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佛珠如何看待做经忏的僧人?

 台上的经师是大家恭敬的;

  持戒的律师是僧伽依止的;   著作的论师是历史留名的;   盖庙的法师是公众钦服的;   弘化的大师是社会赞扬的;   可是送终的经忏师呢?
  甚至包括丧家在内,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到底差别在那里?
  度死的不如度活的?
  可是死的如果不度,活的会安宁吗?
  何况活的都是死的来投胎的,死活又有什么差别呢?
  就像社会有边缘人一样,僧团中也有一群所谓的“边缘僧 ”存在。
  一方面一般的出家人与他们画清界限、另一方面在家信徒们不把他们当“法师 ”看。
  只有在有人死的时候,他们才被注意到(多少也是看在死人的份上),“交易 ”完毕,他们又隐藏不见了。
  如果只是为了“讨生活 ”,他们何必剃发染衣?
  反之,如果剃发染衣好混钱,那么我们的僧团到底出了什么差错?
  如果当初他们不是发好心来出家的,那么,是谁家的庙开了“剃头店 ”?
  如果他是发好心出家的,那么,如今为何又沦落至此?
  个人性格因素固然不能排除,可是道场的过度僵化、徒弟的缺乏教育,甚至剃染、授戒等事的草率、随便,恐怕更难辞其咎。
  经忏都是祖师、国师们所作居多,诵之并非无益;度亡也是菩萨心行的表现,绝非下流、可耻。
  因此,包括太虚大师在内,也都曾经有建立“经忏丛林 ”、合法化提高经忏师地位的倡议。
  今日的经忏师素质如此良莠,与其一味的泾渭分明、造成僧团的分离与人才的流失,倒不如透过适当的尊重、定位与教化,而让这些经忏师在僧团的肯定当中,重回出家修道的生活。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佛能预知我们的未来吗

佛能预知我们的未来吗

问:佛能预知我们的未来吗? 衍慈法师答:你问的是佛能否知道我们的未来。其实佛陀悉知悉见,不但对我们的过去与未来,乃至十方法界一切众生的依正二报,前因后果,无所不知。但佛不能为众生转定业,因为这与自作自...

临终遭此变故,还能往生吗

临终遭此变故,还能往生吗

问:病人已命终或快命终时,家中眷属即为其穿衣,杀生、哭泣造种种违缘,没有助念,使亡者生大烦恼,无复正念,幸此人平时信愿持名,心向极乐,此人临终遭此变故,还能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末法众生往生,临终的时...

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问:师父好!请问师父,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我听说有人持午,把胃搞坏了。 宏海法师答:持午我想如果持得如法的话不会影响身体,有时候持午的重要意义就是要淡,把食欲淡下来,自然我们的其他烦恼就跟着淡下来。...

第19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举行学术研讨会

第19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举行学术研讨会

2016年10月12日下午,在位于“弥勒道场”雪窦寺的盛大开幕仪式结束后,第19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代表团返回宁波市泛太平洋酒店举行了学术研讨会,中韩日三国佛教代表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法乳千秋...

善根是什么意思?三善根是指哪三善?

善根是什么意思?三善根是指哪三善?

  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的根本。善是指身口意三业的善法而言。根,有能生的义。《十住毗婆沙论》云: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皆从此三生。可见,善根是以无贪、无嗔、无痴为体...

大乘小乘之区别

大乘小乘之区别

大乘小乘之别,细言之颇深。概言之,大小乘均为出世法,了解生死轮回,程度均超过人天法。人天法者,在世界上要做最好的人使人间太平安乐,即人法;有许多宗教求升天,即天法。自佛教言:做人及升天,仍在轮回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