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一个人不是非发脾气不可

  有个日本故事很深刻。

  一休小和尚九岁的时候,师父出去了,吩咐大家好好在庙里看庙,用功。他是小孩,大殿里呆不住了,找他师兄去,在方丈室找到师兄,师兄比他大两岁,在方丈室哭呢。

  “你哭什么?”

  “不得了了,我惹大祸了”

  一休说:“我们是学禅的人,不能哭啊!”

  “你不知道,这柜子里有师父最喜欢的东西,他平时背着我拿出来看,自己欣赏,就是不让我看,今天师父走了,我实在忍不住了,看看到底是什么?我就打开了,看见是个瓷器,我也拿在手里玩一玩,一看,一下子给摔了,这回不得了了,师父回来我没法过日子了,我真的要死了。”

  “唉!你别哭了,你把这个东西交给我,算是我摔的。”

  师兄说:“算是你摔的,我怎么报答你呢?这样吧,师父本来让我看方丈,给我带馒头,我给你吃。”

  好,馒头归一休吃,瓶子算一休摔的。就把它包在一块儿搁在囗袋里了。

  师父回来就问:“一休呀!你在用功吗?”

  “啊,我一整天都在大殿参禅,参一个问题,我参的非常专心。”

  师父说:“你参什么问题呀?”

  他说:“我就是要参,到底有没有一个人是不死的?有没有?”

  “唉呀!我的傻徒弟啊,哪有一个人是不死的,一切都无常啊,焉有一个人能不死哪!”

  “啊!这样啊,师父,人都是要死的,通通是无常的,没有人不死。那么东西呢?有没有一样东西能够常存啊?”

  “一样啊,无情之物也是无常啊!总是要坏的,因缘聚了就有,因缘散了就坏。”

  “噢,是这样,这样的话,如果我们心爱的东西要是坏了的话,我们也不应该伤悲啊?”

  “对呀!缘散就坏了,自己心爱的东西缘散了,就没有了。”

  “师父,这儿有一个缘散就坏了的东西。”一休把囗袋里一包碎瓷交给师父,师父接到就没有发脾气。

  这就是一个很深刻的故事。若不是在这样问答的情况下,师父定要大发脾气。所以遇到烦恼,你正念当头,思想明确,就可不动无明,没有脾气可发。一个人不是非发脾气不可,就看你有没有正念。这使我们体会好多东西。为什么说大变活人,说佛法是安乐法门,通过这个故事,可以体会很多。(《心声录· 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黄念祖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版)

 

点我:

相关文章

百喻经新白话版1

百喻经新白话版1

  11.婆罗门杀子喻  昔日有婆罗门,自以为知道的多,对于各种星术、种种技艺,没有不懂的。自负如此,要显示他的德行,就到别国,抱着小儿哭。  有人问婆罗门:“你为什么哭?”  婆罗门说:“现今这...

毁谤圣者堕地狱

毁谤圣者堕地狱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人的内心,往往不是外表能概括的……

人的内心,往往不是外表能概括的……

   舍卫国有一个做清洁工作的妇人,天天打扫街道,十分勤劳。她的衣服很肮脏,市民都讨厌她,见到她,总是掩著鼻子走过。  佛陀叫她来听佛法,鼓励他精进、城内的人不赞成,跑来责问道:「佛陀啊!你常说清...

海涛法师:讲故事|半条毯子

海涛法师:讲故事|半条毯子

  从前,在波罗奈国曾经流传着一个不合理的习俗:凡是家里的父亲年满六十岁时,子女就必须给他准备一条毯子,让他住在门边,去看守门户。  当时,有两兄弟也正在打算着把他们的父亲送去看门,哥哥对弟弟说:...

佛陀度化父亲

佛陀度化父亲

  来源:《佛宝论》  佛陀在出家前曾对父王许下承诺,成道后将父王救度到彼岸。佛陀成道后在舍卫国受到了广大信众的尊崇,还乡度化释迦族的因缘也逐渐成熟。  此刻净饭王对释尊的思念也日益迫切。宠臣优陀...

《百业经》:(79)极贤 佛临涅槃调化证果

《百业经》:(79)极贤 佛临涅槃调化证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