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佛珠:为什么要拜佛拜的这么多?

世界宗教是一家,这是咱们老法师的一个突出的理念。不但我们要爱佛教,也要爱其他的宗教,不要有分别,别老说我长你短,我这个好,你那个不行。老法师给咱们做的榜样,那太明确了。老法师,我可以这样说,他是促进宗教团结的一个先行者,你看他做了多少促进宗教团结的工作。老法师,我听到的,有两次特别强调,不要拉人家的信众,不能说我这个净土法门好,你那个法门不行,你上我这儿来。或者说你那个宗教、那个门派不好,你上我这信佛吧,不可以这样,老法师说不可以拉别人的信众。所以咱们在跟人家接触的时候,不贬低、不排斥别人的信仰,不拉人家上咱们这里面来。


  要克服三个错误的念头,   第一个错误念头是自私。什么事都以我为核心,我我我,总是跳不出这个我,一定要克服这个错误念头,不能自私。
  第二个错误念头,对立。对立是什么?冲突、矛盾、结冤仇,这都叫对立。譬如说有人骂我,我也回他,这就叫结冤仇,这就叫搞对立。所以我一再告诉大家,他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对立不起来,对不对?一方怎么能对立?你要一回,肯定就对立。   顺便说一下,有人问,说刘居士她是不是在修苦行?她为什么每天要礼佛三个小时?我告诉大家,我没有修苦行。我每天,因为现在两位护法给我创造的条件很优越,基本没有什么外界干扰。我一天的时间听经是主要的,一天十个小时左右吧,我没说那天最多听十四个小时。除了听经以外,念佛,再就是拜佛、绕佛,我早晨拜三个小时。   我为什么要拜佛拜的这么多?你们要非得问我找一个答案,那我得给你个答案。我为什么要拜佛拜这么多?
  我就是三降伏、一培养,我礼佛是三降伏、一培养。三降伏是什么?第一个降伏,降伏贡高我慢之心,这是第一个降伏;第二个,降伏自以为是之心;第三个,降伏自作聪明之心。这是我的三个,三降伏。   一培养是什么?培养自己谦卑、诚敬之心,我就要培养我这个心。你别老趾高气扬的,尤其现在,外面同修们对我,应该说赞叹的远远超过攻击的,这是实际情况。你别人家一赞叹你,你就忘乎所以,不知道怎么样了,总觉得自己比人家高多少似的。我的理念和方法一贯是低调做人、低调做事。一定要谦卑,一定要尊重别人,处事待人接物一定要替别人着想,考虑别人的感受。   不要老以自己为中心,我这么的我觉得挺好,我不考虑别人,那不行,我们真正的学佛人,一定不能那样处理问题,不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因为什么?因为谦卑、诚敬,这是契入圣教、契入佛法的一把钥匙。就像佛法,它是一扇门关着,你用什么把这个门打开才能走进去,看到这佛法是什么?必须你手里得有一把钥匙;这个钥匙是什么?就是诚敬、谦卑。你拿不到这个钥匙,这扇门你打不开,它是关着的,里面的宝你看不到。   所以我们必须得诚敬和谦卑,不可以瞧不起任何人。你没有谦卑诚敬,你决定进不了佛门。那个谦卑诚敬,它不是从外头来的,它是你自己真心流露出来的,这个东西装你都装不出来。 ;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修行有分在家和出家吗?

修行有分在家和出家吗?

  修行的根本是修心,因为主宰善恶等一切起心动念的是心。驾驭住狂妄的心,调控好散乱的心,约束好欲望的心才是王道。清本固源,断恶向善,改往修来,无有祸殃!   修行其实就是一个颠倒自我的过程,...

净土行人什么程度才算得上真信切愿

净土行人什么程度才算得上真信切愿

问:请问师父,净土宗的宗旨是信、愿、行,我相信阿弥陀佛,相信有极乐世界,也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平时也常常持念佛号。可有时候还是感觉自己的信愿并不到位不圆满,请问净土行人要深化信愿到什么程度才算得上是真...

纠正而不纠缠,要做眼里揉得进沙子的人

纠正而不纠缠,要做眼里揉得进沙子的人

  帮他改正错误,或矫正偏差,故名纠正。纠正是一种善意的行为,无私的奉献;令人趣吉避凶,改邪归正。然而,有一种人,对正义之事,表现的既热情又执着;恨不得天下人,马上都成为善人,眼里揉不进半粒...

生死轮回如何摆脱?必须认清这几点

生死轮回如何摆脱?必须认清这几点

【原文】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

生病时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觉得不相应

生病时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觉得不相应

问:请法师开示,生病时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觉得不相应,请问法师该怎么办呢? 容通法师答:当然我们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作为一种支持,这是最基本的。如果身体不健康,身体生病了,出了毛病,我们无论...

修行时应如何循序渐进

修行时应如何循序渐进

问:人们修行时应如何循序渐进?应该经过哪几个步骤?要点分别是什么? 希阿荣博堪布答:修行有三个要点: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慧。这个顺序也正是修行的次第。 第一步要生起出离心,即厌倦轮回、希求解脱之心。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