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佛珠如何看待做经忏的僧人?

 台上的经师是大家恭敬的;

  持戒的律师是僧伽依止的;   著作的论师是历史留名的;   盖庙的法师是公众钦服的;   弘化的大师是社会赞扬的;   可是送终的经忏师呢?
  甚至包括丧家在内,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到底差别在那里?
  度死的不如度活的?
  可是死的如果不度,活的会安宁吗?
  何况活的都是死的来投胎的,死活又有什么差别呢?
  就像社会有边缘人一样,僧团中也有一群所谓的“边缘僧 ”存在。
  一方面一般的出家人与他们画清界限、另一方面在家信徒们不把他们当“法师 ”看。
  只有在有人死的时候,他们才被注意到(多少也是看在死人的份上),“交易 ”完毕,他们又隐藏不见了。
  如果只是为了“讨生活 ”,他们何必剃发染衣?
  反之,如果剃发染衣好混钱,那么我们的僧团到底出了什么差错?
  如果当初他们不是发好心来出家的,那么,是谁家的庙开了“剃头店 ”?
  如果他是发好心出家的,那么,如今为何又沦落至此?
  个人性格因素固然不能排除,可是道场的过度僵化、徒弟的缺乏教育,甚至剃染、授戒等事的草率、随便,恐怕更难辞其咎。
  经忏都是祖师、国师们所作居多,诵之并非无益;度亡也是菩萨心行的表现,绝非下流、可耻。
  因此,包括太虚大师在内,也都曾经有建立“经忏丛林 ”、合法化提高经忏师地位的倡议。
  今日的经忏师素质如此良莠,与其一味的泾渭分明、造成僧团的分离与人才的流失,倒不如透过适当的尊重、定位与教化,而让这些经忏师在僧团的肯定当中,重回出家修道的生活。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净慧长老问禅寮答问系列

净慧长老问禅寮答问系列

修禅的上根利智 问:修禅要上根利智的人,我很担心自己不是那样的根器。什么是修禅的上根利器呢? 答:修禅要上上根器的人。修禅下手就较高,从此角度讲,能够在当下就敢于承当自己就是佛,时时处处都按照佛的标准...

念地藏观音圣号和念弥陀名号有什么区别

念地藏观音圣号和念弥陀名号有什么区别

问:念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名号有什么区别? 大安法师答:念地藏菩萨名号功德,大家可看看《地藏菩萨本愿经》。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功德,看一下《普门品》,念阿弥陀佛名号功德,我们从净土三经就能了...

观世音菩萨具足这六种神通力!

观世音菩萨具足这六种神通力!

  编者按:观音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菩萨,是我国众多民间传说的重要角色,民间对她的崇信度较高,并深深地根植于民间习俗中。观音所代表的那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与人为善的信仰是中国深厚传统民俗文化...

密宗不神秘!三分钟了解佛教密宗的基本修持法:三密相应!

密宗不神秘!三分钟了解佛教密宗的基本修持法:三密相应!

密宗,源出于古印度佛教中的密教。唐开元初,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人先后来华翻译传播,形成宗派,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依据,把大乘佛教的烦琐理论运用在简化通俗的诵咒祈祷方面,认为口诵真言(口密)、...

如何对治不好的念头?

如何对治不好的念头?

问题:   我们人的念头很多,如果意识到念头不好,该怎么忏诲?如何把这个不好的种子影响力减少到最低? 圆藏法师:   我们妄念纷飞,念头有恶、有善、有无记,不怕念起,就怕觉迟,这个念头起来都...

因在意别人的评价而影响情绪,该怎么办?

因在意别人的评价而影响情绪,该怎么办?

问题:   我很在意别人的评论,弄得情绪波动很大,怎么改变? 常暘法师:   你这个问题是典型的不知道什么是对是错?也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去哪里?完全活在自我的一个世界。也就是一个糊涂人,自然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