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问: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大安法师答:这里面,修行要理上要明白,事相上要不能废弃。你说自性是佛,但那也要通过拜外面的佛,把我们的自性佛给彰显出来,不能废弃拜佛。拜佛是净业行人必修的一个科目,天天要拜佛。这叫外慕诸圣,内重己灵。不能光是内重己灵,就外面的诸圣都不尊重,那你就是叫作执理废事,这是偏颇。一定要理事双修,才是正确的方法。所以相信自性是佛,还要努力拜佛,就可以。
问: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大安法师答:这里面,修行要理上要明白,事相上要不能废弃。你说自性是佛,但那也要通过拜外面的佛,把我们的自性佛给彰显出来,不能废弃拜佛。拜佛是净业行人必修的一个科目,天天要拜佛。这叫外慕诸圣,内重己灵。不能光是内重己灵,就外面的诸圣都不尊重,那你就是叫作执理废事,这是偏颇。一定要理事双修,才是正确的方法。所以相信自性是佛,还要努力拜佛,就可以。
优美的传说,动人心扉,但是,传说并不等于史实,况且佛教还是正信的宗教,追求的是真谛,真谛就是真实不妄的道理。因此,我们就依据佛祖的“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依不了义经” 的教导,来...
能够看清自己,是人生当中,可能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人,我们很难面对自己的心的。就是很难跟自己沟通,很难看到自己的一面。我们其实每天都在观察呀,观察众生,观察万事万物。就是极少有人静下...
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有这样一段经文: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从生至生的第一个生和第二个生分别是什么意思? 大安法师答: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大势至菩萨...
问:如果皈依了,但是没有好好念经修行,最后靠自己的愿力,就是一心往生净土,可以去么?再加上他力呢? 宏海法师答:等我们靠别人回向乃至助念等靠别人增上作用,说明自己主导力量不足,所以说我们还是要自己勇猛...
礼是表相的礼仪,表相的礼仪是内心恭敬心的体现,恭敬心是礼节产生的根源,只要心有恭敬,表相自然有礼有节。印光大师有言: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
问:社会上,聪明伶俐的人更受欢迎,较易成功;老实人则不受人待见。修行方面,到底哪种人更容易成功? 索达吉堪布答:有些人虽然聪明,但智慧没有达到究竟。比如,他们学了一点辩论,但真正的推理没有懂,只知道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