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二祖智俨大师

智俨大师(公元620-668年),俗姓赵,天水人。他的父亲赵景,任申州(今河南信阳市)录事参军。

炀帝大业九年(613年)即智俨十二岁时,法顺到他家里,请求把智俨给他作弟子,赵景夫妇欣然应允,法顺就把智俨交高足弟子达法师教诲。後来有两位梵僧来游,智俨从学梵文。十四岁时,出家为沙弥。那时正是隋末兵乱,他往北方从摄论学系的法常听受“摄大乘论”,不到几年便洞解精义,为法常同门的僧辩所称赞。二十岁受具足戒後,到处参学,遍听“四分”、“八犍陀”、“成实”、“十地”、“地持”、“涅盘”等经律论。后来又从名僧静琳参学,感到佛教的经典和派别很多,难以遍学,因而在经藏前发誓,信手探取,获得“华严经”第一卷,於是决定专学“华严”。当时智正法师正在至相寺开讲此经,他便去听受。经过一年,觉得还有疑义,更遍览藏经,搜寻各种疏释,获得北魏慧光所撰“华严经疏”,对此经所说“别教一乘无尽缘起”的义旨,有所领会。後来又遇到一位僧人,告以要深入一乘,必须先理解十地中六相义。他便从事六相义的研究,作疏解释“华严经”的义理,即“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略称“华严经搜玄记”。那时他才二十七岁。这部著述直到他晚年才在至相寺弘传,同时还讲说“摄论”。“续高僧传·法顺传”中称他“神用清越,振绩京皋”;可以想见他当时宣传经教的情况。後来又在云华寺讲说“华严”,宗风大振。时人称他为云华尊者,或称为至相大师。法藏就在这时投在他的门下。智俨於唐高宗总章元年(六六八年)十月二十九日在清净寺圆寂,年六十七岁。後世称他为华严宗二祖。

智俨的门下有薄尘、法藏、慧晓、怀齐(又作济)、义湘、道成等人,而传承他的华严学说并加以发扬光大实际创立华严宗的是法藏。

据“华严经传记”卷三说,智俨所撰经论的义疏一共有二十馀部,章句都很简略,而解释却很新奇。现存的有“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十卷、“华严一乘十玄门”一卷、“华严五十要问答”二卷、“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略称“华严孔目章”)四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二卷。还有著作多种,均已失传。

其中“华严经搜玄记”是解释“华严”本经,显示一经的教相及观行的方轨,後来法藏的“华严经探玄记”即系祖述此书而作。“华严孔目章”是指示一经的大纲。“华严五十要问答”是解释一经的要义。“华严一乘十玄门”是根据经义建立十玄缘起的新说,为法藏的“探玄记”、“华严教义章”等阐发十玄所据。因此,华严一宗到智俨就已教相和观行粗备了。

智俨最初受法顺的教育,中间听智正的讲说,末後探讨慧光的文疏。特别是慧光的别教一乘说、无尽缘起说及十地中六相义,影响他的思想最大。他在这个基础上,构成了华严思想体系;所以智俨的思想是与地论师有渊源的。但智俨确是继承法顺的法派,“续高僧传·法顺传”中已有明文,“续高僧传”的作者道宣和法顺、智俨先後同时,他的记载是比较可靠的。

智俨最主要的思想,是十玄缘起。他由六相义的启发,进一步寻绎“华严经”所说缘起法相的条理,於是悟解了十玄的法门。在他所撰“搜玄记”、“五十要问答”中,关於六相的解释,还很简略;只说∶“所谓一总,总成因果也。二别,义别成总故。三同,自同成总故。四异,诸义自异显同故。五成,因果理事成故。六坏,诸义各住自法不移本性故。”而关於十玄,“一乘十玄门”中却有详细的解说,说明“华严经”的根本思想是法界缘起。

华严一家所立判教的五教义,在智俨的撰述中还没有具体成熟。他在“搜玄记”的卷端,继承慧光渐、顿、圆三教的教判说,又在渐教中说有声闻、菩萨二种。又说依陈真谛所译“摄大乘论释”,有一乘、三乘、小乘三种教法。而在“五十要问答”卷上,列举小乘、三乘、一乘三种教,在三乘教中,又分作始(又作初)、终二教;在一乘教中,也分共(又作同教)、不共(又作别教)二教。“华严孔目章”已经有“依教有五位差别不同”等语,然而关於五教的名目,也还没有固定,并且也还没有成立明确的教相判释。直到他的後继法藏的著述中才有了完备的组织。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问:请介绍一下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大安法师答:印光大师是近代中兴净土宗的一位了不起的祖师。晚清以后,随着国运的衰微,佛教也呈凋零之颓势。印光大师生于乱世,悲愿广大,挽狂澜于既倒,高扬儒佛共弘...

法相宗教义

法相宗教义

法相宗教义分项略述如下:一、万法唯识,本宗依唯识论,说明宇宙万有悉皆心识之动摇所现之影像,内外二界,物质非物质,无一非心识所变;能变识有八,所变法则森罗万象。二、五位百法,法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二义,...

极乐世界的往生者有重量吗

极乐世界的往生者有重量吗

问:佛经中有描述,极乐世界的地面有落花,诸上善人踩上去会微微下陷。极乐世界诸菩萨的身体与我们娑婆世界众生四大假合之身完全不同,难道他们也是有重量存在的吗? 大安法师答:这些都是你妄加分别。 经上描述...

佛弟子应如何选择才不会被误导

佛弟子应如何选择才不会被误导

问:在科技发达的传媒时代,佛教的杂志五花八门,身为一个佛弟子应该如何选择才不会被误导?或者应该不要看杂志? 净界法师答:先看祖师的理论比较妥当。如果你是一个初学者,你没有判断真伪之前,我建议你先看祖...

贪欲心重的人如何息灭贪心等烦恼

贪欲心重的人如何息灭贪心等烦恼

问:对于贪欲心很重的人而言,这个世界处处充满了可贪的对境,如此一来,如何才能息灭贪心等烦恼? 索达吉堪布答:贪爱等烦恼虽然从表面观察,是以其所依境而生起,但是所依境并非有决定能生某种烦恼的能力。比如说...

皈依的八大好处

皈依的八大好处

皈依后的八大好处1入佛弟子当你真的生起觉受的时候,你自己最清楚了。我想大部分人都有这个感觉,得不得皈依好清楚好明白,不用问别人。如果还没有得不必愁,明天还有机会,明天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