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佛珠清明节怎样做好?

一、清明节的注意事项


  清明节,扫墓、上香、烧纸、上供、是祭祖敬孝,也是倡导孝行,更是我国慎终追远、百善孝先的优秀传统。
  但!只有方法正确,才能让自己的孝心得到借慰,先亡得到实益,孝行感得福荫。
  因此,祭祖扫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用素食代替饮酒、杀生、食肉。
  中国古礼,遇到重大活动如祭天祭神,主持者要斋戒沐浴,虔诚清洁,不食荤辛。
  所以,在丧事中饮酒、杀生、食肉、作乐、唱戏......不仅对亡者不敬,而且会增重亡人罪业,本该投生善道的反堕落恶道受苦。
  (二)敬香、烧纸,不要太多。
  纸(也有烧锡铂的),是烧给鬼道众生的。
  但是!鬼道众生,只是六道众生之一,人死后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变鬼。
  饿鬼道里,有大势力、多福报鬼,如果亲人福报浅,或罪业重,亲人不一定能得到火化的纸钱。
  何况烧纸跟佛教的意义不合,佛教没有烧纸的传统,起码在佛教的经典里面看不到烧纸的记载。
  再说,祭祖扫墓与寒食节有关,寒食是不许生火的,家里都吃冷食。
  纸钱也是不烧的,只不过压在坟头,所以我们这个烧纸跟最早的风俗已经有变化。
  因此,烧香燃纸,只是表达后人对先亡的敬意,不在香纸数量,而在内心真诚。
  同时,特别要提高安全隐患的防火意识。
  (三)祭品,宜香花水果素食。
  (四)为亡人做供佛供僧、布施贫困、戒杀、放生、护生等善行福报,这样可以超度亡人,投生善道或极乐净土。
  以上事项,只为真心行孝、利亲、并为后代子孙及眷属蒙福的人作参考。


二、清明节佛教徒怎样做?
  (一)僧人怎样做?
  僧人寺务繁忙,不能够保证每个清明节,都能够回到祖坟给先人扫墓、上香等。
  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感情,不念父母的生养之恩,乃至所有亲人的养育之恩。
  所以,僧人通常会用自己的一些方式来祭祖哀思,或为先亡专门诵一部经、或专门为他们供养僧众等方式,利益先亡。
  (二)寺院怎样做?
  举行超度法会,大的如水陆法会,小的如礼忏、诵经、念超度普佛、设放焰口等活动,主要是从佛教方面,感恩与利益先人。
  (三)在家佛教徒怎样做?
  在家佛教徒,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照前面说所说的去做。(所说都依据佛经祖语,如《地藏经》、《盂兰盆经》、《印光法师文钞》、《梁武帝问志公禅师因果文》等。)
  无论利益先亡,还是福荫现在眷属,都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


三、如何对待当地风俗?
  (一)不反当地风俗
  烧纸,表达后人对先亡的敬意,不管有无作用,己成风俗,没必要反对和阻止,但需将从前的一堆几堆,改作一张、三张或七张。
  (二)清明节的本意
  清明节,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后来逐渐发展增加了祭祖、扫墓、踏青等风俗,早就成为中国敬孝倡孝的优良传统。
  不仅生前要孝亲养亲,死后也要祭悼、哀思。
  莲池大师曾开导:“世间之孝三,出世间之孝一。
  世间之孝,一者承欢侍彩,而甘旨以养其亲;二者登科入仕,而爵禄以荣其亲;三者修德励行,而成圣成贤以显其亲。是三则世间之所谓孝也。
  出世间之孝,则劝其亲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愿往生,永别四生,长辞六趣,莲胎托质,亲觐弥陀,得不退转,人子报亲,于是为大。 ”(摘自莲池大师《竹窗三笔》)
  注:综上所述,可用在祭祀亲人的任何日子,并非只用于清明节。
  需知,清明一年一度,孝道时时处处。
  愿以此文,消除你我他“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的遗憾。


附录:清明节的来历
  (一)季节
  《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
  清明节过后,气温逐渐升高,雨量增多,正是万物生长、农民耕作的大好时节。
  因此,我国民间向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的说法。
  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后来逐渐发展增加了祭祖、扫墓、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成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与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这些都与寒食节有关。
  (二)历史
  史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流亡国外,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找不到一点吃的,又累又饿,就连站起来的力量都没有。
  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个叫介子推的大臣,走到僻静处,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了碗肉汤让公子喝下,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和体力......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当了国王,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治武功卓著,春秋五霸之一的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的晋文公。
  重耳继位后,重赏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逼出介子推,依大臣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
  谁知?介子推坚决不出山,火熄后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倚靠在一棵老柳树下烧死了。
  晋文公见到后悲痛大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血诗的衣襟,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把他葬在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即禁火寒食,以寄哀思!(禁烟火吃冷食)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名“清明柳 ”,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祭奠介子推,并勉励自己勤政清明。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信佛和不信佛在生活道德上有没有差别

信佛和不信佛在生活道德上有没有差别

问:信佛的人和不信佛的人,在生活和道德实践上,有没有差别? 大安法师答:信佛和不信佛这两种人,在生活方式和道德实践上肯定会有很大的差异。首先从观念上来说,信佛的人,他能够相信善恶因果报应,相信六道轮...

佛教传入五台山的真正历史

佛教传入五台山的真正历史

优美的传说,动人心扉,但是,传说并不等于史实,况且佛教还是正信的宗教,追求的是真谛,真谛就是真实不妄的道理。因此,我们就依据佛祖的“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依不了义经” 的教导,来...

看别人不顺眼,该怎么办?

看别人不顺眼,该怎么办?

如何对待看不顺眼的人呢?   你能把你看不顺眼的人也能看得很顺眼了,问题就解决了。当彼此看不顺眼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回过头来反省,检讨自己,改过自新。   我为什么看他不顺眼?我为什么让他看不...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能了生脱死?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能了生脱死?

问题:   在家居士修行什么法门当生就能够了生脱死? 广行法师:   在家居士修行最好选择念佛法门。念佛法门只要信愿持名,无论在家还是出家,往生的条件都是一样的。只要至诚恳切,深信切愿,执持...

光图热闹恐怕你永远都走不进佛门

光图热闹恐怕你永远都走不进佛门

问:当前非法的佛教场所很多,合法的寺院也会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其内容和他的身份不是很相符,但也的确让一些人因此走入佛教,从这点想,他们做的未必是坏事,我们去参加过这样的活动,这样会不会成为一名不合格...

一生最好是观拜一尊佛像,是这样吗

一生最好是观拜一尊佛像,是这样吗

问:有人讲一生最好是观拜一尊佛像,不要多了,多了怕临终心乱,是不是这样呢? 大安法师答:这个问题原则上来说,一生观想、礼拜一尊佛像还是可以的,多了确实是心会散乱,本身我们凡夫的心就是比较散乱,如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