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佛珠浴佛的意义和功德

浴佛节来历

  在靠近雪山南麓森林繁茂的地方,有一个很富裕、很有名的国家叫迦毗罗卫国。
  国王净饭大王是释迦族中的族长。英勇能干,智胜德高,把迦毗罗卫国治理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全国臣民都非常拥戴他。
  年轻的净饭王,少年得志,在家中是一族的首长,在政治上是一国的领袖,因此,各国的公主,名门的千金,都在暗自为自己的终身大事祝祷,都希望能嫁给这位年轻威武的国王。
  拘利族的天臂城主善觉大王,有一胞妹摩耶,端庄秀丽、仪态大方、温和贤淑,远近闻名。
  年轻的国王,美貌的公主,就这样结了美满的姻缘。
  夫妇的感情,如鱼得水,真似人间天上。
  暑往寒来,秋去春至,日子像流水似的匆匆逝去。
  净饭大王和摩耶夫人结婚以来,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他们还没有生养一个嗣位的王子。
  净饭大王在处理国政之暇,回到宫中的时候,看看温和贤慧的夫人,望望宫中寂寞的陈设,总是愁眉苦脸,怨声叹气。
  聪明的摩耶夫人,早就看出国王的心事。
  一天,贤慧的夫人就轻声向净饭大王说道:“王呀!我们都慢慢老了,怎么能没有继位的太子呢?你不要老是像往日一样固执,希望你能接受我的意见。
  自古以来,王者的宫庭中,都有很多的妃子,你为什么要废弃这个惯例呢?你看,宫中除了我以外,没有任何妃子,你赶快再多寻几个如花的美人,说不定她们会为你生下一个可爱的王子。 ”
  “不! ”净饭大王坚决的回答:“命运如果注定我没有王嗣的话,就算我得到天下所有的女人,也是一样。 ”
  净饭大王口头是这样说了,但心中的忧虑却是与日俱增。
  摩耶夫人,她是迦毗罗卫国的国母,她的相貌如同秋天圆满的月亮,她的心灵如同池塘中清净的莲华。
  然而,她不能为迦毗罗卫国生下王子,不能为净饭大王生下一位国家未来的主人,心中经常感到烦闷与不安。
  那是在摩耶夫人四十岁的时候,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里,夫人舒适平和的睡在床上,她朦胧的睡梦之中,忽然看到有一位长得仪表堂堂的人,乘坐一头白色大象,从虚空中慢慢走来,当走近夫人的时候,就从她的右协而进入了腹中,夫人一惊醒来,才知道刚才做了南柯一梦。
  夫人醒来以后,把这个梦告诉睡在身旁的净饭大王,净饭大王听后,和夫人一样,他们都感到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梦。
  夫人自从做了这个梦之后,就和通常的女人不一样。她每天幸福安乐的过着日子,没有忧患、苦恼,更没有嗔怒、贪欲和虚伪。她不喜欢喧闹的地方,每天只喜欢在空闲幽静的林中或水边游乐、修养。
  没过多久,夫人把怀孕的喜讯告诉国王,大王听后高兴得心花怒放,积郁在心中的忧闷,一扫而光。
  农历四月初八日,夫人向国王说,游园后依风俗要回娘家生小孩,大王不仅亲自护送夫人回娘家,还命令很多侍女随身侍候。
  他们走到迦毗罗卫国蓝毗尼花园后不久,夫人在一棵无忧树下诞生了太子。刚生产后的夫人,没有丝毫苦恼;初生的王子也非常安祥。
  生下不久,太子行走七步,每走一步现出一朵莲花,王子环视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天上人间,我是最伟大尊贵的觉者。)
  这时,天空中出现九条(有说两条)龙,吐水为太子沐浴。有很多的天王和梵神,天王举起琉璃床的四足,梵神恭敬的捧着珍贵的伞盖,无数的天人,都来赞美这位现在的太子,未来的佛陀的诞生。(参考《释迦牟尼佛传》)
  从此,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日,就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的圣诞日,又叫浴佛节,或佛诞节。
  注:太子像是数寸高的童子形立像,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原来印度的习惯是尚右(以右为正),所以右手指天,但是中国汉地的习惯是尚左,因此中国汉地所造太子像多半是左手指天,这是不合佛经的。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佛教除了将佛法传入还与中国文化有什么交流贡献?

佛教除了将佛法传入还与中国文化有什么交流贡献?

善士问:   佛教初传到中国,除了将佛法传入以外,与中国文化有什么交流、贡献吗? 星云大师答:   佛教传到中国,对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影响。诸如寺庙建筑、佛经、佛像、艺术、梵呗、音乐、语言、思...

佛说广学多闻可增长智慧

佛说广学多闻可增长智慧

  如何对治愚痴?你觉得你的辩才如何?如何使辩才增长?佛陀教导我们,要亲近善知识,要广泛的学习经、律、论的知识,使自己通过如法的思维,找到心中的智慧,增强自己抉择判断的能力,帮助别人,自利利...

修行人的生活起居有什么注意事项

修行人的生活起居有什么注意事项

问:修行人在生活饮食起居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索达吉堪布答:一是日常所需的资具受用既不能过于优越,亦不可过于低劣,凡事都要适度,当如是维持生活。 二是明确自己的食量,饥饱应当平衡,如果饮食过量,则现昏沉...

念从心起,佛不离心

念从心起,佛不离心

念从心起,佛不离心 念佛的心是什么心啊?是物质的心在念呢、还是你心理的心在念,这要搞清楚,这要研究。为什么我前面说,这个地方再美,这个佛堂再美,我们整个身心就迷失在这个空间...

佛为什么不现身让众生看见

佛为什么不现身让众生看见

问:众生不信佛法,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大放光明,显示出来让众生都看见?众生如果看到这样殊胜的景象还会不相信吗?为什么不用这种方法来救度众生呢? 大安法师答:没有善根的人,你就放光他也接纳不了。实际上自古以...

不再纠缠才是真正的忏悔

不再纠缠才是真正的忏悔

【原文】   复次,善男子!言忏悔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   《华严经》   【注释】   所谓忏者即是忏其前面所做的罪恶,忏是告别的意思,不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