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叹!佛说此戒网罗一切众生的感情和心意

【原文】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

  《梵网经》

  【注释】

  一切众生,皆有成佛之性,性以不变为义,有佛性者,将来尽得成佛,现在未见佛性,所以是众生。众生虽然未见佛性,但一切众生可以持戒,持戒清净即见佛性,所以戒是佛性的种子。

  一切意识,就是指第六识,第六意识是什么?一切他都参与:如眼见色,这意识就立即分别是什么色,耳闻声,第六意识又立即分别是什么声音,鼻嗅香,他又分别香,本来舌尝味,与意识无关,但意识又去分别是什么味;身觉触,这意识又分别是什么触,意根知法尘,这意识又立即分别一切法,所以意识称为一切意识,什么他都管,是分别心,假如意识持戒清净,分别心变了无分别心,即见佛性。

  一切众生,都有色心,色心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色属物质,受想行识属于心。

  若心持戒清净――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受想行识不异空,空不异受想行识。若身心持戒清净,五蕴就空了,五蕴空时即见佛性,故云皆入佛性戒中。

  是情是心,众生的情与心,都可以见佛性,情是六根――眼欢喜见色,所以眼根称为眼情,耳喜欢闻声音,鼻欢喜嗅香,舌喜欢尝味,所以六根称为六情。修行要以六根来持戒,若六根持戒清净,回光返照,亦可见佛性。是心指六识,六识持戒亦可见佛性,六识怎样用功?返照这个六识心是甚么?明白这个六识心,就见佛性,所以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

  【备注】

  《梵网经》,姚秦鸠摩罗什法师译,上下两卷。上卷叙述释迦牟尼问卢舍那佛,问一切众生以何因缘得成菩萨十地之道等。下卷主要述说菩萨的十重四十八轻戒相,称《梵网菩萨戒本》,即现今汉地所受持的出家菩萨戒。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推荐】要修当前一念才能往生吗

【推荐】要修当前一念才能往生吗

问:请问法师,念佛法门必须要修当前一念才能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念佛法门的往生条件是信愿持名,主要要靠信愿来感通佛力。我们用具足信愿来庄严当下能念佛的这一念,就能够成就往生。 在功夫上来说,我们确实...

打坐中如何观想

打坐中如何观想

问:打坐中如何观想? 惟贤长老答:在打坐中要做到三结合,念佛、观想、数息。你从一数到一百,心静下来之后你就做光明想,想佛。光明照到自己,照到自己的六亲眷属、大地众生,乃至三途:地狱、饿鬼、畜牲,光明遍...

怎样发愿才如法

怎样发愿才如法

问:怎样发愿才如法? 济群法师答:发愿,就是树立学佛目标。每个人发心不同,所以,发愿内容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在每天临睡前,面向西方合掌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

吃斋时可以喝茶吗?

吃斋时可以喝茶吗?

吃斋的时候,可以喝茶吗?   在佛教的戒律中,过午不食谓之斋。律中所明:如果严格持斋戒者,过午后不仅不能吃饭,就连饮用的浆水也不得过稠,它的标准是用筷子在浆水上划一下,如果随划随合才可以饮用...

暴毙身亡无善知识帮助,如何能顺利往生

暴毙身亡无善知识帮助,如何能顺利往生

问:如果自己暴毙身亡或恶报现前,且无任何善知识帮助,我怎么摆脱障碍顺利往生呢? 大安法师答:众生的业力千差万别,有的人能够寿终正寝,有的人可能是横死。现在大家关注的是横死的时候能不能往生。 横死,在佛...

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问: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阿弥陀佛太慈悲了,他在发四十八大愿的时候,曾经考察他方世界的众生的种种的样子、根性、烦恼,他也发现有一些众生,有一些众生,虽然跟他讲不能犯根本戒,但是他还破...