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里的一个真相!

【原文】

  我今应当教,令得于道果。即为方便说,涅槃真实法。世皆不牢固,如水沬泡焰。汝等咸应当,疾生厌离心。诸人闻是法,皆得阿罗汉。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脱。

  《法华经》

  【注释】

  我今应当教,令得于道果:我现在应该教教他们一个修行出世的法门,令他们都能得到阿罗汉的道果,或者辟支佛的道果。

  即为方便说,涅槃真实法:于是为这一类的众生来方便说法,说由生死此岸,经过烦恼的中流,达到涅槃彼岸的快乐,说这种真实方法。

  世皆不牢固,如水沬泡焰:说这个世间上的事情,一切一切都不是坚固的,都是虚妄不实的。好像水上的泡沬一样,一转眼就消失了;又像大地的阳焰,远望似有,近前一看就没有了。汝等咸应当,疾生厌离心:你们这些个众生,你应该赶快生出一种讨厌娑婆世界、要离开这个世界的心!

  诸人闻是法,皆得阿罗汉:这一切的众生,他们发心修行,后来就都证得阿罗汉果了。

  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脱:他们都具足六种神通: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神足通。又有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八解脱: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净解脱身具足住解脱、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解脱、灭受想定解脱。

  【备注】

  《法华经》为释迦牟尼佛涅槃前在王舍城灵鹫山所说,主要讲述开权显实、会三归一,融会三乘为一乘(佛乘)。以声闻、缘觉二乘为方便权说,二乘终究要以成佛为最终目标,祖师赞为成佛的法华。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要不要有放人之心?净土法门:防人之心好不好?

要不要有放人之心?净土法门:防人之心好不好?

 接著底下讲,「众生无量,国土无量。菩萨随顺众生,经不可说、不可说那由他劫,入不可说、不可说恒沙佛土,悉以无量行海而严净之」。这个我们要学。我们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由於科学技术带...

拜88佛和拜阿弥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拜88佛和拜阿弥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问:请问师父,师父说忏悔业障要拜八十八佛,不过我们如果每天以拜佛的方式,有没有起到忏悔的同等作用?谢谢! 净界法师答:大乘的忏悔必须有三个条件:忏悔、皈依、发愿。因为你忏悔的过程,一定要仰仗佛菩萨的加...

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问:请问法师,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大安法师答:就对净土法门来说,确实要去听闻经教,听闻包括读诵,包括听法师讲经说法。通过闻思,最后落实在行持当中。对净土法门尤其要反复熏习,了解西方极乐世...

不在烦恼摄受范围的执着是贪吗

不在烦恼摄受范围的执着是贪吗

问:我们做事情,如果所执着的事情,不在"烦恼"的摄受范围,算"贪"吗?比如我们执着于西方极乐世界,和执着于世间种种一切的差别?恳请法师开示。 宏海法师答:阿弥陀...

 为什么要佩戴佛珠?

为什么要佩戴佛珠?

为什么要佩戴佛珠?   佩戴佛珠即是提醒自己坦然应对各种境遇、善调己心、遇事回融、不忧不怖、不骄不躁,减少不健康心理对自己的控制。如此,安心息,真心显。曰“心净则国土净 ”,心...

不放逸自己方能成正觉

不放逸自己方能成正觉

  累了是否应该停下脚步,稍作休息?心情放松后是否就会产生不想继续前进的畏难情绪?伟大的佛陀在他即将远行之际,如慈母般唯恐儿女们不知道照顾自己,所以再三叮咛,让他们继续努力前进,切勿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