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余庆余殃之李崇矩

  李崇矩。信奉释氏,饭僧至七十万。造像建寺尤多。尝劝太祖释叛党妻子万余人。有郑伸者。客崇矩门下十年。上书告矩阴事。太祖释不问。未几。崇矩为大将军。子继昌。累官左神武大将军。郑伸早死。母诣继昌乞丐。家人诟逐。继昌与白金百两。时人称之。(《李崇矩》及《继昌传》)

  李崇矩 宋朝 上党(地当江苏省 宿迁县境)人,字守则,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官任琼、崖、儋、万这四州的都巡检使,当时众多贼寇到处扰动,崇矩一一到其洞穴,招抚安慰,贼众都感化归附。后来任金吾街仗兼六军伺事。去世后谥号元靖。

  李崇矩信奉佛教,心地仁厚,时常斋供僧人饭食,多达七十万,平生修造佛像,兴建寺庙更多。宋朝初年,朝廷拘捕乱党妻子一万多人,崇矩劝请太祖,特予开释,免除罪刑,一万多人的性命,因而获救。

  李崇矩有一食客郑伸,寄食在门下,已有十年,不料此人心性阴险,竟然上书奏告崇矩坏话,说他秘密行事,幸而宋太祖明察,不予采信,不加追究,事情得以平息。

  事后不久,崇矩升任大将军,其子继昌,贤德孝顺,有乃父风范,官任如京副使。真宗时,累官左神武大将军,个性谨慎仁厚,办理政治,崇尚宽仁简约,所到地处,都深受百姓感恩怀念。

  至于那食客郑伸,却短命早死,遗下老母,孤苦无依,流落街头,到处行乞。有一天来到继昌家求乞,家人知道她是那忘恩负义的食客—郑伸的母亲,非常气愤,便诟骂驱逐她,继昌阻止家人,非常怜悯她的遭遇,便送白金百两,救济她,使她得以维持生活安定,以度余年。时人都感动称叹继昌宽厚仁慈的德量。

  ——敬录自《历史感应统记语译》

 

点我:

相关文章

参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参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公案  师上堂谓众曰:“此事的的,没量大人,出这里不得。老僧到沩山,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沩山云:‘与我将床子来。’若是宗师,须以本分事接人始得。”  时有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

《百业经》:(19)耶惟檀王妃 同行等流两世被辱

《百业经》:(19)耶惟檀王妃 同行等流两世被辱

  序译序 (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女...

念佛人头上有光,正气人头上的光比不上

念佛人头上有光,正气人头上的光比不上

  明朝万历年间的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祖。莲池大师还没出家的时候,是姓沈,在家时就有学佛、念佛。有一日,他的隔壁有一老人过世,他的子孙为他牵亡,牵亡的时候,仙婆替亡者说话。他觉得很稀奇,莲池大师...

忍辱的真义

忍辱的真义

  富楼那是佛陀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的大阿罗汉,经常往来于各地宣说佛陀的教义。有一天,富楼那恭敬地来向佛陀辞行,打算到北方的偏远地区──蛮荒未化的输卢那国去布教。佛陀赞许他为教弘法热忱,并委婉的对他说...

善恶报应,一个真实的因果故事!

善恶报应,一个真实的因果故事!

光绪年间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板信任。端午节前,老板派他去城南一带收欠款,他带上皮袋子就出发了。事情进展的还算顺利,到中午,共收得银洋一千八百多块。贾先生走了...

海涛法师:南无佛陀塔的故事

海涛法师:南无佛陀塔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有一天,国王和皇后带着三位王子出去玩,当国王和皇后在行宫休息时,三位王子自己跑出去玩,结果在山谷看见了一只瘦弱且饥饿不堪的老虎,老虎身边还有一只刚出生的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