因才有果,因与果不相应,就不能得果。

行“三好 ”,就是好的因缘,如果做好人没有看到好报,不必着急,因果一定不会辜负人;它迟早会还给你一个果报,在我70多年出家的岁月中,我所体悟到的世间上最公平的就是因果。非不能胜理,理不胜法;法不能胜权;权不能胜天,不要在果上计较,他为什么要打你,找出原因;他侮辱我的父母,伤害我的师长......总有原因,要找出原因。

因果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缘 ”,因才会有果报,财富、事业、交友,都是如此,都要看缘分的。这个缘是什么东西?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悟道了什么?是真理,什么真理?就是缘起,无论什么都是因缘而起。因缘的关系,因不能生果,必须要有缘。比如你把西瓜种子,放在桌子上,不能开花结果,要把他种到土壤,有阳光、空气、水分,这个因才会开花结果,所以是因-缘-果,这个缘的真理,我们不容易懂,不是那么简单。

因缘第一步,是正见,要有正确的见解,没有错误;正确的见识就是不能看错,实际上我们认识错误很多。是非、善恶、好坏,都有一定的标准。从人看物,知识分子、学者、圣贤,获有正知见,他看到一个茶杯,他看到的不只是茶杯,它还是瓷器,它是从哪里出产的,价值多少......以为看到很多了。

比如(敲桌子)问大家,这是什么?大家都说这是桌子,但你错了,这个桌子是假象,真相是木材,木材可以给我们做椅子、桌子;这是木材?又错了,它不是木材,木材也是假相,它是一棵树;那这是大树?,也错了,这是一颗种子,它通过阳光、空气、泥土、水分,这些因缘和合成为了一棵大树。

别说一棵树,即使一颗沙子,它都结合了宇宙万有的力量,才成就了这个东西。你们各位有家庭,家里有因缘,夫妻有缘分,但是要有好的姻缘。不好的因缘,大家志向不投,或者水分太多,或者阳光不够,所以缘分要刚好,那就是善缘。我说了一句好话,可能不经意,但是你听了之后,就成了一个缘分,缘分往上才是空,缘是需要条件的,不能单独存在的,人你们单独存在吗,人要吃饭,要有农夫,要穿衣服,就要工人,要买东西就要商人,交通就要司机,人要很多的缘分才能存在。 ~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问: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索达吉堪布答:现在人一味地认为,经济条件越好,生活档次越高,从中得到的快乐肯定越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到了那个时候,你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可怕,迟早会变成金钱的奴隶。 我们...

临终后没有瑞相,能证明往生吗

临终后没有瑞相,能证明往生吗

问:临终助念遇到一件颇有争议之事,一向姓女居士茹素念佛四十余年,平时信愿具佳,晚年感染尿毒症,就在临终前一段时期痛苦不堪,神识昏迷。 然而就在往生前大约二十分钟,突然得佛加持,随我们助念团大声念佛直...

末法时代地藏法门的殊胜

末法时代地藏法门的殊胜

问:文殊菩萨跟地藏菩萨给您不同的启示。 梦参老和尚答:不是对我的启示,对谁都有启示,我学地藏菩萨是这样子的。以前弘一法师专弘地藏法门的,我学华严的,我以前体会不到,在我到了美国去,你讲华严经没谁听,...

正宗佛珠佛学说法解说:般若是什么意思?

正宗佛珠佛学说法解说:般若是什么意思?

般若,梵语Prajna的音译。什么是般若,就是终极智慧,世间万物的之间的智慧,区别于一般智慧。在浩瀚的日月星辰的宇宙的各个角落,它们都存在着。 般若这个智慧包含六种,就是所谓的...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问: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了幻法师答:学佛者应经常向社会及贫苦者布施。布施的基本原则是: (1)不自苦:应衡量现实的经济状况,不必存有与人比较的心态,只要随力布施,即使微分供养,也会得到无量无边...

美妙的音乐来自琴弦与手指的相互作用

美妙的音乐来自琴弦与手指的相互作用

  编者按:苏轼精通佛理。他有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因缘结合而成,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都是不行的。   【原文】:譬如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