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佛珠浴佛的意义和功德

浴佛节来历

  在靠近雪山南麓森林繁茂的地方,有一个很富裕、很有名的国家叫迦毗罗卫国。
  国王净饭大王是释迦族中的族长。英勇能干,智胜德高,把迦毗罗卫国治理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全国臣民都非常拥戴他。
  年轻的净饭王,少年得志,在家中是一族的首长,在政治上是一国的领袖,因此,各国的公主,名门的千金,都在暗自为自己的终身大事祝祷,都希望能嫁给这位年轻威武的国王。
  拘利族的天臂城主善觉大王,有一胞妹摩耶,端庄秀丽、仪态大方、温和贤淑,远近闻名。
  年轻的国王,美貌的公主,就这样结了美满的姻缘。
  夫妇的感情,如鱼得水,真似人间天上。
  暑往寒来,秋去春至,日子像流水似的匆匆逝去。
  净饭大王和摩耶夫人结婚以来,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他们还没有生养一个嗣位的王子。
  净饭大王在处理国政之暇,回到宫中的时候,看看温和贤慧的夫人,望望宫中寂寞的陈设,总是愁眉苦脸,怨声叹气。
  聪明的摩耶夫人,早就看出国王的心事。
  一天,贤慧的夫人就轻声向净饭大王说道:“王呀!我们都慢慢老了,怎么能没有继位的太子呢?你不要老是像往日一样固执,希望你能接受我的意见。
  自古以来,王者的宫庭中,都有很多的妃子,你为什么要废弃这个惯例呢?你看,宫中除了我以外,没有任何妃子,你赶快再多寻几个如花的美人,说不定她们会为你生下一个可爱的王子。 ”
  “不! ”净饭大王坚决的回答:“命运如果注定我没有王嗣的话,就算我得到天下所有的女人,也是一样。 ”
  净饭大王口头是这样说了,但心中的忧虑却是与日俱增。
  摩耶夫人,她是迦毗罗卫国的国母,她的相貌如同秋天圆满的月亮,她的心灵如同池塘中清净的莲华。
  然而,她不能为迦毗罗卫国生下王子,不能为净饭大王生下一位国家未来的主人,心中经常感到烦闷与不安。
  那是在摩耶夫人四十岁的时候,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里,夫人舒适平和的睡在床上,她朦胧的睡梦之中,忽然看到有一位长得仪表堂堂的人,乘坐一头白色大象,从虚空中慢慢走来,当走近夫人的时候,就从她的右协而进入了腹中,夫人一惊醒来,才知道刚才做了南柯一梦。
  夫人醒来以后,把这个梦告诉睡在身旁的净饭大王,净饭大王听后,和夫人一样,他们都感到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梦。
  夫人自从做了这个梦之后,就和通常的女人不一样。她每天幸福安乐的过着日子,没有忧患、苦恼,更没有嗔怒、贪欲和虚伪。她不喜欢喧闹的地方,每天只喜欢在空闲幽静的林中或水边游乐、修养。
  没过多久,夫人把怀孕的喜讯告诉国王,大王听后高兴得心花怒放,积郁在心中的忧闷,一扫而光。
  农历四月初八日,夫人向国王说,游园后依风俗要回娘家生小孩,大王不仅亲自护送夫人回娘家,还命令很多侍女随身侍候。
  他们走到迦毗罗卫国蓝毗尼花园后不久,夫人在一棵无忧树下诞生了太子。刚生产后的夫人,没有丝毫苦恼;初生的王子也非常安祥。
  生下不久,太子行走七步,每走一步现出一朵莲花,王子环视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天上人间,我是最伟大尊贵的觉者。)
  这时,天空中出现九条(有说两条)龙,吐水为太子沐浴。有很多的天王和梵神,天王举起琉璃床的四足,梵神恭敬的捧着珍贵的伞盖,无数的天人,都来赞美这位现在的太子,未来的佛陀的诞生。(参考《释迦牟尼佛传》)
  从此,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日,就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的圣诞日,又叫浴佛节,或佛诞节。
  注:太子像是数寸高的童子形立像,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原来印度的习惯是尚右(以右为正),所以右手指天,但是中国汉地的习惯是尚左,因此中国汉地所造太子像多半是左手指天,这是不合佛经的。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自杀是否真能逃离绝境

自杀是否真能逃离绝境

问:有些人在陷入绝望时,就选择自杀来逃避,这样做真的能逃离绝境吗? 索达吉堪布答:很多人在追求虚幻的五欲生活中,往往对某种事物特别特别地执著,如异性、财产、地位等等,一旦得不到满足,就忧伤绝望,为巨大...

好好地念佛,世间的福报也在里面

好好地念佛,世间的福报也在里面

问:弟子一心想念佛求生净土,但世间缘分未尽,且为人父母。可否效法《了凡四训》,年轻的时候求人天福报,年老的时候再将所有功德回向往生西方? 大安法师答:对于这个观点应当要好好思惟。一心想求生西方净土是当...

知道某出家僧人是破戒(破见)之人,能不能单独顶礼供养

知道某出家僧人是破戒(破见)之人,能不能单独顶礼供养

问:在寺院中,如果我们知道某些出家僧人是破戒之人(包括不正见的邪师),我们能不能单独顶礼他,单独供养他?有人说,不管他破不破戒,不管他佛法的见解对不对,我们顶礼的是他身上所披的袈裟。这种说法对吗?请师...

「不舍一法,不受一尘」该如何理解

「不舍一法,不受一尘」该如何理解

问:师父慈悲,弟子心中不明经义,「佛氏门中不舍一法,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此二句佛语何解? 衍慈法师答:佛法不离事与理,古德有云: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佛氏门中不舍一法」,此上句属事,是说作用。学佛是...

 寻找调心之道

寻找调心之道

寻找调心之道 原因不是其他,正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无明,以及由此带来的烦恼和痛苦。 所谓无明,就是看不清自己的内心,看不清生命的真相,看不清那些此起彼伏的念头是什么时候...

原始佛教是小乘佛教吗?与大乘佛教是什么关系?

原始佛教是小乘佛教吗?与大乘佛教是什么关系?

原始佛教是否就等于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关系是?   可以这样说,我们以前的中国佛教或大乘佛教,认为原始佛教或者是现在比方说是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的佛教是小乘佛教。那么现在我们不用小乘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