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不用学多,不生气、没脾气,那就是佛法!

我对你们讲:“不论你是拜佛也好、念佛也好、礼忏也好、诵经也好,就是要把自己的脾气改了。 ”


有脾气的人就是苦,没有脾气的人就是快乐;有脾气的人就有烦恼,没有脾气的人就常常欢喜。
这个脾气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好像人生种种病,为什么生的?因为有脾气。一切事情不顺利,为什么?也因为有脾气。
所以人若能没有脾气,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快乐的,都是平安的。可是,人都不注意这一点,以为随随便便发脾气,就对事情有帮助。实际上,什么好事,你一发脾气,也会坏了。所以我们最要紧的是没有脾气,没有烦恼。
学佛法的人要有耐心,有人骂我们,我们要拿他当唱歌听,或当他们给我们讲另一种语言。点我因为我不骂人,所以旁人骂我,我也不懂得、也不知道;尤其有人骂我们,那是给我们上肥料,令你这块地所长的一切能茂盛一点。
所以我们学佛法的人,要能忍受,就是德行,能忍就是道;你要能忍,也就是修行。受不了也要受,才得了。
如受不了,就有麻烦;能受得了,无论有什么境界来了都能忍受,这就是懂得佛法。你要是不能忍、不能受,那就是不懂得佛法。
所以我们要:“不生烦恼莫疑心 ”,时时都不生烦恼不生怀疑。“总要管己少管人 ”,常常只要管自己,不要管旁人。
“多认不是少争理 ”,常要认自己的不是,不要尽那么狡辩。“安然清净智慧生 ”,你要能这样就很平安,会生出一种智慧。
“明心没有碍难事 ”,学佛人讲明心见性。明心即你心里明白了,什么事情都不难了,没有困难的事情。
“见性岂有忧愁心 ”,见性的人就不知道忧愁了。“佛光不是不普照 ”,所谓“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 ”。
所以佛光不是不照你,而是你心里若像浑水似的,月光就照不进去了;我们心里要是清了,就像水里现出月亮似的,佛性就现前了。“意定天无云 ”,你意有定力,就好像天上没有云彩似的。点我为什么佛光不普照我们呢?因为“忧思恨怨心搅浑 ”,你又有忧愁、又有烦恼,又有恨、又有怨,在心里头有这么多东西,所以心里就浑了,就没有智慧。我们谁能没有烦恼,谁能没脾气,谁就生大智慧,开大智慧了。
学佛法不用学多,学得能不生气、没有脾气,那就是佛法。所以说:
事事都好去 脾气难化了真能不生气 就得无价宝再要不怨人 事事都能好烦恼永不生 冤孽从那找尽瞅人不对 自己苦没了
我们人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就在这很简单、很现实的地方上,能明白了,就是明白佛法;不要到远的地方去找、高的地方去找,就在你每天所面对的现实中。
这个境界你要能把它转过来,就不被境界所转,不要到这个境界一来,就不知道怎么样才好。时时都能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你能这样,那就是明白佛法。
今天我不讲太多,讲太多了,你们会还给我。
问:要怎样学,念什么经或念什么咒,修什么法,最快成佛?
宣化上人:你念不生气的经,念不发脾气的经,念不骂人的经,有这三种经,很快就成佛了。 感恩!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清明除了祭先祖,还应将先辈们的精神继承下去

清明除了祭先祖,还应将先辈们的精神继承下去

  春花烂漫,春水潺潺,绿叶成荫,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又到了清明时节,数千年来,为追思先辈,聊表孝忱,人们都会去扫墓祭祀,如古人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

什么叫「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什么叫「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什么叫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安法师答: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大乘的佛果。怎么才能不退转?还真得要念佛号,当我们信愿持名的时候,以弥陀愿力的摄受才能不退转。如果我们不能仰靠弥陀...

如何得清净心

如何得清净心

问:如何得清净心? 梦参老和尚答:这个问我清净心。咱们就举这个念佛例子吧!当你念佛的时候,当你正念阿弥陀佛,心里全神贯注,忆佛,想佛。这个时候你的心只有一个佛,什么外边境界都断绝了,清净,只是这么个时...

三论宗的修持方法

三论宗的修持方法

(一)三论宗的祖师 三论宗是以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以及提婆菩萨的《百论》为依据而成立的宗派。这三部论典都是鸠摩罗什大师所翻译的,因此中国的三论宗,应以鸠摩罗什大师为初祖。罗什之后,有僧肇...

是供佛好,还是供菩萨好?

是供佛好,还是供菩萨好?

问:供释迦牟尼佛好,还是供菩萨好,比如供观音菩萨? 如瑞法师答:佛教里有很多的佛菩萨,每个人的因缘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看见观世音菩萨就觉得很欢喜,有的看到释迦牟尼佛觉得欢喜。这就是自己与哪尊佛有缘,和哪...

为临终昏迷者、聋人助念有用吗

为临终昏迷者、聋人助念有用吗

问:有人平素信愿念佛而临终中风失语,神识昏迷,此时,人为助念,还有作用否?如有作用,则本人已神识昏迷,不觉不知,作用何在?如无作用,则本人平素信愿念佛之功德,岂非唐捐乎? 印光大师答:念佛功德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