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的基本知识

一、佛珠也叫佛珠应该由母珠、子珠、隔珠、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组成。

佛珠一般由108颗念珠组成,在第7颗、21颗、54颗、87颗、101颗用其他颜色或大小的珠子隔开,称为:隔珠或数取。一般来说隔珠要比子珠稍大,数量可以采用1到3颗不等,并且不计算在108颗之内。

54颗的佛珠要在第27颗前加隔珠,27颗、18颗的佛珠则要在每9颗加一粒隔珠。记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稍大的一些珠粒或者饰物,也可用金刚结代替,目的是防止弟子珠滑落。

在佛珠的开始处的母珠上又附有2根粗带子,在每根带子上又串有十枚小金刚环或十颗小珠,以十颗为一串,如同算盘。采用十进位,代表佛教十波罗密。即:施、忍、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戒;佛珠的每一部分都有其特殊的意义。母珠(佛头)代表:佛宝;贯串整串珠的绳子代表:法宝;小珠代表:僧宝。

一串佛珠共有:2佛、4如来、4涅磐、8菩萨、6波罗密、4天王、29天、1四天王子、1杭珠弟子、1地神、18地狱、1师长、1施主、28星宿组成,共108颗

二、佩戴佛珠手链珠径与珠粒的关系是什么?

手链的珠粒数与珠径的关系,通常珠粒越大珠粒数就越少,常规标准为:珠径8mm规格23粒,珠粒10mm规格19粒,珠粒12mm规格17粒,珠径14mm和15mm规格15粒,珠径16mm规格14粒,珠径18mm规格13粒,珠径20mm规格12粒,珠径22mm规格11粒。


一般女士佩戴珠径8mm到14mm规格均可,男士因为腕围的关系通常佩戴珠径为14mm到22mm规格均可,如果男士腕围比较小,12mm规格的手链也可以佩戴。

三、戴佛珠的目的:

好看的装饰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佛法的加持,戴上佛珠会有佛法的加持力量,让自己吉祥如意。但对于这一点,要科学的理解,不能迷信。最好的加持,不是来自哪个大师,而是你自己。要想带来吉祥如意,就要按佛法所说的方法来做:真诚、有定力、精进、布施。真诚,就是对人对事,不狂妄,不先入为主,谦虚尊重;有定力,就是做事专注,不散乱,不三心二意;精进,就是努力不懈怠;布施就是不自私自利,乐于帮助他人,尤其是帮助弱小者。能这样做,你一定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帮助,办事效率也会提高。成功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因为我们的失败都是不够真诚、轻易放弃造成的。贵人相助你,也是因为你是一个真诚的人。

佛珠断了,并不是佛要拒你,因为佛是希望每个人每个鬼都能与之亲近的。 念阿弥陀佛,重新穿好(自己不会穿也可以找专业的人穿,这没关系的)。一心向善,不执著于各种相状(包括佛珠断了,香断了等等,都不要执著于它的凶吉意味,只要你不是故意弄坏的) 执著生烦恼,烦恼乱人心。

四、数量不同的佛珠代表的意思是不同的。

(一)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二)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十界 ”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即: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三)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四)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五)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六)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 ”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

(七)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 ”见“五十四颗 ”一段,“十波罗蜜 ”见“弟子珠 ”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 ”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八)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 ”,此中所谓“十八 ”指的是“十八界 ”,即六根、六尘、六识。

(九)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所以没有什么带几颗最好,只是意义的不同,一般最常见的就是108颗和18颗的,这个看自己的需要了。

五、提珠是什么?

提珠,一般为得道高僧手中所持佛珠.用处同念珠.但颗数较念珠多.一般在20颗以上,具体颗粒不定.有一百零八粒、五十四粒、四十二粒等不同數量。18粒也有。

六、佛珠如何数

念珠主要是用来念佛号的,譬如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南无观世音菩萨」等,念时食指与大拇指握住某颗佛珠时,嘴巴用金刚持法微声念出佛号,同时大拇指轻轻地在佛珠上摸压绕表面一周,以摸完时也刚好念完佛号的速度摸之,念完后把佛珠拨进来手掌心中,继续再念下一声佛号。当念佛念到最后一颗佛珠时,就要再转回头来数,不要超越有佛像头的那颗佛头珠,意思是说手指、手掌不要超那颗镶嵌有佛像者,当然也有没佛像的头珠。最后念佛绕几圈,当知道念了几遍的佛号了。


念佛法门也是非常殊胜的,但若不了解方法,当然就不会有大进步。行者用金刚持时,除注意手与嘴巴的动作外,也应要将耳朵仔细听嘴巴念佛的声音,眼睛注意看手摸佛珠的动作,鼻子呼吸自然不着。如此诸根用上:会念佛的是意根,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都在念佛的动作与嘴巴上,这就是都摄六根,如此用功,就会达净念相继的地步。

◎ 佩珠,俗称手串,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多以名贵材质或颜色亮丽者而为之。

◎ 凡是爱戴佛珠的人,是“有善根 ”的表露,皆应看作是深具善根,无始劫来与佛有缘的人。况且佛陀早有明示: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

◎ 佛珠最初是印度的毗琉璃王请释迦牟尼佛开示消除烦恼的法门,佛陀就教他用珠串持佛名号消除烦恼障和报障。

七、【念珠代表的含义】:

◎ 一颗颗的念珠,用线串起来,是表示菩萨的种种殊胜功德。

◎ 念珠中的一粒母珠是表示弥陀的无量寿无量光的意思。

◎ 环形圆润,象征菩萨的圆满正果。

◎ 念珠虽然是串起来的,但也可以分开和断绝,这表示以菩萨的种种殊胜功德,来断除我们种种烦恼。

八、【念珠的作用】:

念珠是佛教徒的必备法器之一,在很多的经典里都有所论及。

◎ 起到制心一处去除杂念的作用,使心有一个可以觉醒的缘起。

◎ 起到计数的作用,在佛教的实际修行方法中有很多的都需要进行计数,比如说念佛号、持诵咒语等等。

◎ 当作做业的所缘物,这主要是密宗行者的念珠一般经过大闭关等的修持以后会有非常巨大的加持力,可以为病患进行治疗、回避凶煞等等。


念珠一般包括108颗佛珠及一颗佛头,108是佛教常见的数字,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紫檀佛珠:是佛教中重要的法器,可以普遍用于各种修法。佛珠本是作为僧众道具出现并被保存至今的,如《释氏要览》卷中“道具篇 ”引《中阿含经》云:“所蓄物,可资身进道者,即是增长善法之具。 ”


九、关于六字真言

六字真言,亦是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亦作“唵麻抳钵讷铭吽 ”,具有微妙不可思议功德,又具无量三昧法门,一切金刚护法、天龙八部,无不喜欢拥护,佛教认为,若此真言着于身、触于手、藏于家,或书于门,皆得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一切所求,无不满足。

六字汉语拼音注音:唵(ōng)嘛(mā)呢(nī)叭( bēi)咪(mēi)吽(hòng)

十、文玩都包括哪些?

近年来,“文玩 ”一词在艺术品拍卖市场频频出现,但到底什么叫文玩?哪些艺术品属于文玩?却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文玩 ”指的是人们欣赏、喜欢把玩的书画文具等艺术品。他一定是具有令人欣赏、诱人把玩的魅力的东东。

目前,文玩这个词已经被通俗化了,最多见的就是文玩核桃,橄榄核雕,鸣虫用具,根雕竹雕,佛珠手串等等大概都属于文玩的范畴。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开饭店雇人杀生,同时要说假话,这样犯戒吗

开饭店雇人杀生,同时要说假话,这样犯戒吗

问:弟子开一个饭店,开饭店当然以赢利为目的,弟子不杀,可是饭店人杀,弟子为了赚钱也要说假话,这个是弟子犯戒吗?弟子要怎么办,请师父开示? 大安法师答:碰到你这个问题也是感觉到真谛、俗谛之间的一个矛盾。...

聪明人与老实人谁更容易成功

聪明人与老实人谁更容易成功

问:社会上,聪明伶俐的人更受欢迎,较易成功;老实人则不受人待见。修行方面,到底哪种人更容易成功? 索达吉堪布答:有些人虽然聪明,但智慧没有达到究竟。比如,他们学了一点辩论,但真正的推理没有懂,只知道整...

佛说阿弥陀佛的狮子座高达二万里

佛说阿弥陀佛的狮子座高达二万里

【原文】   彼国道场。树高四十万由旬。树下有狮子座。高五百由旬。阿弥陀佛日日常转法轮。彼国人民。不习外事。正习内事。口说方等语。耳听方等声。心解方等义。   《佛说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  ...

临终后没有瑞相,能证明往生吗

临终后没有瑞相,能证明往生吗

问:临终助念遇到一件颇有争议之事,一向姓女居士茹素念佛四十余年,平时信愿具佳,晚年感染尿毒症,就在临终前一段时期痛苦不堪,神识昏迷。 然而就在往生前大约二十分钟,突然得佛加持,随我们助念团大声念佛直...

去寺庙拜佛应该怎样发心和回向?

去寺庙拜佛应该怎样发心和回向?

去寺庙拜佛应该怎样发心和回向?   济群法师开示:   到寺庙里面拜佛首先要有恭敬心、虔诚心,因为恭敬心和虔诚心会让我们的心变得清净。另外,我们为什么要升起恭敬心和虔诚心呢?主要是我们认识到...

孩子生病,吃药不管用,是业障吗?

孩子生病,吃药不管用,是业障吗?

问题:   孩子出疙瘩,吃药不管用,是业障吗? 道悟法师:   最关键的是,是不是对症下药?对不对?我们学佛对冶烦恼,讲究一个对症下药。你需要用恰到好处的法门,来对治你的习气毛病,来对治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