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有哪些经典?

普贤大士之德,归纳成总纲领就是十大愿王。普贤菩萨在十方世界以十大愿王教化众生,最后导归极乐,所以极乐世界是普贤大士的世界,极乐世界一切众生修行全是修十大愿王,十大愿王在极乐世界得到圆满。也因为如此,所以古大德将《普贤菩萨行愿品》最后的一卷,就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从《华严经》抽出来,附在净土三经之后,称为净土四经。如果诸位将来看到,从前是线装本,净土四经,你就知道净土怎么会有四经,这个本子里头后面有《普贤行愿品》。这是清朝魏默深居士,他把它放进去的。好,做得很好。民国初年,印光大师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一段经文节录下来,附印在净土四经后面,就变成五经。现在是净土五经一论,可以说净宗经典圆满了。有没有东西可以再附上去?没有必要了,它已经到圆满了。

三经,《无量寿经》是概论,《观无量寿佛经》是讲原理跟方法,净土教理论是什么?佛在这部经上告诉我们,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是净土宗的理论。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华严经》上说的,净宗讲是心是佛,所以你现在是心作佛,哪有不成佛的道理!是用什么方法修?这里面讲十六种方法,每一种里面也很多种,总的来说十六种,叫《十六观经》。这十六种,修任何一种,修成了都能往生。

印光大师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一章,这一章文字不多,比《般若心经》还少,《般若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大势至圆通章》二百四十四个字,不到二百六十。讲什么?真的,是净土宗的心经。而且妙,妙到什么程度?《般若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的心经,精华,在这二百六十个字;大势至菩萨这二百多个字,不单单是净土宗的心经,我们可以说它是一大藏教的心经,是十方三世一切如来所说一切经教的核心,真正不可思议!

里面告诉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现前见佛是我们活在这个世间,临命终时你看到阿弥陀佛拿着莲花来接引你,这是现前见佛,为什么?你没有死,没断气。往生到极乐世界,你就跟在佛的身边,那是当来见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见阿弥陀佛,不是普通的佛。这个法门怎么修法?他告诉我们一个纲领,「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讲得太妙了!都摄六根,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统统收回来,不要向外去攀缘;净念相继,用清净心念这个佛号,一句接一句,念念相续。净就是不怀疑、不夹杂,这是净念,相继就是不间断。你看这么简单,效果不可思议,帮助这个人一生当中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

在所有宗派里头,只有净宗的典籍分量最少,只有六样东西,五经一论。随便依哪一种,都能往生极乐世界。在近代,佛门一位大德,弘一大师,这大家都知道他,他老人家一生受持《普贤行愿品》,就是末后这一卷「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末后念佛往生。祖师告诉我们,五经一论依任何一种都能成就,而且是愈简单愈好。如果对于极乐世界信心生不起来,那是《无量寿经》最好,《无量寿经》把极乐世界介绍给你,说得很清楚、很明白。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阿弥陀佛涅槃后将去哪里

阿弥陀佛涅槃后将去哪里

问:未来际观音菩萨接阿弥陀佛的班,阿弥陀佛将去哪里? 大安法师答:观世音菩萨接班,接阿弥陀佛的班,阿弥陀佛在哪里呢?他还在西方极乐世界。要知道西方三圣哪,是一体的。现象上是接班,实质上观世音菩萨继位,...

转修地藏法门,临终是等地藏菩萨还是等阿弥陀佛

转修地藏法门,临终是等地藏菩萨还是等阿弥陀佛

问:如果佛弟子转修地藏法门或其他法门,也回向功德往生净土发愿往生,临终的时候是等地藏王菩萨出现才跟着走,还是等阿弥陀佛出现? 净界法师答:好象没有人说临终是地藏王菩萨带你到净土去的,净土宗是阿弥陀佛与...

不吃肉就很难应酬,该怎么做呢

不吃肉就很难应酬,该怎么做呢

问:请问我从出生到现在已28岁,吃过不少肉,也杀过不少昆虫、西易、小动物,我该怎么做呢?因为现在我还在吃肉啊!不吃的话很难应酬。 大安法师答:你能提这个问题,能有惭愧心就比原来有进步了。对以往所杀的不...

何为六度法门?六度是什么意思?包括哪六度?

何为六度法门?六度是什么意思?包括哪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六度法门可以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   六度又称六波罗蜜,《大乘义音》卷十二中记载:波罗蜜者,是外国语,此翻为度,亦名到彼...

烧出舍利就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了吗

烧出舍利就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了吗

问:请问师父,人往生后烧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吗? 大安法师答:能够烧出舍利子,说明这人的修行还是不错的,也感得了加被的力量。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烧出舍利子就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了,因为这并不...

三论宗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思想概述

三论宗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思想概述

三论宗是印度中观学派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佛教宗派,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在印度称为“中观”学派,主要以弘传龙树、提婆的中观思想而得名,传入中国以后,以《中论》、《百论》、《二十门论》三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