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里的一个真相!

【原文】

  我今应当教,令得于道果。即为方便说,涅槃真实法。世皆不牢固,如水沬泡焰。汝等咸应当,疾生厌离心。诸人闻是法,皆得阿罗汉。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脱。

  《法华经》

  【注释】

  我今应当教,令得于道果:我现在应该教教他们一个修行出世的法门,令他们都能得到阿罗汉的道果,或者辟支佛的道果。

  即为方便说,涅槃真实法:于是为这一类的众生来方便说法,说由生死此岸,经过烦恼的中流,达到涅槃彼岸的快乐,说这种真实方法。

  世皆不牢固,如水沬泡焰:说这个世间上的事情,一切一切都不是坚固的,都是虚妄不实的。好像水上的泡沬一样,一转眼就消失了;又像大地的阳焰,远望似有,近前一看就没有了。汝等咸应当,疾生厌离心:你们这些个众生,你应该赶快生出一种讨厌娑婆世界、要离开这个世界的心!

  诸人闻是法,皆得阿罗汉:这一切的众生,他们发心修行,后来就都证得阿罗汉果了。

  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脱:他们都具足六种神通: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神足通。又有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八解脱: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净解脱身具足住解脱、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解脱、灭受想定解脱。

  【备注】

  《法华经》为释迦牟尼佛涅槃前在王舍城灵鹫山所说,主要讲述开权显实、会三归一,融会三乘为一乘(佛乘)。以声闻、缘觉二乘为方便权说,二乘终究要以成佛为最终目标,祖师赞为成佛的法华。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处示宗旨

处示宗旨

菩提达摩祖师到东土时,受到梁武帝的迎请。梁武帝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少,有何功德?”达摩祖师答道:“实无功德。这些只是福德,算不上真正的功德,只能获得人天小果。”梁武帝问:“如何才是真正...

如何让心灵减少痛苦获得快乐

如何让心灵减少痛苦获得快乐

网友:请教师父,有些人生活安逸却心灵脆弱,是因为要求太多,身在福中不知福吗? 学诚法师:缺少信念,在苦难甚至困难面前便很容易倒下。 网友:法师,最近总是容易陷入负面情绪里痛苦不堪,我才20岁,似乎陷...

念阿弥陀佛后,还念八十八佛,这是杂修吗

念阿弥陀佛后,还念八十八佛,这是杂修吗

问:感恩师父远道而来为我们讲经开示。我的问题是:善导大师关于正行与杂行,正行五专念,万修万人去,杂行千人修只有二三人往生。我去某些寺院念佛,他念佛完,还八十八佛,这是杂行,往生有望吗?谢谢。 大安法...

【关注】在西藏调研,汪洋强调了什么

【关注】在西藏调研,汪洋强调了什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近日在西藏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审视和谋划西藏工...

醉美的朝圣路(菩提伽耶)

醉美的朝圣路(菩提伽耶)

作为一个信仰佛教的人,一生最渴望的就是能亲自去看看釋迦牟尼顿悟成佛的地方,感受下当时是什么原因让他的心灵在那一刻穿透世间诸多烦恼,明白生命的真谛,心如明镜。    此行的...

安乐死并不安乐

安乐死并不安乐

问:世间很多人都认为安乐死没有痛苦,只是在伦理上去讨论该不该安乐死。安乐死在佛教看来,实际上也属于杀人与自杀行为。弟子很想知道,安乐死真的没有痛苦吗?接受安乐死的人,肉体和精神到底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